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81.
目的:研究血钠24h尿钠测定在颅脑损伤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454例中发现血钠失衡232例,血钠为血清钠测定值,24h尿钠测定方法是采集24h尿液混匀后尿钠浓度×24h尿量=24h尿钠总量,再根据24h尿钠测定补液治疗为观察组,按常规及经验治疗为对照组,对2组病例的治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其当日血钠与前一日血钠差值均数,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纠正所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结合血钠,24h尿钠测定的结果分析,对颅脑损伤病人合并血钠失衡的病因判定和治疗,特别是特殊类型的水、钠代谢紊乱病例的诊治,较常规补液治疗,提供了更为安全、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2.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前24h应用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意义,观察胰腺癌组织Syk的表达及其组织病理学变化。方住: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实验组(术前24h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及对照组(未行化疗)正常胰腺组织及其癌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Syk的表达,探讨Syk与p53关系。结果:HE染色,实验组可见胰腺肿瘤细胞坏死明显,细胞空泡变性增多,核固缩、凝固性坏死显著,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法,对照组胰腺癌组织中Syk表达较低,染色浅,颗粒不明显,正常胰腺组织中Syk呈强阳性表达,颗粒明显;实验组胰腺癌细胞Syk的表达明显增强,染色深,颗粒粗,Syk染色接近正常胰腺组织表达。实验组正常胰腺组织、癌组织中Syk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3%、69.2%。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癌组织中Syk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6.2%、54.5%;两组胰腺癌组织之间的Syk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照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59.9%,与Syk阳性表达一致率分别为89%、84%,Syk的表达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实验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胰腺癌术前24h应用吉西他滨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免疫组化可见Syk的阳性表达率上升。  相似文献   
783.
目的:构建含有鞘脂激活蛋白原神经营养序列短肽-鞘脂激活肽NP(neurotrophic peptide, NP)的真核表达载体以及NP与TAT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TAT NP),探讨N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根据NP和TAT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其DNA序列,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含有TAT和NP读码框架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TAT-NP和pcDNA-NP。在前列腺癌PC3、LNCaP细胞中转染上述载体后通过RT-PCR、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AT-NP、NP的mRNA的表达,NP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经测序鉴定,成功构建pcDNA-TAT-NP和pcDNA-NP真核表达载体。RT-PCR结果显示,TAT-NP、NP能够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MTT结果表明,TAT-NP、NP均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流式细胞结果显示,TAT-NP、NP具有促进细胞进入S和G2/M期的作用。结论:外源表达的鞘脂激活肽NP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能影响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  相似文献   
784.
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急性脑梗死(CI)患者的关系。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以放免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同时检测Hcy的代谢因子维生素B,:(Vit.B12)、叶酸(Fa)含量。结果和健康对照组比较CI患者组血清SF、Hey明显增高,P〈0.01,Hcy的代谢因子叶酸和Vit.B12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而同型半胱氨酸主要与叶酸和Vit.B12营养性缺乏有关,SF、Hcy、Vit.B12、Fa参与了CI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注意监测Hcy并予相应治疗,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85.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2006年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简称GAVI)项目启动后,甘肃省基层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全省20%的接种点进行安全注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接种点注射器使用以一次性和自毁型注射器为主,占68.47%;部分农村接种点仍有使用玻璃注射器现象,占3.23%,100%达到“一人一针一管”;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安全处理率达95%以上,但各级仍存在丢弃、掩埋等不安全处理,约为3%~1%。结论:随着一次性注射器及自毁型注射器的推广使用,使用后如何合理回收和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是目前安全注射面临的严重挑战,同时,卫生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的强化和卫生管理的薄弱也是影响甘肃本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的因素。  相似文献   
786.
目的:了解甘肃省全省预防接种注射器使用、处理情况,评价自毁型注射器(AD)在全省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按照典型抽样方法抽取3个县,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措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干预前,对照乡和干预乡在预防接种工作中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部分使用AD注射器,使用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接种人员采取掩埋、随意丢弃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干预后,干预组村医在注射器材使用后100%都能对使用后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安全处理,并认为使用AD注射器可以促进安全注射工作,而对照乡人仍有部分村医不能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干预乡的儿童监护人有152人(90.77%)选择使用AD注射器进行预防接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各接种点在配发足量的一次性白毁型注射器,以及对村医进行经常性、短期的强化培训,可以明显提高村医使用安全注射器以及正确处理注射器,达到安全注射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7.
王小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77-517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用于初孕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妊娠6~10周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观察组术前45min阴道塞米索前列醇2片、肛门塞双氯酚酸钠栓1枚,比较两组人流时的宫口松弛与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口松弛总有效率为94.07%,常规组为33.33%,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术中出血量及发生人流综合征人数减少,两组比较均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用于初孕人流术的镇痛效果明显,有利于宫口扩张,加强宫缩,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88.
目的 探讨巡更棒应用于手术安全核查中的效果.方法 建立巡更棒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并严格执行.结果 实施巡更棒手术安全核查后,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依从性明显提高,有效减少了患者投诉和纠纷.  相似文献   
789.
目的: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多个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86-2002年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325例ESCC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性别、年龄、肿瘤长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7个可能对ESCC患者预后有影响的指标,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 325例ESCC患者术后1、3、5和1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2.0%、53.0%、41.0%和1.06%。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长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ESCC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19.4%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50.2%。肿瘤长径大、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深度深、临床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其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COX多因素分析亦表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ESCC预后的相关因素P<0.01。而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可能是判断ESCC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90.
HIV感染和艾滋病病人相关的口腔病变往往是该病最早和唯一的临床体征。现将口腔病损的发生及原因、口腔病损的表现、治疗、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