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乙肝转阴膏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3.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分析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析 2 5 1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2 16 0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 2 5 1例 ,感染率占 11.6 % ;感染部位以口腔及上呼吸道为主占 39.4 % ;其次是肺占 2 3.1% ;真菌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 ;主要易感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癌症的分期、反复放化疗、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应用免疫增强剂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用组 (P <0 .0 5 )。结论 减少易感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减少恶性肿瘤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PTCL-NOS)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PTCL-NOS患者及1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EPCs的相对计数及绝对计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EPCs数量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PTCL-NOS初治患者治疗前外周血EPCs相对及绝对计数较健康对照组高,PTCL-NOS初治患者治疗后外周血EPCs相对及绝对计数较治疗前降低,PTCL-NOS初治患者治疗后有效组外周血EPCs相对及绝对计数较难治组明显降低(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TCL-NOS患者外周血EPCs计数与β2-微球蛋白、LDH、IP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3、0.476、0.421;P均<0.05);PTCL-NOS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20个/μL组与>20个/μL组生存曲线60周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TCL-NOS外周血EPCs细胞数与病情进展程度可能有一定的关系,EPCs计数有可能成为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5.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 8岁 ,因“乙状结肠癌”术后 3年半 ,伴右下肢疼痛 4月入院。患者1992年 9月无诱因突感腹痛 ,无腹泻、发热等症状 ,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发现乙状结肠包块 ,后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术后病检证实为“乙状结肠癌”,之后曾多次行化疗 ,用 CAF方案。查体 :一般情况可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阴性 ,腹软 ,无明显压痛 ,未触及包块 ,SPECT检查提示 :左第 9前肋、左髋关节、左股骨下段骨代谢异常活跃。报告 :乙状结肠癌术后并多处骨转移。患者家族 3代 2 2人 ,4人患大肠癌 ,其中结肠癌 2人、直肠癌 2人 ,患者之父 6 3岁死…  相似文献   
46.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肾脏病从2000年的10.8%升高至现在的13.1%,增长率最快的是年龄>70岁的老年人,增幅高达10%,已经成为泌尿科主要的疾病之一〔1〕。老年肾病由于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水肿、贫血、血尿、高血压、尿液中出现泡沫、腹泻、极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索大剂量胸腺肽(100mg/d)治疗活动性肝硬变(ALC)并自发性细菌性腹 膜炎(SBP)的疗效。方法:设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消除腹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_4及CD_4/CD_8比值有明显升高。结论: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水平对ALC并SBP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肺栓塞(PE)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66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66例恶性肿瘤无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对比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给予不同治疗方法的转归。结果原发肿瘤类型在肺栓塞及非肺栓塞组的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P=0.036)、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P=0.347)、冠心病(P=0.03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05)、Ⅲ-Ⅳ肿瘤(P=0.023)、中心静脉置管(P=0.012)、凝血异常(P=0.005)、静脉血栓(P=0.003)、血氧分压(P=0.003)、化疗周期(P=0.008)、长期卧床(P=0.006)临床指标在肺栓塞组与非肺栓塞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P=0.042)、既往有高血压病(P=0.03)、冠心病(P=0.04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42)、肿瘤分期Ⅲ-Ⅳ期(P=0.001)、有中心静脉置管(P=0.002)、有凝血异常(P=0.000)、有静脉血栓(P=0.000)、血氧分压〈60mmHg(P=0.001)、化疗周期≥6次(P=0.008)为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行抗凝溶栓治疗与一般支持治疗对比(χ2=9.159,P=0.00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6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分期Ⅲ-Ⅳ期、有中心静脉置管、有凝血异常、有静脉血栓、血氧分压〈60mmHg、化疗周期≥6次为恶性肿瘤并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对于恶性肿瘤并肺栓塞患者,积极抗凝溶栓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0.
2,4-二硝基苯胺经还原反应得到1,2,4-三氨基苯,然后经环合,溴化,异硫氰化缩合和环合,得到溴莫尼定游离碱,最后再与L-酒石酸在丙酮中成盐得酒石酸溴莫尼定,总收率为35%,本法原料易得,便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