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交通性脑积水可自发于老年人、新生儿或作为脑外伤、颅内出血和脑膜炎等疾病的并发症.血液、炎症因子等局部刺激引起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绒毛、软脑膜以及神经根周围间隙等部位的纤维增生、粘连,甚至发生闭塞,引起脑脊液(CSF)回流和吸收障碍[1].尽管交通性脑积水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清,但诸多学者赞同CSF循环通路的纤维化在脑积水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并找到了纤维化的组织学证据[2].是否可以通过抗纤维化来预防和阻止脑积水的形成和进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2.
目的系统评价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1~2011年期间的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的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语种不限,纳入比较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并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总并发症和各期生存率。由2名评价员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0.2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试验,共计1 1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组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组在术后近期(1、2年)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0,1.16),P=0.74;RR=1.14,95%CI(1.00,1.30),P=0.06]。但在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R=0.70,95%CI(0.57,0.89),P=0.001;RR=1.23,95%CI(1.07,1.41),P=0.004;RR=1.14,95%CI(1.29,1.66),P=0.05],表明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在控制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延长远期生存率上具有优势。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在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长期生存率方面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术,而在近期并发症方面,两者没有差异。对于各种具体原因引起的脑积水患者,两种手术的疗效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进行的10例内镜下单鼻孔手术。其中生长激素腺瘤3例,高泌乳素腺瘤4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2例。蝶窦冠状CT及蝶窦X线平片提示蝶窦形态,甲介型5例,鞍前型5例。术前行头部CT、MRI扫描,术中神经导航定位,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症状(视力受损、尿崩症)均在术后消失,血液、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8例)复查MRI均提示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均无出现颅内出血,视力、视野障碍,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手术,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能确保术中定位准确,术术野大而直观,有利于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84.
神经干细胞:概念、意义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细胞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其中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最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85.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对脑牵拉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和分析颅脑火器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 ,提高其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9例颅脑火器伤患者的损伤特点和救治情况 .结果 本组火器伤类型为 :肓管伤 162例 (62 .5 %) ;贯通伤 85例 (3 2 .8%) ;切线伤 12例 (4.6%) ;合并其他部位伤 63例 (2 4 .3 %) .损伤特点是 :伤情急、创伤重、病情变化快 .经急救和手术处理后 ,生存 2 2 5例 (86.9%) ,死亡 3 4例 (13 .1%) .对 187例平均随访 5 .6a :恢复良好 10 5例 (5 6.1%) ;轻残 5 4例 (2 8.9%) ;重残 2 3例 (12 .3 %) ;植物生存状态 5例 (2 .7%) .结论 迅速对患者开展现场急救、…  相似文献   
87.
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VH)常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合并发生,死亡率高,预后极差.单纯脑室外引流常不能有效降低IVH急性期死亡率和后期脑积水的发生率[1],其主要原因是引流管中或周围的凝血块阻断了引流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与颅内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了50例脑肿瘤患者血清Mn-SOD活性,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星形细胞瘤各组血清Mn-SOD活性均明显低于脑膜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星形细胞瘤Ⅲ、Ⅳ级组亦明显低于星形细胞瘤Ⅰ、Ⅱ级组(P<0.01);而脑膜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10d星形细胞瘤各组血清Mn-SOD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脑膜瘤组较术前无明显改变。③复发性星形细胞瘤Mn-SOD水平较术后10d明显下降(P<0.01),接近于术前水平。结论:随脑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血清Mn-SOD活性降低;Mn-SOD可作为鉴别脑肿瘤良恶性的辅助指标,并可为早期诊断复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9.
脑内窥镜下手术清除铸型脑室内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脑室出血脑室铸型是脑出血的常见类型,既往多采取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或采川经侧脑室额角、三角区或枕角入路清除血肿。但我们发现穿刺引流患者死亡率高、病程长、疗效差,而外科开颅手术的致残率高,因此脑室出血尤其恼室铸型在临床治疗上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一类脑室出血。神经内窥镜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侵袭神经外科重要领域,我们尝试采用神经内窥镜于术治疗16名重型脑室出血脑室铸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0.
前额底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额底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前额底脑挫裂伤并施行手术的病例。结果入院即行手术(含24h内)14例为A组;初期保守治疗,24h后手术24例为B组。入院时GCS:A组平均6.5分,B组平均13分。随访半年并根据GOS判定:A组康复良好8例(57.1%),中度残废3例(24.1%),重度残废2例(14.3%),死亡1例(7.1%);B组康复良好8例(33.3%),中度残废5例(20.8%),重度残废7例(29.2%),死亡4例(16.7%)。入院时A组GCS普遍低于B组,COS结果A组良好率高于B组,A组重残率、死亡率低于B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额底脑挫裂伤早期(24h以内)明确手术指征,筛选出可能恶化的病例并及时手术对改善前额叶底脑挫裂伤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