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山东半岛地区汉族绝经女性雌激素受体α(ES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取106例长期居住于山东半岛地区的绝经且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汉族妇女(骨质疏松组)及82例绝经且未患骨质疏松症的汉族妇女(对照组),观察其ESRα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25~5.979,P〉0.05)。结论山东半岛地区绝经女性ES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构建含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腺相关病毒(AAV)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胚肾293(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含有人CTGF基因序列的质粒pCMV-SPORT6为模板,应用PCR克隆出CTGF基因,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把CTGF克隆到AAV表达载体pSNAV2.0上构建重组质粒pSNAV2-CTGF。把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对重组质粒目的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MT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TGF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完全正确的CTGF基因序列的AAV表达载体pSNAV2-CTGF,将其转染HEK293细胞后,免疫荧光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的细胞上清具有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NAV2-CTGF,转染HEK293细胞后能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TGF蛋白。  相似文献   
133.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结核病(TB)知识知晓、职业防护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某综合性医院抽取医务工作者,用统一问卷作现况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333份,有效率100%;调查对象年龄28(24,36)岁;女284人,男49人。对TB知识总知晓率为72.3%;TB知识各单项知晓率为62.8%~93.1%,其中对"连续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否就应该怀疑可能得了肺TB"和对"TB病人在哪里检查和治疗才能享受免费政策"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62.8%、5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支持文化程度高、每次参加医院的定期体检、在医院工作时间长是TB疾病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β=0.735、1.091、0.030,P均<0.05)。职业日常防护行为合格率为57.0%,每次参加医院的定期体检、参加医院的感染控制培训是日常防护行为的促进因素(β=0.934、0.849,P均<0.05),但TB知识知晓状况不是日常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郑州市某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对TB知识的掌握和职业日常防护行为有待加强,感染控制教育是提升其防护水平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环加自体骨赘骨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入我科颈椎病病人42例,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依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高度和颈椎曲度恢复情况评定手术效果;依据颈椎动力位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率。结果获得随访34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8.8d,术中均未发现有椎动脉损伤、脊髓及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腓骨环脱落崩裂及排斥反应。病人术后各时间点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7.70、341.48,q=3.71~45.50,P〈O.05);病人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时颈椎ODI、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8.30~403.86,q=11.55、49.87,P〈O.05)。末次随访时单、双节段植骨椎间隙骨性融合率分别为100%和94.74%。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环加自体骨赘骨作为融合材料,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椎间隙骨性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5.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也是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耐药性的变迁和多重耐药的出现,主要与耐药基因编码酶有关,其中以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最为重要。ES-BLs和质粒型AmpC酶自发现以来,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不同菌种中流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甚。  相似文献   
136.
椎间盘的营养与退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盘退变是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椎间盘是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营养成分需从椎间盘周边的毛细血管经过细胞外基质到达位于髓核中心的细胞,而代谢废物通过逆向通路移出组织。本文将综述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及调节营养供应的因素,并探讨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同退变、修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7.
热带地区海训部队官兵阴囊皮肤湿疹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热带地区海训部队官兵在濒海训练期间阴囊皮肤湿疹的发病情况 ,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海训部队 1 0 6 7名官兵阴囊皮肤湿疹发病情况 ,并按病原学分离常规方法对 5 7份阴囊皮肤湿疹标本进行细菌和真菌分离。结果海训部队官兵中有 1 0 5人发生阴囊皮肤湿疹 ,发病率为 9.8% ;阴囊皮肤湿疹程度以Ⅰ度和Ⅱ度为主 ,分别占 5 8.1 %和35 .2 %。从 5 7份标本中分离出 72个“优势”菌株 ,其中细菌菌株占 5 5 .6 % ,真菌菌株占 4 4.4 5 %。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 ,占 2 0 .8% ;真菌以絮状表皮癣菌最多 ,占 1 1 .1 %。结论官兵着装较宽大、缺乏柔软及通气性的短裤衬衫 ;较差的卫生条件、炎热的气侯条件及体表细菌真菌超标等可能是海训官兵发生阴囊皮肤湿疹的重要因素 ,应加强防护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8.
灵丹胶囊是我院科研制剂,由灵芝、丹参、玄胡、黄芪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胸痹证(冠心病、心绞痛)40例,心绞痛治疗有效率87.5%,心电图有效率82.5%。  相似文献   
139.
背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目前在临床上已成熟应用于治疗单节段的腰椎滑脱症,目前针对于双节段腰椎滑脱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双节段腰椎滑脱患者20例,均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即后路腰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固定前1 d、固定后1周,固定后3,6个月及固定后1年并以后每隔一年均行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滑脱恢复情况、椎间高度、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和植骨融合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患者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固定后及末次随访较固定前降低(P<0.05);固定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均较固定前明显增高(P<0.05),固定后及末次随访时滑移百分率、骨盆倾斜角及骶骨倾斜角均较固定前有所改善(P<0.05),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断棒,所有病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果证实,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融合率高等优点并可重建脊柱-骨盆矢状面正常的生理序列,增加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0.
背景:研究表明,番茄红素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增加其矿化能力。目的:实验拟验证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影响活性氧族介导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作用途径。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1/2006-12在山东省骨科研究所完成。材料:24h内出生的清洁级Wistar大鼠幼鼠30只,用于破骨细胞的培养;番茄红素由Sigma公司提供。方法:将24孔细胞培养板内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所用培养液不含番茄红素:10^-7mol/L番茄红素组、10^-6mol/L番茄红素组、10^-5mol/L番茄红素组和10^-5mol/L维生素C组培养孔内预先置入盖玻片或薄骨片,对种植其上的破骨细胞分别用含有不同浓度番茄红素或维生素c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在分离培养的细胞玻璃爬片或骨片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四唑氮蓝染色,最后对骨片进行扫描电镜照像并用image-proplus5.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结果: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多核细胞镜下胞浆酸性磷酸酶活性部位呈紫红色,细胞核染色阴性或淡染,伪足清晰。②四唑氮蓝染色结果提示,10^-5mol/L的番茄红素明显抑制了破骨细胞产生活性氧族的能力。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形态不一的骨陷凹,10^-7mol/L的番茄红素部分抑制了骨吸收陷凹面积的增加,而10^-5mol/L的刮茄红素则几乎完全抑制了骨吸收陷凹的形成。结论:番茄红素在体外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产生活性氧族来抑制其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