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通过miR-520d/Beclin1信号轴逆转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方法 构建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MDA-MB-468细胞的耐药模型MDA-MB-231/Doc,MDA-MB-468/Doc。MTT法检测亲本株和耐药株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miRNA芯片检测复方斑蝥处理前后的TNBC耐药细胞;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验miRNA表达以验证芯片检测结果;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NA和BECN1/Beclin1的结合位点。结果 MTT结果显示,复方斑蝥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TNBC耐药细胞株化疗敏感性。WB结果表明,复方斑蝥注射液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抑制TNBC耐药细胞的自噬水平;miRNA芯片检测发现复方斑蝥能够显著上调miR-520d 水平,RealtimePCR验证了这一结果。荧光素酶实验表明MiR-520d通过作用于Beclin1/BECN1 3\" UTR区域抑制其表达;最后,WB检测证明miR-520d mimics能够明显抑制TNBC耐药细胞株中Beclin1/BECN1的蛋白表达,MTT法结果显示miR-520d mimics与TNBC耐药性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成正相关。结论 复方斑蝥注射液通过调控miR-520d/BECN1/Beclin1信号轴逆转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NGF)与尼莫地平两种药物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预处理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Ⅰ:空白对照组(Control);Ⅱ:糖尿病组(DM);Ⅲ:糖尿病+β-神经生长因子组(DM+ β-NGF);Ⅳ:糖尿病+尼莫地平组(DM+ Nimodipine).检测各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以及坐骨神经病理改变.结果 坐骨神经MNCV的测量结果:8周时,Control组[(50.70±1.12) m/s]与DM组[(45.80±1.12)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NGF组[(49.50±1.08) m/s]、尼莫地平组[(48.50±0.81) m/s]分别与DM组[(45.80±1.12)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β-NGF组[(49.50±1.08) m/s]、尼莫地平组[(48.50±0.81) m/s]分别与Control组[(50.90±1.31)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NGF组[(49.50±1.08) m/s]与尼莫地平组[(48.50±0.81)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比较,其余3组坐骨神经形态学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DM组>尼莫地平组>β-NGF组.结论 NGF和尼莫地平均对大鼠坐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预保护作用,但不能阻止其发生和发展,NGF对其预保护作用要优于尼莫地平,并随时间延长效果也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文章在介绍美国心理协会发表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和总结教学设计应用困境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柿蒂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5年3月~1999年12月单纯应用柿蒂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将门诊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5~47岁,平均年龄39.2岁;病程15~25天,平均23天。引起呃逆的原因:神经官能症8例,醉酒5例,胃肠炎5例,胸膜炎1例,有机磷中毒愈后1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9~51岁,平均年龄40.2岁;病程13~60天,平均21.5天。引起呃逆的原因:醉酒7例,神经官能症6例,胃肠炎3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首次发生脑梗死的86例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3例)和常规对照组(43例).常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口服.分别于人院后第1天、治疗30d时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hs-CRP、IL-6、IL-10及ET-1水平;发病3个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30 d时,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IL-6、ET-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7.4±2.6) mg/L比(12.1±5.3)mg/L,(9.4±1.8) μg/L比(20.3±6.8) μg/L,(68±16) μg/L比(89±20) μg/L,常规治疗组:(9.4±3.6) mg/L比(13.4±4.8)mg/L,(15.4±4.6)μg/L比(22.7±6.7) μg/L,(84±19) μg/L比(92±21) μg/L],IL-10明显高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9.4±3.1)μg/L比(3.1±0.5)μg/L;常规治疗组:(4.6±1.8) μg/L比(2.7±0.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30d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IL-6、ET-1明显降低于而IL-1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发病后3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0±1.7)分比(4.2±2.3)分,(2.5±1.9)分比(4.3±2.2)分],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增高[分别为(95±6)分比(50±10)分,(95±8)分比(58±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明确不依赖调脂的脑保护作用,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可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抗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会含王永堂张志强王建法李凤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7):1543-1545
目的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为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7月医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同时检测与比较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9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35例,感染率为5.06%;共检出4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年龄较高、BMI值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为四肢者是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高,年龄、BMI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均是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