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急性肝炎的疗效观察王应麟,陈平,申爱花。中级医刊,1994,29(12):2162例中治疗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9.57岁;对照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8.31岁。两组接受完全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丽珠肠...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汤剂味苦量多,患儿往往拒服或服后即呕吐,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掌握正确的喂服方法十分重要。小儿服中药汤剂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尽量将中药汤剂煎得少一些,可分多次服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一剂药煎两次后总计60毫升即可,每服10至20毫升,日服3次。3至7岁的孩子可煎100至150毫升,每服30至50毫升,分3次服。7岁以上的儿童可煎150至200毫升,每服50毫升以上,日服3次。因为煎药是两次,而服药要3次以上,所以小儿吃药就不能像大人那样煎一次服一次,而要将两次煎好的汤药合在一起,再分3份服。小儿服中药,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每日服药次数。新病、急病要多服几次,慢性疾病可以少几次。如感冒高热、肺炎喘咳等,一日内可分4至5次服;而哮喘则根据发病规律,在发作前半小时服一次,另再服两次,如昼夜持续发作,一日内服药次数不得少于3次。小儿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乳幼儿,可以先吃几口药,喂少许甜食,慢慢再喂药。对拒服汤药的小儿,可固定头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入口中,使之自然吞下。如药味酸苦,可加入适量白糖、冰糖,一般可以在服药后给孩子吃一些糖。若方中有苦寒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小儿服用丸...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上腭望诊法对小儿咳嗽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小儿自身生理、病理特点,提出早期宜宣肺,中期宜健脾、祛痰,后期宜养阴三大治疗原则,并附以典型病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口舌生疮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中医根据口疮的形状和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叫做“鹅口疮”、“口疮”和“口糜”。若发生于口的两角者,又名“燕口疮”。引起口疮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情亦有轻有重,轻者仅影响小儿乳食的摄入,重者  相似文献   
15.
小儿厌食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完全无食欲,多见于2~5岁小儿。厌食症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拒食。进食后,食物停滞在胃肠道不能消化而出现腹胀饱满、腹痛、呕吐、大便腥臭(稀或干)。长期厌食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极度衰弱,患儿形体干枯消瘦: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胀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饮食异常(吃土、煤渣等),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我父王鹏飞大夫,积三代祖传医术及五十余年中医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和用药方面以及对于儿科望诊等有丰富经验和独到之处,尤其对于望头顶、望上腭等颇有心得。现初步整理如下。望头顶“污垢”  相似文献   
17.
王应麟教授认为,小儿厌食有先天及后天因素所致。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或者久病伤脾均会导致厌食。主要责之脾胃,又与肾脏、肺脏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证型为脾胃不和。王师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方"厌食合剂",由黄精、茯苓、佛手、木瓜、砂仁5味基础药组成,并随病情转归加减,随症配伍,具有调理脾胃、消食导滞、健脾益肾的功效,可以改善小儿厌食,增强患儿体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八个月中,共收治胆道蛔虫病20例,经用中药乌梅汤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1例服药无效经手术治疗外,其余19例病情均获缓解,迄今无复发者。诊断依据如下:1.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或刀割样痛之后,呈阵发性发作,痛时坐卧不安,全身冷汗,给予一般止痛剂均不能缓解;2.恶心、呕吐,吐出胆汁样物及蛔虫;3.过去有排出蛔虫史;4.发病早期,腹部柔软,而明显的压痛在剑突下区或靠右侧肋沿处;5.多次刺激剑突下区可诱致疼痛发作。治疗方法确诊后,即给予乌梅汤,每日一剂,分三次空腹服。小儿则依年龄大小,每日为成人剂量的1/2—1/3。根据一般情况,病人往往在入院时来不及即刻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