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5篇
  10篇
中国医学   283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穿戴式心电信号质量的三分类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种穿戴式心电信号质量的三分类评估方法。心电信号质量三分类源于临床诊断需求,具体分为如下3类:一是临床有用,信号质量好;二是临床有用,信号质量差;三是临床无用。该方法首先提取心电信号时域、频域、非线性域中共计12个特征,然后构建特征矩阵,通过融合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穿戴式心电信号质量的三分类。实际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375例经临床专家标注的独立测试集上信号质量三分类F测度结果分别为0.909、0.827和0.973,整体分类准确度为92.3%,相比于基于CNN的模型和传统SVM模型,准确度分别升高2.2%和6.4%。研究证明,新的信号质量三分类模型在穿戴式动态心电信号质量分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背景:由脱细胞基质组成的生物支架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及临床研究,以修复和重建组织与器官,但所有的脱细胞方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基质结构与功能。目的:综述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优缺点及其在涎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及Elsevier数据库2008至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涎腺,组织工程,再生;decellularization,preparation method,parotid gland tissue engineering”,共纳入74篇文献。结果与结论:大部分组织与器官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需要化学、生物(酶)、物理及以上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具体方法取决于组织与器官的厚度、组成和性质。虽然不是所有脱细胞方法均可去除组织与器官中的细胞成分,但完全去除细胞的组织与器官具有重塑组织特异性的优势,为接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有利的微环境。由于涎腺结构复杂和组织工程化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应用于患者的临床移植进展有限,该领域的体内研究仅限于动物,而基于颌下腺脱细胞基质生物支架材料方面的应用有望为涎腺组织工程提供有利的来源。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T检查、MRI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168例我院纳入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MRI检查,总结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结果,并讨论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CT检查真阳性108例,占比64.29%;假阳性29例,占比17.26%;真阴性18例,占比10.71%;假阴性13例,占比7.74%。MRI检查真阳性132例,占比78.57%;假阳性5例,占比29.76%;真阴性29例,占比17.26%;假阴性2例,占比1.19%。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确诊结果阳性137例,占比81.55%;阴性31例,占比18.45%。CT检查阳性121例,占比72.02%;阴性47例,占比27.98%。MRI检查阳性134例,占比79.76%;阴性34例,占比20.24%。(2)疑似腔隙性脑梗死MRI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6.35%)、特异度(93.55%)、准确性(95.83%)均明显高于CT检查(78.83%、58.06%、75.00%),较之于CT检查(89.26%、38.30%),MRI检查阳性预测值(98.51%)、阴性预测值(85.29%)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诊断准确性水平较高,适用于临床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之中。  相似文献   
64.
王帅 《亚太传统医药》2011,7(9):167-169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凸显出独特优势,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中药治疗。气血瘀阻胞宫为其病理基础,历代医家治疗此病多以活血、化瘀、消癥为治疗大法,临床中痰饮是其常见致病因素,化痰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不容小觑,治疗时应根据证型、体质辨证用药,灵活应用化痰法促进癥瘕消散。  相似文献   
65.
肝移植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瑛  王帅 《天津医药》2007,35(9):670-672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及易诱发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3例接受肝移植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1例)和非糖尿病组(52例),对2组不同时间点血糖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诱发术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血糖指标变化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之间的血糖值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糖耐量异常与术后糖尿病的相关(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不同阶段血糖水平较术前升高,糖尿病组比非糖尿病组升高明显,术前糖耐量异常是诱发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体外培养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SF)的影响,揭示IGF-I与近视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出生1-3天的三色豚鼠,体外培养GSF。用MTT法观察IGF-I对体外培养GSF的增生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用氯胺T法检测胶原蛋白的合成影响以及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MMP-2和TIMP-2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胶和加替沙星对肌腱吻合后预防粘连及局部感染的作用。方法12例肌腱断裂患者肌腱吻合后喷涂生物蛋白胶和加替沙星混合剂,观察患指功能恢复及伤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2~10个月。结果应用生物蛋白胶和加替沙星混合剂的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33%,较好为16.67%。结论生物蛋白胶和加替沙星对肌腱吻合后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8.
“肺痨康”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抑菌效力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婷婷  叶品良  王帅  秦玉花  周福松 《光明中医》2008,23(10):1453-1454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结核病出现新的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疫情又呈上升之势。我国是肺结核疫情居高不下的高负担国家^[1],国家已将其列入重大疾病研究项目之一,并已经意识到中医治疗肺结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肺痨康”由蒸百部、白及、天冬,川贝、紫河车等十一味中药组成,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69.
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的应用及其针刺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总结,并从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针灸方向,阐述其治疗机理。研究发现,针刺腧穴可增加脑血流量,可恢复T/K的失衡水平,并能促进一氧化氮生成,使其比例趋于正常,从而保护血脑屏障,延缓并减轻脑水肿形成和发展。相关研究,应在内源性损害因子、内源性脑保护因子、血脑屏障及其相关蛋白的变化等方向应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70.
病例1女性,31岁,主因突发头痛半月余,恶心、呕吐6 d入院。入院查体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CT平扫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可见团块样占位病变,第四脑室形态欠佳。颅脑MR I检查见右侧桥小脑角区4·5 cm×3·0 cm×3·5 cm稍长T1、不均匀稍长T2异常信号影,边界清楚,无强化。右内听道口扩大,桥脑右侧及右小脑半球受压,第四脑室受压变形,余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稍扩大,小脑扁桃体下端略低于枕骨大孔水平(图1)。行电测听检查,右耳高频听力下降。脑干诱发电位示左侧Ⅰ~Ⅴ间期正常,右侧Ⅰ~Ⅲ间期2·82 m s,Ⅰ~Ⅴ间期4·48 m s均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