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中西医综合治疗环状静脉曲张型混合痔240例哈尔滨市肛门直肠病医院刘丹王国亮痔是一种长见病,多发病,环状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是齿线上下,痔静脉丛扩张而形成环状血管瘤,这种痔,属痔疮中比较难治的一种类型,我院采用了外痔剥离,内痔续扎及注射方法(以下简称外剥内...  相似文献   
72.
产科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孕产妇及家庭成员掌握妊娠、分娩的有关知识及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措施,减轻孕产妇孕期、产期及产褥期的不适及心理负担,增加母亲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估不同体位肾素活性变化值在高血压患者中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效能。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307例需要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高血压病患者。所有患者已行常规坐位肾素、醛固酮测定及立位、坐位、卧位肾素活性(PRA)、醛固酮测定、常规生化检测及人体学测量。满足坐位醛固酮/PRA值≥554 pmol/L·[μg/ (L·h)]-1并且盐水输注试验后醛固酮≥277 pmol/L的患者被定义为PA组,其余患者为非PA组。使用四格表计算相关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等。 结果PA组与非PA组立位、坐位、卧位三种体位PRA比较,PA组[0.61 μg/(L·h),0.62 μg/(L·h),0.31 μg/(L·h)]低于非PA组[1.42 μg/(L·h),1.18 μg/(L·h),0.51 μg/(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5,12.052,10.296;P=0.001);PA组与非PA组体位变换后PRA差值比较,PA组立卧位PRA差值[0.24 μg/(L·h)]低于非PA组[0.78 μg/(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03,P=0.004);立位后PRA<1.0 μg/(L·h)或立卧位PRA差值<0.6 μg/(L·h)单项指标诊断PA的敏感度分别为64%及70%,特异度分别为62%及6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及93%;立位后PRA<1.0 μg/(L·h),联合立卧位PRA差值<0.6 μg/(L·h)诊断PA,其敏感度为45%,特异度为88%。 结论利用体位变换后PRA的变化值诊断PA效能较低,但有排除PA的临床价值,此试验患者配合度高,为生理性刺激试验,可安全有效地鉴别PA,联合试验后相关指标对诊断PA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简化烧伤隔离与严格烧伤隔离措施对Ⅲ度烧伤小鼠感染的影响,为基层医院临床烧伤科实施简化烧伤隔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15%Ⅲ度烫伤模型,将2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简化隔离组,严格隔离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创面涂SD-Ag组和不涂SD-Ag组),观察伤后1、3、5、7、9d各时相点烧伤创面、痂下组织、内脏(肝、肺)、血液细菌定性和定量结果。结果①简化隔离组和严格隔离组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创面、痂下、内脏和血液细菌感染率;②烧伤创面涂SD-Ag 能明显减少创面、痂下、内脏和血液细菌感染率。结论简化烧伤隔离措施并不明显增加烧伤感染率,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适合基层及农村医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联合双能量减影(DES)技术在尘肺病检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0日经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7例尘肺病患者及5例粉尘作业观察患者,分别应用DR联合DES及高千伏摄影技术拍摄后前位全胸片,对受检者的两组胸片质量及诊断信息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DR联合DES胸片检测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片率分别为93.75%、6.25%、0.00%和0.00%,而高千伏胸片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片率分别为62.50%、25.00%、9.38%和3.12%,两者一级片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高千伏胸片共检出尘肺病患者23例,检出率为71.88%,DR联合DES共检出尘肺病患者29例,检出率为90.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种不同摄片方式小阴影密集度表现一致的有25例(78.12%),整体水平比较一致性较好(Kappa=0.812)。结论 DR联合DES检查在尘肺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两种RGD模拟肽(NB05和NB06)的抗兔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体外检测RGD肽抑制家兔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计算RGD肽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体内颈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检测两种RGD肽对形成血栓湿重的影响.结果NB05和NB06体外抗家兔血小板聚集的IC50值分别为(33.34±3.58)和(8.69±1.34)μmol·L-1;NB05和NB06均使血栓湿重显著减小(P<0.01),NB06的抗血栓活性较NB05高(P<0.05).结论NB05和NB06均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77.
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与解剖角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探讨手术前后Bohler角(B角)、Gissane角(G角)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在本院接受跟骨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者55例65足,其中Sanders Ⅱ型16足、Ⅲ型22足、Ⅳ型27足.随访时间15~68个月,平均(33.9±13.9)个月.对患者疗效进行Kerr评分,分析术前、术后跟骨的B角、G角及其术前后的差值与术后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术后Kerr功能评分平均得分(83.5±12.4)分,优良率86.2%;其中Sanders Ⅱ型平均得分(91.5±9.5)分,优良率100%;Ⅲ型(82.5±14.4)分,优良率81.8%;Ⅳ型(79.5±10.1)分,优良率81.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术后B角及B角手术前后的差值均是术后功能评分的正性决定因素(P均<0.05),术前、术后G角及G角手术前后的差值不是术后功能评分的决定因素(P均>0.05).结论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可早期恢复功能的良好方法.B角可以作为判断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指标,G角对临床疗效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8.
背景: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尤其对连接蛋白43的作用知之甚少。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骨基因和连接蛋白43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采用颅盖骨消化法培养成骨细胞。采用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0625,0.125,0.25,0.5和1.0μmol/L)处理成骨细胞,MTT检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成骨基因和间隙连接蛋白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细胞培养第3天,辛伐他汀组各浓度组MTT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是培养第4天和第5天,辛伐他汀各浓度组MTT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P 〈0.05)。通过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处理成骨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P〈0.05),且0.25μmol/L 浓度组作用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采用0.25μmol/L辛伐他汀处理成骨细胞后,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成骨细胞骨钙蛋白、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和连接蛋白43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 〈0.05)。提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成骨基因和间隙连接蛋白43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来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分化,这为他汀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0Sr-^90Y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及临床疗效,为^90Sr-^90Y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5—01/2005—12关于^90Sr-^90Y的文章。检索词“^90Sr-^90Y,beta—ray,cicatrix,fibroblast”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90Sr-^90Y,β射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防治方法,β射线防治瘢痕形成的机制及β射线的临床疗效。②对具体事件的回顾调查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67篇,排除40篇重复性研究。27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4篇关于瘢痕形成基础研究和β射线干预瘢痕形成的基础研究,13篇关于β射线的临床疗效的观察。资料综合:β射线可使转化生长因子的作用丧失,干扰成纤维细胞的细胞信号转导,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进而阻止胶原的合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瘢痕内血管的形成。创面愈合后早期3~5d即开始^90Sr-^90Y放射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瘢痕的形成。结论:应用^90Sr-^90Y对早期愈合创面进行照射,对减轻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挽救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劳动能力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定及比较,判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否会对血管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方法选取77名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及77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患者,年龄分别为EH组45±6岁;PA组48±9岁,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PA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EH组相比明显增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与血浆醛固酮浓度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厚,说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管损害较原发性高血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