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压力性尿失禁(SUI)限制了女性日常活动,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向心性肥胖是SUI的高危因素。目前,一系列的研究数据表明,基础腹内压的增高是肥胖导致尿失禁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对肥胖的有效管理将有利于控制基础腹内压,进而有利于尿失禁的治疗。减重是治疗肥胖女性SUI的一线治疗措施,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与适量蛋白质的特殊饮食结构的饮食疗法,与传统的饮食结构相比,生酮饮食能快速降低体质量,是治疗肥胖女性SUI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取硅油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8(平均9)mo。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光感~数指/眼前者3眼,0.02~0.1者10眼,〉0.1~0.2者12眼,≥0.3者7眼。所有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状体移位或硅油残留等。结论: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医脉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苏格兰校际指南协作网(SIGN)、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网站已公开发表的与康复医学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交叉核对,基于指南研究与评价(AGREE) Ⅱ工具对纳入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指南84篇,其中英文67篇,中文17篇。基于AGREE Ⅱ工具的整体评价平均得分为48.1%,其中国外指南为49.9%,国内指南为40.7%。AGREE Ⅱ 6个领域中,除应用性外,国外指南平均得分均高于国内指南(| Z| > 2.034, P < 0.05);AGREE Ⅱ发布后,表达清晰性和编辑独立性的评分均高于发布前( Z > 2.130, P < 0.05);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范围和目的(41.6%)、表达清晰性(39.9%)、参与人员(24.5%)、制订严谨性(23.2%)、编辑独立性(15.5%)和应用性(12.9%)。 结论 国内外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未来康复指南制订者严格按照AGREE Ⅱ标准规范化制订并撰写相关指南,重视指南制订过程中的内容和全面性,从而更好地提升指南的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80~320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min后,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K-H液继续灌注15min后停止,注射Thomas液(4℃,2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心脏周围用低温(4℃)Thomas液保护,30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10ml/kg),60min时再灌注K-H液30min;0.5 MAC七氟醚组(Sev0.5组):K-H液为含饱和0.5 MAC七氟醚液体,余同IR组;1.0 MAC七氟醚组(Sev1.0组):K-H液为含饱和1.0 MAC七氟醚液体,余同IR组;2.0 MAC七氟醚组(Sev2.0组):K-H液为含饱和2.0MAC七氟醚液体,余同IR组。记录平衡灌注15min(T_0)、继续灌注15min(T_1)、再灌注15min(T_2)、再灌注30min(T_3)的HR及左心室前壁外膜层、中层和内膜层心肌MAP,计算MAP复极50%及90%的时程(MAPD_(50)、MAPD_(90))。并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T_0和T_1时比较,T_2、T_3时IR组、Sev1.0组、Sev2.0组HR明显减慢(P0.05);与IR组比较,T_2、T_3时Sev0.5组、Sev1.0组HR明显增快,Sev2.0组HR明显减慢(P0.05)。与IR组比较,T_3时Sev0.5组MAPD_(50),Sev0.5组、Sev1.0组、Sev2.0组MAPD_(90)明显缩短(P0.05)。心脏复跳时IR组有6例,Sev0.5组有1例,Sev1.0组有2例,Sev2.0组有1例发生心律失常,与IR组比较,Sev0.5组、Sev1.0组和Sev2.0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浓度七氟醚均可缩短缺血-再灌注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D_(90),且这一作用在0.5~2.0 MAC的七氟醚浓度范围内无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其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机制。  相似文献   
55.
