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荡石胶囊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荡石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荡石胶囊(Dangshi capusle)中石韦、小蓟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荡石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4.6 mm×250mm,5μm),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5:5: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石韦、小蓟和甘草薄层鉴别斑点清晰,无干扰;绿原酸在0.072-0.72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0.5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2.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 2月 ,对 5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并“T”管引流术(LCHTD)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 ,男、女各 2 6例 ,年龄 2 0~ 68岁 ,平均 46岁。术前均经 2次以上B超明确诊断。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 36例 ,伴有肝内胆管结石 1 6例。胆总管直径1 .0~ 3 .5cm。取出结石大小 0 .3cm× 0 .3cm× 0 .2cm~ 5 .cm× 4 .0cm× 3 .0cm。手术时间 (1 60± 70 )min。1 .2 手术要点 首先在腹腔镜下常规游离切除胆囊。抓钳提起胆总管右前壁 ,用带电凝的剪刀…  相似文献   
103.
王志涛  宋琳  孙坚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44-1745
【目的】观察玻璃体积血时不同阶段视网膜的病理变化【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右眼玻璃体内注入0.2ml自体血作为实验组,左眼玻璃体内注入0.2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也、d7、d14、d21、d28随机处死,取视网膜于10%中性甲醛内固定,制成病理切片。【结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d14、d21、d28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厦内核层细胞出现水样变性。【结论】玻璃体积血可引起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细胞的水样变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高分辨磁共振T2WI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鳞癌33例,腺鳞癌1例,腺癌1例,患者术前均接受DWI联合高分辨磁共振T2WI检查,根据影像结果明确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比较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及最小ADC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术前磁共振检查发现短径超过0.8cm盆腔淋巴结95个,其中明确淋巴结转移108个,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性淋巴结T2信号强度略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患者平均ADC值以及最小ADC值均明显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WI联合高分辨磁共振T2WI成像能够清晰观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在鉴别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中准确性较高,同时可通过对淋巴结ADC值的定量分析预测宫颈癌是否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环杷明(cyclopamine)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机制。方法利用倍频532nm激光(140mW,75μm,0.1s)光凝方式建立BN大鼠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光凝后立即将模型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液组、环杷明2.5mg·mL-1组和环杷明4.0mg·mL-1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每只眼均从光凝当天开始至光凝后13d,每隔1d分别行玻璃体腔内注射PBS5μL、2.5mg·mL-1环杷明5μL、4.0mg·mL-1环杷明5μL。激光光凝后14d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箐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取眼球标本分别行FITC-右旋糖酐标记的脉络膜巩膜铺片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检测各组处理对CNV面积和CNV中央厚度的影响。行real-timePCR检测各组处理对Shh-Gli信号级联反应和HIF-1α-VEGF信号级联反应中Glil、HIF-1α、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环杷明能显著减少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同时环杷明能明显下调Glil、HIF-1α、VEGF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Shh信号通路的激活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共同参与了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环杷明作为Shh信号通路阻断剂能成为新的抑制CNV形成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6.
王志涛  小方赖昌 《重庆医学》2013,42(20):2318-2319,2323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作用成骨细胞(ROS17/2.8)后对骨唾液酸蛋白(BSP)基因表达和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ROS17/2.8细胞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沙利度胺组(10μg/mL沙利度胺),各组持续作用12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SP信使RNA(mRNA)的表达,用瞬时转染法检测各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BSP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沙利度胺组的BSP 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的表达量取比值,沙利度胺使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利度胺组BSP启动子(pLUC3、4)的荧光素酶活性值即转录活性值与空白对照组的转录活性值取比值,沙利度胺使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抑制了ROS17/2.8细胞中BSP基因启动子的基因表达和转录。  相似文献   
107.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是未来手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1-2],但阑尾根部穿孔患者因其根部处理困难,过去多采用开腹手术。为探讨腹腔镜下"U"型缝合治疗阑尾根部穿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45例MS患者作为MS组,41例随机选择的正常糖耐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日本东芝SSA-350A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状况,以所测量最大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MS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确定M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密切相关性,为MS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不同纵隔肿瘤病变MR弥散成像表现,评价MR弥散加权成像在纵隔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纵隔肿瘤性病变行MR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取800s·mm-2),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观察不同纵隔肿瘤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表现.结果 良性胸腺瘤10例,在DWI图上表现为低信号,信号均匀;恶性胸腺瘤12例,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6例神经鞘瘤在DWI图上表现为稍低信号,信号强度明显不均匀;4例神经纤维瘤在DWI图上表现为稍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选取b值800s·mm-2时,测得的良恶性胸腺瘤组、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纵隔MRI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行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疗效不满意的27例患者,进行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评价其肿瘤细胞坏死率及患者的生存率。结果:27例患者经联合介入治疗后,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率81.48%;患者生存6个月、9个月、一年以上、超过一年半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2.59%、81.48%、66.6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肿瘤的坏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