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伴白细胞、血小板增高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体内红细胞增多,血粘滞度增高,加上血小板增多、黏附聚集作用增强,因此容易并发脑血管事件,尤其是脑血栓,但脑出血并不多见[1]。此外,有文献报道部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异常[2]和假性高血钾症(pseudohyperkalemia)[3~5]。我院于2016年6月收治1例以脑出血症状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及假性高钾血症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丝光绿蝇幼虫形态学变化筛选日龄推断的指标。方法在20℃、24℃和28℃下饲养丝光绿蝇,瘦猪肉诱其产卵,每隔12h取样1次,直至50%以上幼虫化蛹为止,采用形态观察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进行观察研究。结果丝光绿蝇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规律性变化,幼虫后气门平均光密度、咽骨骨化面积及其平均光密度这3项指标是推断幼虫日龄较理想的指标。结论在恒温条件下,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均发生规律性变化,为法医学中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精确推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诊断率低的原因及如何降低切缘癌残留,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前漏诊率40.90%(36/88),并发症发生率17.05%。手术死亡率1.14%。切缘癌残留为27.7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2%、30.00%、18.42%。结论术前作全面细致的上消化道检查降低漏诊率,常规做肠道准备,以备术中使用结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管状胃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切缘癌残留,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4.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105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细胞未分化癌 (简称小细胞癌 )除好发于肺外 ,尚可见于食管、气管、喉、鼻腔、副鼻窦等器官 ,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或广泛转移而原发灶不明者。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 ,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我们对1990年至 2 0 0 2年收治的 10 5例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山茱萸多糖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山茱萸多糖灌胃接种AGS细胞的裸鼠,检测裸鼠体内肿瘤体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胃癌细胞AGS分为对照组、山茱萸多糖低、中、高剂量组、si-NC组、si-ELF3-AS1组、山茱萸多糖+pcDNA组、山茱萸多糖+pcDNA-ELF3-AS1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lncRNA ELF3-AS1表达水平。结果山茱萸多糖处理的裸鼠体内移植瘤体积减少,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山茱萸多糖处理胃癌细胞AGS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凋亡率升高,ELF3-AS1表达水平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胃癌细胞AGS中ELF3-AS1表达水平升高(P<0.05)。抑制ELF3-AS1表达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凋亡率升高(P<0.05)。ELF3-AS1过表达逆转了山茱萸多糖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山茱萸多糖可能通过下调ELF3-AS1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促进AG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6.
牛奶及脂肪乳剂标记胸导管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采用牛奶及脂肪乳剂术前标记胸导管的方法,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取得了满意效果。1.资料和方法:1996年5月~1998年4月,将入院时无进食梗阻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2例。A组前100例,在手术前晚口服含...  相似文献   
27.
贲门癌切除、食管胃粘膜吻合术626例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减少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自1991年8月至1999年6月,626例贲门癌切除术采用食管胃粘膜吻合术。主要步骤为常规切除贲门部癌肿后,剥除胃吻合口边缘3cm长的浆肌层,行食管壁全层和胃粘膜层端-端吻合术,将3cm长的吻合口置入胃腔内。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0.1%(63/626),住院死亡率0.6%(4/626)。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0.3%(2/62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0.5%(3/626)。对存活病人随访3月~5年,无明显返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无远期吻合口瘢痕狭窄发生。结论采用食管胃粘膜吻合术预防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I)兔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开胸后结扎前降支制作兔MI模型,24 h后将存活兔分为:心梗组(MI,n=7)、小剂量瑞舒伐他汀组[Rs,2.5 mg/(kg.d),n=7],大剂量瑞舒伐他汀[Rl,5 mg/(kg.d),n=8],并设假手术组(S,n=8)。瑞舒伐他汀干预8周行心脏超声检查后处死动物,观察心房肌细胞结构改变及其间质胶原纤维分布,检测心房肌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含量及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8周后MI组左房内径(LAD)为(11.22±1.51)mm,明显大于S组(8.12±1.11)mm、Rs组(9.85±1.60)mm及Rl组(9.28±0.99)mm,P均<0.05;MI组左房胶原蛋白含量(29.79±5.50)mg/L较S组(21.32±3.46)mg/L、Rs组(25.15±3.59)mg/L及Rl组(24.59±3.58)mg/L升高(P均<0.05),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亦较S组、Rs组及Rl组升高(P<0.05),而MI组左室射血分数(EF)0.36±0.11较S组0.71±0.10、Rs组0.64±0.10及Rl组0.62±0.09下降(P<0.05);Rs与Rl组比较,LAD、左房胶原蛋白含量、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MI后心房结构重构具有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分析在肺癌患者化疗当中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先后差异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方案患者,观察组患者为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方案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FACT-L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预后生活质量等指标上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肺癌当中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治疗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住我科的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每日1次,连用5d,观察术后胸液量并统计血栓性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胸液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