目的:使用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评价2016年中国大陆期刊发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报告质量,为中国学者报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收集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大陆临床实践指南,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用Office Excel 201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共纳入指南79篇。领域1(基本信息)的报告率最高(52.7%),领域5(评审和质量保证)和领域7(其他方面)的报告率最低(6.3%)。79篇指南均报告了条目1a(能否通过题目判断为指南),均未报告条目9a-1(如何遴选参与指南制订的所有贡献者)、条目11b-1(已发表系统评价的检索与评价)、条目11b-2(是否对系统评价进行更新)、条目14a(是否考虑目标人群的价值观和偏好)、条目17(是否经过质量控制程序)和条目18b(推荐意见的传播和实施)。结论:2016年中国大陆期刊指南总体报告质量不佳,建议在以后指南制订过程中参考RIGHT规范对指南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深吸气对行剖宫产产妇硬膜外置管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深吸气组)60例,深吸气时置管;Ⅱ组(平静呼吸组)60例,平静呼吸时置管。分别观察两组血管损伤频率、硬膜外穿刺次数、临床麻醉效果及新生儿Apagar评分。结果深吸气显著降低了血管损伤、减少了硬膜外穿刺次数(P<0.05),两组间麻醉效果及新生儿Apa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吸气有助于置管成功并减少了血管损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在不同温度下七氟醚对离体大鼠心肌电兴奋性及电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80~360 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各组均用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正常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37℃K-H液30 min;35℃低温组(H_1组)、32℃低温组(H_2组)分别继续灌注35℃K-H液及32℃K-H液30 min;七氟醚组(S组)继续灌注含1.0 MAC七氟醚饱和的37℃K-H液30 min;35℃低温联合七氟醚组(H_1S组)和32℃低温联合七氟醚组(H_2S组)分别继续灌注含1.0MAC七氟醚饱和的35℃K-H液及32℃K-H液30 min。于平衡灌注末、继续灌注30 min时记录HR。测量继续灌注30 min时有效不应期(ERP)及房室结2比1阻滞点(2∶1B),并计算传导速度(CV)。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_1组及H_1S组继续灌注30 min时CV、ERP及2∶1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_2组及H_2S组继续灌注30 min时CV明显减慢、ERP明显延长及2:1B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H_2S组继续灌注30 min时CV明显减慢、ERP明显延长、2∶1B明显降低(P0.05);与H_1组比较,H_2组及H_2S组继续灌注30 min时CV明显减慢、ERP明显延长、2∶1B明显降低(P0.05);与H_2组比较,H_2S组继续灌注30 min时CV明显增快、ERP明显缩短(P0.05),而2∶1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_2S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H_2组(P0.05)。结论七氟醚可抑制低温引起的心肌电兴奋性降低并稳定电传导功能,从而降低低温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低温缺血-再灌注对离体大鼠心房肌电稳定性的影响,以此探讨电稳定性在低温缺血-再灌注促进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将制备成功的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8例。C组K-H液(37℃)平衡灌注120 min。IR组K-H液(37℃)平衡灌注30 min后停止,注射Thomas液(4℃,2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心脏周围用低温(4℃)Thomas液保护,停搏30 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10 ml/kg),停搏60 min时再次灌注K-H液(37℃)30 min。记录平衡灌注30 min(T_0)、C组平衡灌注105 min/IR组再灌注15 min(T_1)和C组平衡灌注120 min/IR组再灌注30 min(T_2)时右心房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MAPD_(90))。记录T_2时右心房有效不应期(ERP)、ERP与MAPD_(90)比值(ERP/MAPD_(90))、诱发房颤的最大起搏周长(AF-PCL _(max))和房颤诱发率。记录C组平衡灌注90 min/IR组再灌注即刻后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2时IR组MAPD_(90)明显延长(P0.05)。T_1—T_2时IR组MAPD_(90)明显长于C组(P0.05)。T_2时IR组ERP、AF-PCL_(max)明显长于C组(P0.05),ERP/MAPD_(90)明显小于C组(P0.05),房颤诱发率明显高于C组(P0.05)。在C组平衡灌注90 min/IR组再灌注即刻后,IR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低温缺血-再灌注通过增加心房肌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有效不应期和诱发房颤的最大起搏周长,降低有效不应期与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的比值,使心房肌电稳定性降低,从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9.
HPLC法测定紫草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祖平  王子君  王宏  何薇 《中国药房》2011,(15):1407-1408
目的:建立测定紫草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流动相制备供试品溶液。色谱柱为Kromasil100-5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酸(700∶300∶0.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进样量在0.16~3.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1.90%(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方法验证符合要求,可用于紫草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0.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EBUS-TBNA)是将超声与传统支气管镜相结合,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经支气管镜盲穿及纵隔镜检查,成为肺内外恶性肿瘤、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1-2].自2003 年EBUS-TBNA问世以来,最常见并发症报道[3-5]有少许出血,其它的如一过性心律失常、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