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性疾病,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以及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1],因此确诊困难,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现就  相似文献   
12.
13.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是由家族性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的一类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多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伴或不伴肾上腺增生。根据其致病基因的不同分为四种亚型,近年来FH 的致病基因研究取得了不少新发现。本文对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话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没有话语,文化就不存在.但是话语的概念又模糊不清.Harris把话语看成是连接的语言(speech),Pike提出话语是社会文化语境下互动过程的产物.Brown和yule把话语看作是过程,语篇是话语的具体表现形式.VanDijk却认为不能简单的把话语视为一种语言使用形式,他指出话语包括三个层面:语言使用,思想传递和社会情景中的交际[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儿童与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可溶性内皮生长因子(s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了解其在川崎病中发挥的病理生理作用并有助于早期防治血管炎的进展,以期改善川崎病患儿的预后.方法 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儿童和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sVEGF 和TGF-β1 浓度,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该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急性期的sVEGF 和TGF-β1 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随着病情的缓解其水平明显下降,在恢复期sVEGF 的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TGF-β1 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sVEGF和TGF-β1 在川崎病的发病及血管炎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生理病理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东省儿科住院儿童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山东省儿科住院患者,将1998~2009年12年间住院患儿的病案首页内容输入数据库进行汇总,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计算各阶段系统疾病构成以及各阶段单病种构成,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1)12年来山东省儿科住院患儿人数呈上升趋势;(2)12年来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占山东省住院患儿的第一位,占45%左右,肺炎占总呼吸系统疾病的首位,其次为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等;(3)围产期疾病正逐步成为我省住院患儿的第二位,尤其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传染病构成比逐渐下降,但近三年又上升,尤其是手足口病明显增多。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儿科的主要病种,但部分传染病和缺氧缺血性脑病住院人数增加,应采取应对措施,预防并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临床表现及转归等特点.方法 对住院并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117例患儿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11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5~8岁69例;发病以秋季42例,冬季33例多见;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95例,食物过敏6例,接触花粉4例等.(2)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117例,胃肠道症状42例,关节症状36例,肾脏症状6例.(3)综合治疗后115例HSP患儿痊愈,治愈率为98.29%.结论 HSP好发年龄为5~8岁,秋冬季为主,上呼吸道感染为第一位诱因;皮肤紫癜为最常见临床表现;采取综合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21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3例SE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20)和预后不良组(n=13),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发作年龄...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血管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强,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甚至有微血栓形成,因此,原本在输血领域发现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被许多研究证实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对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加以综述,为进一步揭示过敏性紫癜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亲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精神分裂症及其78位父母亲(实验组)和46例正常健康人的76位父母亲(对照组)分别进行神经系统软体征检查与评定。结果:实验组父母亲神经系统软体征评分及阳性发生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父母亲;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评分与其父、母亲的神经系统软体征评分皆呈正相关。结论:支持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病因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