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术后并发症的组成及其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1例行VPS的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及分析其并发症的组成,并对未成年人和成人及分流术前颅脑有手术操作的患者与无操作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中14例(19.7%)发生并发症,其中未成年人7例(9.85%),成人7例(9.8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颅脑有手术操作7例(9.85%),颅脑无手术操作7例(9.8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PS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未成年人患者和术前颅脑有手术操作的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2.
作者报道184例良性颅内压增高诊断与临床处理经验。本组病因以头部创伤、病毒或细菌感染较常见(76.7%),其次为内分泌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贫血等因素(12.5%)。全组病例均有颅内压增高和眼部症状(如税力减追及视乳头水肿)等征象。治疗措施包括应用皮质类同醇或高渗脱水药物、多次腰椎穿刺、脑室持续引流或颞肌下减压术等。治疗结果:153例症状与体征恢复满意或有明显改善(83.3%),无死亡。作者主张对本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3.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经验   总被引:77,自引:14,他引:63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以改善患的预后。方法 分析3310例SCCI患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损伤类型最常见为硬膜下血肿,其次为硬膜外和多发性血肿。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锥体束征和瞳孔改变。采用手术、药物等综合疗法。本组治愈、好转2410例(72.8%),死亡645例(19.5%)。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SCCI患救治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4.
失神性癫痫持续发作诱导丘脑C-fos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失神性癫痫持续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采用C -fos基因探针原位杂交法在γ -羟丁酸诱发的大鼠失神性癫痫持续发作模型上 ,观察癫痫持续发作后不同时间丘脑各核团中C -fos基因表达的分布状况 ,用C -fos基因阳性细胞密度作定量研究指标。  结果 失神性癫痫发作后 1 0min ,双侧丘脑室旁核内可见到低密度C -fos阳性细胞 ;3 0min时 ,高密度C -fos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外侧缰核、室旁核、菱形核和丘脑板内核群。  结论 外侧缰核及丘脑中线和板内核群极可能涉及失神性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5.
儿童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后颅窝蛛网膜囊肿(PAC)的诊断和治疗,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对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15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随访2个月~5年,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囊肿完全消失7例,明显缩小5例,3例无变化。结论:儿童PAC以先天性多见,CT或MRI扫描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对出现症状或局灶定位体征PAC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建立囊腔与周围脑池或蛛网膜下腔之间的交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对冲性额颞挫裂伤是颅脑损伤中一种较重的原发伤,继发迟发性脑内血肿,进一步加重脑损伤。早期及时诊疗是提高存活率的重要因素。现将我科1996年4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43例对冲性额颞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互联网诊疗服务数据治理的价值和应用.方法 梳理互联网诊疗孪生数据的现状及治理需求,阐述数据治理的技术要点,列举实例说明其在互联网诊疗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探讨目前数据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果 互联网诊疗数据的多样性、非专业性、价值稀疏性等特点阻碍了数据利用.互联网诊疗业务的监管、学术研究、智慧服务和...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通过构建过表达Pygo2的重组体上调Pygo2表达,探讨其在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重组体经EcoR I和Hind Ⅲ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后,用脂质体2000将其转染大鼠胶质瘤C6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外源Pygo2蛋白表达,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Pygo2对C6细胞中cyclinD1、β-catenin水平的影响,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对C6细胞中cyclinD1、β-catenin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 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插入序列正确,重组体能有效上调Pygo2表达。将重组体转染C6细胞上调Pygo2表达后,细胞的生长增殖被显著促进,克隆形成显著增多,细胞周期进程从G1期至S期转变显著增强;且cyclinD1水平随之增高,亚定位无改变,β-catenin水平和亚细胞定位无明显改变。结论 成功构建了过表达Pygo2的重组体,过表达Pygo2通过增高cyclinD1水平,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从而促进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9.
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肿瘤疫苗应用于脑胶质瘤治疗,通过选择更合适的靶点,增强了DC疫苗的特异性。由基因工程转入抗细胞凋亡蛋白,获得了寿命更长、效能更高的DC疫苗。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DC疫苗的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技术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8年2月,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的4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者31例(64. 6%),次全切11例(22. 9%),部分切除6例(12. 5%)。术中面神经均获得解剖保留,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B-H分级Ⅰ-Ⅱ级者20例(41. 67%)、Ⅲ-Ⅳ级27例(56. 25%)、Ⅴ-Ⅵ级1例(2. 08%);术后3个月时面神经功能B-H分级Ⅰ-Ⅱ级者21例(43. 75%)、Ⅲ-Ⅳ级27例(56. 25%),无Ⅴ-Ⅵ级者。随着患者肿瘤直径的增大,其术后面神经H-B分级越高,功能预后越差(均P 0. 05)。结论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完善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术中面神经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肿瘤体积可作为术后面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