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对血管纹和内淋巴瘤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乙酰胺唑胺后,观察不同时相(0,15,30min,1,2h及7d)血管纹,内淋巴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血管纹内淋巴腔面游离缘空泡在注射乙酰唑胺后30min和1h明显减少,1周后空泡消失,边缘细胞和中间细胞各种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变性;(2)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在注射乙酰唑胺30min后出现改变,1d时最为明显,主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实现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RIS)、影像设备之间患者检查信息的一致性。方法 我院引进GE Signa 1.5T磁共振、数字乳腺,Agfa数字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及GE CT等数字化医学设备。GE PACS是英文系统,所以前期医院在未解决信息一致性时只通过PACS对检查影像进行保存,通过PACS系统中简单的信息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worklist。2个月后,我院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解决方法即通过医学数字成像及通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标准的工作列表(worklist)的方法实现信息的一致性。在RIS系统中将患者中文信息转换为英文信息,保存并为worklist提供患者的英文信息。结果 我院在集成PACS和RIS的2年多时间以来,通过worklist来保证RIS与影像设备患者检查信息的一致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所有诊断工作站上,诊断医生通过中文RIS系统,对病人的信息进行编辑、修改、产生。结论 通过worklist实现PACS、RIS、影像设备之间患者检查信息的一致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6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52例,多系统萎缩4例,遗传性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6例。发病年龄大于60岁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最多见,占95.4%:小于20岁者均为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神经影像学的阳性率高达88.7%。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对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正确的病因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患者脑神经元的损伤。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 4 0例DEACMP患者和 30例对照组血清及脑脊液 (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NSE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清和CSFNSE浓度分别为 (8.0 1± 6 .78)ug/L和 (6 .74± 5 .31)ug/L。观察组血清和CSFNSE浓度分别为 (15 .2 1± 6 .78)ug/L和 (13.6 1± 5 .2 7)ug/L。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1)。NSE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DEACMP患者血清及CSFNSE浓度明显增高 ,NSE浓度的高低可作为脑神经元损伤的量化指标 ,也可能是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5.
应用肠腔化疗,痔上动脉化学药物灌注后以TH 胶进行堵塞,同时结扎双侧髂内动脉阻断肿瘤组织血供的方法,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直肠癌18例,经术后1~7年随诊16例结果,病理显示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细胞结构模糊,核仁不清,细胞萎缩,间隙增大,周围组织水样变性。治疗组生存时间较单纯造瘘组延长2年左右。  相似文献   
76.
肖岚  刘卫平  李玲  肖波  王康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5):312-312,316
患者,女性,54岁,因头痛8d、意识障碍4d于2003年7月25日入我院。  相似文献   
77.
王康  杨春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0):952-957
目的 探讨T1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肿瘤出芽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在T1期食管鳞状细胞癌(SCC)切除组织中查找肿瘤出芽,并分析肿瘤出芽与内镜分型和各种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验证肿瘤出芽是否可作为衡量浅表浸润性食管癌侵袭性的一项有用指标。结果 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标记后肿瘤出芽检出率有明显提高(P<0.05)。肿瘤出芽检出率在T1b期食管SCC患者显著高于T1a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肿瘤出芽检出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者肿瘤出芽检出率显著高于Ⅰ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出芽在T1期食管SCC中检出率较高;EGFR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可提高食管SCC中肿瘤出芽的检出率;当T1期食管SCC出现肿瘤出芽时提示其更具侵袭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全血标本红细胞浓度对不同放置时间后血糖测定结果影响,为科学分析不同红细胞浓度患者全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后血糖检测结果变化机理,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体检中心和住院部不同红细胞浓度的血糖正常人员的抗凝静脉血标本,根据标本红细胞浓度分为低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L组,n=20)、正常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N组,n=20)和高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H组,n=20),各组标本即刻做血糖测定,然后放置1、2、3、4、5、6、7、8、12和24h后分别测定血糖(GLU)并记录,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组标本不同放置时间血糖测定结果、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积量变化。结果 3组血标本放置4h后血糖结果均低于该组即刻检测结果,且RBC-H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的血糖结果低于RBC-N组,RBC-N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的血糖结果低于RB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标本放置4h后的平均每小时血糖结果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计量均低于放置2h内的改变量(P0.01),且RBC-H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平均每小时血糖结果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计量高于RBC-N组,RBC-N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平均每小时血糖结果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计量高于RB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血抗凝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血糖结果越低,但随着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血糖下降速度变慢。全血抗凝标本离体后血糖下降速度与标本内红细胞浓度呈正相关,红细胞浓度越高,血糖下降速度越快,提示对于高浓度红细胞患者血糖检测标本更需要及时检测,高红细胞浓度全血标本离体后血糖下降速度快可能与红细胞摄取葡萄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7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胃癌相关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胃癌相关性贫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晚期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以及常规抗贫血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化疗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每次150U/kg,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8周,比较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比容,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的第4周和第8周,有效率为33%(10/30)和67%(20/30),对照组效率为10%(3/30)和17%(5/30);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比容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8周相比较没有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期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KPS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EPO可以有效的治疗胃癌相关性贫血,改善患者贫血状态,临床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经验。方法将苏北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850例,按手术先后分成A、B两组。A组行管状胃代食管手术,共425例,男287例,女138例;年龄(58.2±11.5)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7例,食管中段癌346例,食管下段癌52例。B组行全胃代食管手术,共425例,男298例,女127例;年龄(58.5±12.8)岁,其中食管上段癌33例,食管中段癌338例,食管下段癌5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A、B两组手术时间[(175.0±12.8)min vs.(171.0±10.5)min,t=1.702,P>0.05]和术后住院时间[(16.0±8.5)dvs.(16.3±8.8)d,t=1.77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无失访,A组吻合口瘘(χ2=5.550,P<0.05),反流性食管炎(χ2=9.150,P<0.05),胸胃综合征(χ2=10.500,P<0.05)等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05)。结论在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手术中,管状胃代食管更符合生理解剖要求,降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