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食管鳞癌中ERK及其活化形式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及食管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及其活化形式蛋白(P-ERK)的表达情况,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ERK及其活化形式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与黏膜组织中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别从食管鳞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方面进行相关性研究。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从食管鳞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方面进一步检测ERK及P-ERK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结果由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可以看出,ERK及P-ERK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而在食管黏膜组织中则呈低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RK在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分化程度各组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T3-4期患者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T1-2期患者;食管鳞癌淋巴结发生转移患者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强度明...  相似文献   
812.
目的 探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在良恶性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及乳腺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97例浆膜腔积液(胸水185例、腹水94例、心包积液18例),经细胞采集器处理,每例制成4张薄层细胞片,2张细胞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2张经Feulgen染色,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122例乳腺包块住院患者,诊断医师进行针吸穿刺后每例制成2张薄层涂片,1张涂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1张经Feulgen染色,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每例均有病理结果证实.结果 297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常规检测138例(44.5%)异常,而同样的标本中DNA定量检测131例(44.1%)异常.常规细胞学诊断为癌及可疑癌细胞84例中100%出现异倍体细胞,常规诊断为找到异型细胞的54中有47例(87%)出现异倍体细胞.122例乳腺肿物经病理证实,41例为乳腺良性肿瘤,81例为恶性.常规细胞学方法对良恶性乳腺包块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2.7%、91.4%,AICM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0.1%.结论 应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可弥补常规形态学工作的不足,二者协同诊断,可发现早期癌变的细胞,提高诊断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细胞学检查工作更完善、客观.  相似文献   
813.
目的 探讨胃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100例胃癌利用Syn、CgA、CD56和NSE四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筛出23例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具有外分泌特征的区域可见分化好或分化差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组织学形态,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区域可以看到6种不同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分化好的腺管状、分化差的低分化腺癌样、印戒细胞或黏液腺癌样、小细胞癌样、髓样癌样、淋巴上皮癌样.在同一病例内以上6种形态或以不同比例出现,或以某一种形态为主.结论 胃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肿瘤并不少见,形态学上与常见的胃腺癌不易区别,需要依靠免疫组化进行检测,其生物学行为是否与腺癌存在明显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14.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粘附蛋白CD44v6在肺小细胞癌和肺鳞状细胞癌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4例肺癌组织标本中OP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肺小细胞癌患者和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 OPN和CD44v6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肺鳞状细胞癌中,OPN和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5,P<0.01);在肺鳞状细胞癌中仅CD44v6 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CD44v6可作为判断肺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指标,而OPN不可作为其预后的独立指标,但二者可以联合作为判断肺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15.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重新认识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 用CD117、CD34、vimentin、SMA、S 10 0蛋白 5种抗体对 4 4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胃肠道间质瘤 9例 ,平滑肌瘤 34例 ,神经纤维瘤 1例。结果 食管内胃肠道间质瘤少见 ,仅占同期间叶源性肿瘤的 2 0 .5 % (9 4 4 ) ,其中良性 6例 ,恶性 3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CD117、CD34是诊断间质瘤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816.
目的 通过检测各部位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上皮内瘤变、胃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河北省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Hp感染,特别是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EAS)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依据国际最新悉尼系统分级标准和直观模拟评分法对慢性胃炎进行分级;分别应用Giemsa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胃体、胃窦3个部位Hp和EAS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率、部位分布以及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总体结果表明,慢性胃炎和胃溃疡中EA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0%(138/206)、100.0%(12/12)明显高于上皮内瘤变43.8%(32/73)和胃癌21.7%(13/60)(P<0.05).进一步按病变部位分析贲门、胃体、胃窦和EAS阳性检出率,结果发现同一部位中慢性胃炎、胃溃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Hp和EA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方面分析,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单核细胞浸润程度、萎缩程度、肠化生程度最严重部位均位于贲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密度最高部位位于胃体(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贲门、胃体、胃窦,Hp密度分别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单核细胞浸润程度、萎缩程度、肠化生程度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河北省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ESA阳性检出率较高,其感染分别与中性粒细胞浸润深度、单核细胞浸润深度、萎缩程度、肠化生程度呈正相关,且在贲门处较易引起严重病变,贲门癌的发生与ESA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17.
王小玲 《齐鲁药事》2013,32(4):193-195
目的研究脚骨脆小枝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提取物经萃取后以硅胶、凝胶和MCI等柱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6R,7E,9R)-9-hydroxymegastigm-4,7-dien-3-one,(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e-3,9-dione,(3S,5R,6S,7E)-5,6-epoxy-3-hydroxymegastigm-7-en-9-one,(6E,9S)-9-hydroxymegastigm-4,6-dien-3-one,caseamembrin A,casearlucin B,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结论前6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18.
目的 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颈动脉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脑实质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随机选择的同期34例正常成人及3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颅颈部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程度及其分布、血管发育状态、脑实质的DWI表现与TIA的关系.结果 3组间在颅颈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6);TIA组及脑梗死组颅颈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性病变明显增多(P=0.004、0.015),但TIA组与脑梗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48).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单侧椎动脉(VA)发育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39).颈内动脉(ICA)系统TIA患者更容易出现DWI高信号灶(4/8,50.00%).结论 TIA患者颅颈动脉的重度狭窄或闭塞及不规则充盈缺损可能是发生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之一.VA发育不良是TIA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19.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受传统治疗方式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78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的80例病人为观察组。按照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以急诊内科为中心,利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给予严密监护、液体复苏及呼吸支持等抢救措施,同时启动包括消化内镜、介入和外科在内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分析2组病例特征、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止血成功62例,治愈率79.49%,观察组止血成功73例,治愈率91.2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6.95±7.33)d长于观察组的(13.50±8.81)d(P < 0.05)。结论进行多学科协作治疗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20.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严重、长期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导致心肌纤维增生,心脏进行性扩张,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其常规治疗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神经内分泌、拮抗治疗,但有时疗效并不满意,因此开发了具有代谢活性的药物。曲美他嗪是一种新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我们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