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对恒牙列期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颅面颌牙合生长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40例青少年组和 40例年青成人组进行硬、软组织测量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青少年期至年青成年人期 ,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上、下颌骨均存在一定的生长 ,其生长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但缺乏正常牙合者之差异性生长 ,硬组织侧貌不随年龄增大而改善。上切牙凸度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均增大。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AngleⅡ1类患者在此期间矫治时 ,应抑制上颌生长 ,促进下颌生长 ,且早期矫治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正畸前戴用RW-splint是否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以期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20例,在固定矫治前进行RW-splint治疗,测量前牙覆盖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的前牙覆盖量为(6.792±0.795)mm,治疗后半年的前牙覆盖量为(7.720±0.930)mm,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前牙覆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9,P<0.01),治疗后半年与治疗前前牙覆盖量变化值为(0.928±0.657)mm.结论 正畸前戴用RW-splint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直观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大四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取直观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以理论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为(84.5±4.0)分,高于对照组的(73.5±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5%的学生对直观教学法满意。结论: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临床思维,加强了理论与临床结合的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在口腔正畸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垂直向咬合情况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关系. 方法 选取37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20例非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的口腔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评估其垂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咬合状况,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下颌牙列Spee曲线测量. 结果 观察组 TMD患病率(51. 4%)显著高于对照组(15.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 24,P=0. 007);观察组垂直向咬合异常率(40. 5%)高于对照组(1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 79, P=0. 056),观察组和对照组颊舌向、近远中向咬合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Spee曲线平均深度分别为(2. 41 ± 0. 26) mm、(2. 05 ± 0. 18) mm,观察组Spee曲线深度较对照组有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 51,P=0. 009). 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TMD发生率高于非近中阻生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引发垂直向咬合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双颌前突拔牙病例的矫治过程中使用改良磨牙长牵引钩对控制前牙覆(牙合)和预备支抗的作用。方法:20例双颌前突、前牙覆(牙合)Ⅰ°、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使用常规的成品磨牙带环牵引钩,实验组10例使用改良磨牙长牵引钧进行牵引,治疗过程中均不采取其他辅助打开咬合和控制支抗的措施。拔牙间隙关闭完时测量前牙的覆(牙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拔牙间隙关闭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牙覆(牙合)均有所加深,但实验组前牙覆(牙合)改变较少,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冠、根近中移动量均较对照组的少,差别有显著性;而实验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冠、根近中移动量也较对照组的少,但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改良磨牙长牵引钩在拔牙矫治病例中可以起到支抗预备、防止支抗磨牙前倾移位及前牙覆(牙合)加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初戴活动义齿医嘱方式对使用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三种不同的医嘱方式对初次戴用活动义齿的老年人使用效果的影响,从而指导改进今后的临床修复工作。方法把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口头和书面医嘱),B组(书面医嘱),C组(口头医嘱)。对患者在戴牙后3个月对义齿的适应性,义齿咀嚼效能,清洁保养的认知、损坏率、复诊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在各项目的检查结果中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各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初次使用活动义齿的老年人完成戴牙后,详尽的医嘱指导对充分发挥义齿修复功能作用有重要意义,是修复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检查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的咬合特点,探讨咬合干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TMD患者60例为实验组,无TMD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视觉模拟尺分级评分测量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对口面部不舒适程度进行评价;按照Fricton指数所包括的内容计算颞下颌功能障碍指数(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 index DI),[DI=(MM+JN+JP)/26(0~1)],该指数包括下颌运动(MM)、关节杂音(JN)及关节压诊(JP)等。结果:实验组有咬合干扰者45例,对照组有咬合干扰者42例,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中存在咬合干扰的患者与无咬合干扰患者相比较,DI指数以及疼痛相关视觉模拟分数(VAS)均偏高,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女性患者DI指数高于男性。结论:咬合干扰(occlusal interferences,OI)与TMD虽无直接联系,但OI与TMD共存可加重TMD患者临床症状,OI的存在对口颌系统的健康可能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以及Meta 分析,探讨自锁托槽在疼痛、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以及总的治疗时间等方面与传统托槽进行对比的优势.方法 检索CENTRAL、PubMed、MEDLINE、EMBASE、CNKI 和SIGLE 共6 个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2013 年3 月1 日.结果 共4 篇文献复合纳入标准,其中2 篇关于复诊次数、2 篇关于总的治疗时间,未检索到椅旁操作时间对比的文献.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在正畸治疗后的4 h、24 h、3 d 和7 d 内的疼痛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复诊次数和总的治疗时间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总效应不够明显,尚不能说明自锁托槽相对于传统托槽在疼痛、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总的治疗时间等方面的优势.因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仍需更多关于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在以上各方面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  相似文献   
20.
源于创伤或牙科治疗后所引起的干扰,对颞颌关节紊乱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病因学意义。本研究采用大白鼠建立干扰动物模型,发现干扰使受试动物产生烦燥不安、明显磨牙症及其血中皮质酮含量升高等表现。磨牙症是大鼠用以释放心理紧张的方式,皮质酮含量升高从生化角度上阐述了干扰与大鼠情绪改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