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目的 观察并探讨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辅以微波全身热疗在常见几类复治性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实际意义及价值。方法 对170余例患者依其主要采用治疗手段以回顾性研究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99例)、热放疗组(37例)及单纯热疗组(34例)。放射治疗主要采用60Co γ-刀治疗系统及Rapidac直线加速器精确放疗系统实施治疗。总剂量范围35~65Gy。热疗采用WB-1型高能聚焦微波热疗机行腹部照射透热方式致患者机体体温升高至39.5~41.5℃,持续60~90min。热放疗联合组为放射治疗周期期间及先后同步予以全身热疗。结果 在各类复治肿瘤患者中,单纯放疗组,热疗放疗组及单纯热疗组肿瘤缓解总有效率(ORR)分别为3.3%、13.5%及2.9%;以放疗结合热疗组略高(与单纯放疗比χ2=5.35,P<0.025),其中以泌尿系及头颈肿瘤比例略高。而中位主存期(MST),尤其平均总生存期(OS),在3组不同治疗方式中,以单纯放疗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1)(OS分别为6.32、5.16、5.08个月),但MST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5,P>0.05)。另观察发现单纯放疗总生存期(OS)略高的复治患者中以盆腔妇科及肺、消化系肿瘤较高。结论 在复治性晚期肿瘤治疗中,立体定位放疗辅以全身热疗,可部分提高肿瘤缓解有效率,但并非取得明显生存获益。总平均生存期OS以仅予单纯放疗者略高,但各瘤种在3组间MST、OS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此类晚期癌患者选用单项姑息性减症性治疗(如放疗)可能更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2.
目的 研究小RNA干扰乙醛脱氢酶1A1基因(ALDH1A1)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包括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ALDH1A1的siRNA的PGPU6/GFP/Neo-ALDH1A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为实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干扰ALDH1A1基因表达的效果。MTT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检测ALDH1A1表达下降后MKN-45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的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实验组MKN-45细胞ALDH1A1蛋白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0.36±0.04 vs. 0.72±0.08,P<0.05);MTT法显示实验组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52.56±1.81)% vs.(30.32±2.23)%,P<0.05];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实验组MKN-45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低于阴性对照组(21.67±2.00 vs. 36.78±3.53,P<0.05);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低于阴性对照组(55.11±7.98 vs. 84.78±6.00,P<0.05)。结论 通过RNA干扰技术可明显下调ALDH1A1蛋白在MKN-45细胞中表达,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ALDH1A1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53.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和肺淀粉样变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皮肤并肺淀粉样变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病人皮肤主要表现为网状褐色斑、苔藓样变和结节,皮损组织病理见均质嗜伊红物质沉积于真皮乳头和网状层,刚果红染色阳性;肺部CT显示结节、纤维状条索、斑片状高密度影、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节切除后,病理结果显示淀粉样变。结论混合型皮肤淀粉样变临床少见,并发临床罕见的结节型肺淀粉样变,诊断依靠病理活检,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但抗炎、抗菌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54.
目的 观察并比较大鼠尾椎椎间盘经5%硝酸或10%EDTA脱钙处理后的病理表现.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10只,取鼠尾Co6/7-Co9/10椎间盘,Co6/7和Co8/9为硝酸组进行5%硝酸脱钙处理,Co7/8和Co9/10为EDTA组进行10%EDTA脱钙处理.记录脱钙时间,采用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I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 硝酸组脱钙需(18.35±4.71)h,EDTA组需(22.75±6.64)h.硝酸组整体形态保持更好,但是免疫组化染色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减少.EDTA组组织形态保持尚可,纤维环组织变硬变脆,有组织松散紊乱表现,但是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结论 大鼠尾椎椎间盘经5%硝酸、10%EDTA两种脱钙液处理后,在进行普通病理及结构观察时,5%硝酸具有脱钙时间短,组织形态更完整的优势,但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10%EDTA进行脱钙处理更有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研需求选择脱钙方法.  相似文献   
655.
三种甘草酸类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汇总了《中国期刊网》中强力宁、甘利欣、复方甘草甜素三种以甘草酸为主要成分的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对各种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6.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2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9%(535/1072),在癌旁组织中为43.3%(465/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OS为32.2个月。ALDH1A1阳性表达者为23.3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的60.4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ALDH1A1表达、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淋巴结转移、癌栓、浸润深度和神经侵犯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有可能成为反映胃癌预后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57.
王咏梅 《黑龙江医药》2012,25(4):658-66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失眠的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促进睡眠。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60例胃癌化疗患者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A组(对照组)针对失眠原因进行常规护理。B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导致失眠的原因依次主要有化疗副作用(疲劳、厌食、恶心呕吐)、负性情感因素(恐惧、焦虑、抑郁)、疼痛、经济压力、医疗氛围、婚姻家庭关系等。B组促进睡眠的方法优于A组(p<0.05)。结论:对胃癌化疗失眠患者采取做好卫生健康宣教、关注患者心理状况、予积极的支持帮助、提供舒适安静的医疗氛围、合理使用药物等有效护理对策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58.
目的探讨氟西汀和心理护理在癌症三阶梯止痛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98例伴有疼痛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在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是否联合氟西汀治疗和心理护理分为三组,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VAS评分法对疼痛程度评定和疗效的判断,采用SDS评分对各组间抑郁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止痛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联合氟西汀治疗组一和联合氟西汀、心理护理治疗组二的V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二较治疗组一SDS评分明显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治疗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降低中晚期癌症患者VAS疼痛评分和SDS评分,提高疼痛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59.
王咏梅  秦蜂 《当代医学》2010,16(22):35-35
1患者资料患者男,56岁,2008年7月21日19:20分因面部、颈部及前胸部分皮肤出现荨麻疹,来我门诊部就诊,患者因3天前上呼吸道感染,服用头孢拉定0.5g,3次/日,就诊前一天饮白酒约半斤,当晚皮肤出现荨麻疹,自服抗过敏药(具体不详)一次,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660.
目的 证实结核性胸膜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观察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膜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特征,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过程及胸液渗出与吸收不平衡的原因.方法 健康雌性Wiser大鼠30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24只,复制结核性胸膜炙动物模型;分别于建模后2、4、6 、8、10、12、14、16、18、22、26及30d处死.观察大鼠胸腔内积液特征及胸膜结构变化,并进行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 模型组24只大鼠成功复制出结核性胸膜炎模型,形成胸腔积液及胸膜结核结节,后期胸膜肥厚粘连.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早期间皮细胞微绒毛减少,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损伤,中期间皮细胞逐渐消失,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增生,后期由增生的胶原纤维替代原有胸膜结构.结论 接种卡介苗5周后向大鼠胸膜腔内注入标准人型结核菌株H37RV结核分枝杆菌悬液,可以建立结核性胸膜炎的动物模型.胸膜间皮细胞的损伤及丢失,影响了胸水的回吸收.胸膜类上皮细胞肉芽肿及纤维组织的增生可能导致淋巴管阻塞,减少了胸水的渗出,同时可能破坏了间皮细胞与淋巴孔之间形成的回吸收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