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将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经跨学科设计改良后,应用于传代培养肺鳞癌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蛋白7(Grb7)的定性定位实验中,并将该改良法在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推广实施.据此,拓宽学生跨学科学习医学理论知识的视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患者450例,随机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23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214例)。微创组采用双侧头皮相应部位安放标记物,螺旋CT导向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穿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肿的清除吸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91.1%,保守组为6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微创组、保守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50.47±9.23)ml和(51.88±10.33)ml;治疗7天后,微创组、保守组血肿体积为(14.65±5.36)ml和(29.52±4.38)ml,微创组血肿吸收速率明显快于保守组(P<0.01)。治疗3天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安全、适用于老年患者颅内中等量和大量出血且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3.
王建  王庆松  王俊  秦阳 《当代医学》2009,15(32):101-101,21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7~2008年收治的50例后循环缺血病人,随机分为纤溶酶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3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经应用纤溶酶急救治疗,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后循环缺血使用纤溶酶治疗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亚临床痫样放电(SED)对大鼠情感行为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脑区惊厥阈下电刺激,观测实验大鼠认知行为改变。结果:不同脑区电刺激停止后1d SED大鼠旷场活动性明显减少,3d马阈下刺激组大鼠仍明显减少;1周内拒俘反应性均显著增强。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定向能力测试中重度阈下再刺激大鼠在水迷宫的四个象限中无目的漫游。结论:SED可引发实验大鼠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增高、环境适应能力下降,以及短暂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海马CA1区惊厥阈下电刺激建立可持续较长时间、无明显惊厥行为的临床下痫样放电动物模型。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5只,通过反复大鼠海马CA1区惊厥阈下电刺激,观察大鼠惊厥行为,纪录电刺激停止后1、3、7、14、30d时大鼠皮层脑电图改变。结果:采用刺激频率30Hz,波宽1ms,串长10S,刺激强度0.1mA,串隔5min,10次/d,连续刺激4d,最后一次电刺激后30d内,均可在大鼠皮层记录到稳定发放的散在或阵发性高幅尖波、棘波、棘慢波,而实验动物并无明显的惊厥行为表现(Racine0级)。结论:反复海马CA1区惊厥阈下电刺激可较长时间诱发实验动物出现无明显惊厥行为的临床下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56.
本实验借助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观察了边缘系下丘脑,海马及颞顶区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与释放。结果发现,伤后8h低速组下丘脑MBP—mRNA表达增强(P<0.05);高速组下丘脑、海马MBP含量明显增多(P<0.01);MBP—mRNA表达增强(P<0.05);提示边缘下丘脑、海马神经纤维选择性易损,可能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Cerebralcare Granule,CG)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日间过度嗜睡状态的疗效观察。方法 90例存在日间过度嗜睡状态的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 w、8 w、12 w,评价患者日间嗜睡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G组的日间嗜睡状态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CG能够改善PD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状态。  相似文献   
58.
文题释义:辛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起到改善脑缺血所致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认知功能受损的关键蛋白,辛伐他汀可增加海马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从而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功能。慢性脑低灌注:血管危险因素与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脑低灌注是痴呆的早期阶段特点,同时也是认知功能下降的预警指标。慢性脑低灌注的发生导致多种神经病理学改变,如神经炎性反应、少突胶质细胞丢失、脑白质损伤等。改善慢性脑低灌注阶段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对学习记忆功能的维持和痴呆预防的意义重大。 背景: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与认知功能下降显著相关,前期研究发现线粒体老化、沉默突触增加、α-突触核蛋白等是其重要的病理改变,而传统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可穿过血脑屏障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及抗炎效应等改善认知功能。目的:观察持续口服辛伐他汀3个月对慢性脑低灌注雄性S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防治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慢性脑低灌注组、假手术组、溶剂组、辛伐他汀组。①慢性脑低灌注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②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外,其余造模步骤一致;③溶剂组:大鼠造模后给予溶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以排除溶剂对实验的干扰;④辛伐他汀组:大鼠造模后给予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持续干预3个月,行为学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突触前膜及后膜关键蛋白突触素、突触后密度蛋白95表达。实验方案经西部战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9ky79。结果与结论:①行为学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明显受损,表现为:旷场实验的5 min总行程明显降低(P < 0.05),提示自主探索行为受损;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 0.05),提示参考记忆受损;空间探索实验中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时间均减少,说明空间探索能力下降。而辛伐他汀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及突触后密度蛋白95表达下降(P < 0.05),而辛伐他汀组这两种蛋白表达较溶剂组上升。③说明慢性脑低灌注状态可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认知水平下降;持续口服辛伐他汀3个月可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提示临床上辛伐他汀或可作为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预后的辅助用药。 ORCID: 0000-0003-3385-2659(牟子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中推行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达到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方法:采用研究生助教参与实验课程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等实验活动,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结果: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实现了既提高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又夯实了研究生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60.
临床下脑电图痫样放电对认知功能的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明显癫痫发作症状的临床下脑电图痫样放电患者,50%以上出现短暂性认知受损表现,影响其心理社会功能和学习训练能力,甚至日常生活技能;以抗癫痫药抑制这种放电可明显改善这一状况,显示临床下痫样放电是认知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