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来,笔者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虚泄泻,均采用加减平胃散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清洁级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健康对照组,其余30只采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模型组),两组大鼠饲养12周。第12周,随机选取两组大鼠各3只分别尾静脉注射DiR-HUMSCs,代谢12~16 h后在小动物活体光学3D成像系统下观察DiR-HUMSCs在大鼠体内的分布。随机选取9只模型组大鼠进行HUMSCs移植(HUMSCs移植组)。HUMSCs移植采用尾静脉注射方式移植浓度为1×106个/mL HUMSCs 500 μL至大鼠体内,每周1次,连续4周,共28 d。检测3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肌酐(Uc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大鼠血清HIF-1α水平;采用PAS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HIF-1α、Slc12A3和Aquaporin1蛋白的表达。结果 移植HUMSCs治疗4周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HUMSCs移植组大鼠Ucr水平降低(P <0.05),Scr、24 h UPro、BUN、UCAR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HUMSCs移植组大鼠U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cr、24 h UPro、BUN、UCAR均降低(P <0.05)。糖尿病肾病大鼠病理损伤缓解,系膜增生和基底膜增厚改善,小管空泡变性减少,间质纤维化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清HIF-1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 <0.05),HUMSCs移植组血清HIF-1α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 <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远端小管中HIF-1α蛋白水平增加(P <0.05);HUMSCs移植组的HIF-1α蛋白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 <0.05)。模型组远端小管标记蛋白Slc12A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HUMSCs移植组Slc12A3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 <0.05)。HUMSCs移植组的Aquaporin1蛋白水平较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均降低(P <0.05)。糖尿病肾病大鼠近端小管中无HIF-1α表达。结论 HIF-1α主要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远端小管表达,且HUMSCs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修复肾小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53.
71例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分期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张艳辉  王彩丽 《医学综述》2013,19(8):1523-1525
目的探讨成年人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71例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及治疗观察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膜性肾病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以Ⅰ期膜性肾病多见。各期主要以水肿为首发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3.5 g,血浆白蛋白正常或轻度降低,可只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辅助治疗。24 h尿蛋白定量>3.5 g、临床症状明显,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可以缓解原发性膜性肾病,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结论膜性肾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各异,虽部分病例可自发缓解,但对于大量蛋白尿患者,应及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将长期规律性血透尿毒症患者80例分为血液透析应用rHuEpo者(HDepo组,n=43例),血液透析不应用rHuEpo者(HD组,n=37),根据血压情况两组再分为HDepo高血压亚组(HDepo-1组,n=23)、HDepo血压正常亚组(HDepo-2组,n=20)和HD高血压亚组(HD-1组,n=19)、HD血压正常亚组(HD-2组,n=18).另选尿毒症未透析患者20例(NHD组)、健康对照组20例(CON组,n=20).HDepo组患者均接受rHuEpo治疗3个月以上,用比色法测定血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ET-1、AngⅡ水平.结果:(1)尿毒症透析患者血清NO、ET-1、AngⅡ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与尿毒症未透析者比较,血清NO水平较未透析者低,血清ET-1、AngⅡ水平较未透析者高(P<0.05).(2)HDepo组经rHuEpo治疗3月后,血NO水平降低,血清ET-1、AngⅡ水平增高,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3)用rHuEpo治疗后,HDepo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HD组高(P<0.001),血压增高与血NO浓度的降低,血清ET-1、AngⅡ浓度的增高有相关性.结论:rHuEpo可使尿毒症透析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血ET-1、AngⅡ水平增高,rHuEpo所致高血压与血NO浓度的降低,血清ET-1、AngⅡ浓度的增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功能衰竭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近20年来急救医学领域中研究的新课题,肾脏是MOF中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常发生在MOF的早期,是加重和促使MOF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能及时有效地控制ARF,减缓或阻断进一步序贯性发生的器官衰竭,对MOF的转归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45例ARF伴MOF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6.
王彩丽  尹爱兵  张晓萍 《河北中医》2000,22(12):910-911
大便不成形是临床常见的现象和/或其它疾病伴随的症状.由脾虚所致的大便不成形在临床较为多见.患者大便检查均为正常,故易被患者和医生所忽略,在临床上也多不被重视,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影响机体各脏腑功能,导致阴阳失衡,气血紊乱.1996~1999年,我们对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大便不成形,均采用加减平胃散进行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食管癌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治疗护理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实施安全管理。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食管癌患者引流管滑脱、压疮及给药错误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跌倒发生情况则与实施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在食管癌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8.
糖尿病肾病逐步成为我国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中,足细胞的损伤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对肾小球足细胞的研究深入,发现足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氧化应激、糖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等损伤机制及相关蛋白的影响作用,对糖尿病肾病的调控机制及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男性狼疮性肾炎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提高对男性狼疮性肾炎(LN)的认识,减少临床误、漏诊,对50例男性LN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并与女性LN匹配对比。结果男性LN起病年龄较晚,肾脏病变发生率高且重(P<0.01),肾脏病理以Ⅳ、Ⅴ型较女性多见,Ⅱ型较女性少见。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较女性常见(P<0.05)。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皮疹、肝大、神经、精神障碍男性多于女性。随访1~12年,男性LN改善,好转率较女性低,而复发、病死率较女性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TNFα、β基因多态性对内蒙古汉族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100例内蒙古汉族IgA肾病患者(对其中33例患者进行1月~60月的随访)及105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TNFα、β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IgA肾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IgA肾病患者TNFα、β的3种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gA肾病患者的TNFβ2等位基因频率(63.5%)较正常人(54.3%)升高(χ2=1.83,P〈0.01)。(3)TNFα、β的3种基因型与IgA肾病患者的年龄、血压、血尿、尿蛋白、肾功能及病理间无显著关系。(4)相对于其他基因型,TNFα1/1基因型在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P=0.04〈0.05。结论:(1)TNFβ2等位基因频率与IgA肾病发病易患性相关。(2)TNFα1/1基因型可能是IgA肾病慢性化进展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