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近年来,河北承德市由饮水而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0%发生在学校,而饮水引起的聚集性介水疾病事件已占到20%.为评价农村学校聚集性介水疾病现状,为政府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01-2009年承德市兴隆县农村学校聚集性介水疾病事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向乳腺癌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按照IDC-10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存在CRF,根据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 RPFS)得分评价疲乏程度,调查乳腺癌患者CRF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 192例患者完成了全部调查问卷,乳腺癌患者发生CRF为668例(占56.04%);以轻、中度疲乏为主,分别占23.95%、55.24%,其中感觉维度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乳腺癌病程、肿瘤分期、化疗周期、疼痛、上肢水肿、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贫血、潮热盗汗、失眠与乳腺癌患者CRF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肿瘤分期、疼痛、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潮热盗汗、失眠是CR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是其保护因素(P<0.05)。CRF认知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对CRF认知度低,医护人员对其宣教度低。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CRF较为普遍,以轻、中度疲乏为主;乳腺癌肿瘤分期、疼痛、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潮热盗汗、失眠是影响患者CRF的危险因素;乳腺癌患者对CRF认知度低。  相似文献   
73.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其异质性使得乳腺癌分类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既往被认为“弱免疫原性”的乳腺癌也跨入了免疫治疗阶段。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乳腺癌免疫治疗单药的获益人群有限,联合方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有效联合免疫治疗和化疗可能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存率,但用药时机和适用人群仍需合理评估。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既有应用前景,也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高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HG-VAIN)行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治疗(HDR-ICR)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HG-VAIN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VAINⅡ1例,VAINⅢ12例,所有患者均仅接受HDR-ICR,选择阴道圆柱体和(或)阴道卵圆体施源器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与生存情况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HG-VAIN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1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例患者于治疗后22个月复发,经手术治疗后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2/13).13例HG-VAIN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近期不良反应,其中1~2级直肠反应1例,1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例,且近期不良反应均较轻;6例患者出现远期不良反应,其中2级直肠反应3例,3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例,3~4级阴道狭窄和溃疡1例.结论 HDR-ICR对子宫切除术后HG-VAIN患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且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5.
76.
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干预,已成为防治宫颈癌的主要环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是目前公认的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岁及以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并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原发性年轻女性(≤40岁)乳腺癌患者131例(年轻组),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相同时期年龄在41~69岁的中老年乳腺癌患者262例(中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包括T分期、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临床分期等情况.结果 与中老年组相比,年轻组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较低(64.9%∶76.7%;χ2=6.171,P=0.013),Her-2表达水平较高(26.7%∶15.3%;χ2=7.415,P=0.006),具有更高的组织学分级(Ⅱ级38.2%∶35.1%;Ⅲ级55.7%∶49.6%;χ2=6.835,P=0.033).两组患者在T分期(x2=1.764,P=0.623)、N分期(x2=0.129,P=0.988)、临床分期(χ2=4.916,P=0.178)、分子分型(x2 =7.475,P=0.058)、手术方式(x2=0.913,P=0.339)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分级和Her-2表达水平均较年长者高,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恶性程度更高,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8.
徐霞平  马伟芬  王建东 《重庆医学》2008,37(20):2376-2377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受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协调才能使分娩过程顺利完成[1].为了减少产程延长、难产、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在对临产产妇进行护理中,作者根据分娩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体位,发现对促进产程进展,有效地保护母婴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产妇分娩时的体位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hMLH1基因错义突变Val384Asp在胃癌、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79例胃癌患者及其亲属、76例食管癌患者及其亲属、100例正常对照,进行了错配修复基因hMLH1错义突变Val384Asp筛选,确定其检出率.结果6%的正常人携带hMLH1基因Val384Asp(杂合型);具有癌症家族史的胃癌患者及其亲属中Val384Asp的检出率与正常对照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以年龄分组比较,围绕中位发病年龄组的胃癌患者和低年龄的胃癌患者亲属组Val384Asp检出率较高(P<0.05).食管癌患者及其亲属与正常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MLH1基因Val384Asp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人中约为3%,该错义突变可能在部分胃癌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0.
麝香简易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Elerov.马麝 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 M.moschiferus sibiricus Pallas成熟雄性香囊中分泌物的干燥品 ,属贵重类中药。由于此药较为稀少 ,价格昂贵 ,故掺伪现象较为普遍。在收购和经营或使用中如不能正确鉴别真伪及纯度 ,将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也将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商品麝香分为 :毛壳麝香 (整麝香 )、麝香仁。以下笔者介绍几点简易实用的麝香鉴别方法。1 毛壳麝香鉴别法1.1 性状鉴别法 :毛壳麝香为球形 ,椭圆形或扁圆形的囊状体 ,直径约 3~ 7cm ,厚 2~ 4cm,开口面革质皮棕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