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过敏性肺炎是由某种因素所引起的肺部过敏性反应。1932年由Loeftler首先报道,故又称吕弗硫(Loeffler )氏综合症。由于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其X线表现又缺乏特征性,所以常被误诊或漏诊。为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现将我们收集的20例,结合文献复习,着重对其临床与X线表现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NA)患者痰上清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探讨其在N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4.5%生理盐水雾化诱导痰,经细胞MGG染色进行哮喘的炎症亚型分型,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亚型哮喘(EA)组(26例)和NA组(30例),以常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28人)。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痰上清中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空腹抽取各组研究对象肘静脉血10 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8、IL-17和IL-2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Th17细胞(CD4+IL-17+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血清中IL-8、IL-17和IL-2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NC组比较,EA组患者血清中IL-8、IL-17和IL-2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痰上清中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NC组比较,EA组患者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参与了NA患者气道炎症发生过程,且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2的异常表达与NA的全身反应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及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加味对COPD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组和EVP4593(NF-κB抑制剂)组。以香烟烟雾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组以10 g·kg~(-1)灌胃(ig),EVP4593组皮下注射1 mg·kg~(-1),正常组、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趋化因子(CXCL)-2,CXCL-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匀浆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TLR4,MyD88,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在大鼠肺组织中的定位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匀浆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HMGB1,CXCL-2,CXCL-3和MCP-1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组TLR4,MyD88,NF-κB p65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P0.05,P0.01),HMGB1,CXCL-2,CXCL-3和MCP-1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对COPD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基因的表达,以及减少HMGB1,CXCL-2,CXCL-3和MCP-1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4.
155.
日立生产的Pronto系列单排全身螺旋CT,以其优异的图像质量和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在县级医院装配的比较多,而这一级别的医院工程技术人员或人员素质不高,对随机的英文资料不能完全理解,再加上有一些资料手册中根本就没有,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乌附汤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休息、口服非甾体类药物配合针灸基础治疗,针灸按《黄帝内经》中恢刺、关刺方法,在压痛点周围进针,每日1次;或者以三棱针在穴位处放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鸟附汤(制川乌、附片、姜黄、牛膝、独活、羌活、黄芪、防风、葛根、桂枝、当归、桑枝、甘草、川芎),1d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禁止激素封闭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1.6%;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1.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附汤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7.
1 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71岁,新疆库尔勒市籍.因"口角右偏1d"入院.患者2008年5月1日午休后起床时发现口角偏向右侧,无头痛头晕,无耳痛,无复视,无肢体的感觉或运动障碍.症状持续不缓解,当晚来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头颅CT示右顶叶小片状出血.  相似文献   
158.
应用复方苦味叶下珠随机治疗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并设对照组92例.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与停药半年时:HBe Ag转阴率分别为58.0%与49.0%,而其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13.2%与11.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治疗组肝功能(HA,C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亦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复方苦味叶下珠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9.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项目(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MBBS),是我国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MBBS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是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中的一个普遍课题。笔者以自身MBBS留学生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MBBS留学生的教学特点进行了总结,以便促进MBBS留学生教学的发展和交流,推动MBBS留学生临床教学的规范化进程,增强培养高水平医学留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总结儿童网球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例网球腿患儿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9岁8个月~11岁1个月,平均10岁3个月。均为交通事故伤。1例伤后因外院漏诊发生马蹄足畸形,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8个月;行跟腱延长术治疗。4例为急诊入院,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7 h,给予冷敷、制动等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患儿切口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个月。患儿均于治疗后2个月恢复至伤前活动水平,步态正常,无跛行。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结论儿童网球腿多由交通事故引起,早期可选择保守治疗,晚期形成马蹄足畸形时应手术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