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梁景文  章翔  王占祥  杨利孙  张永琴 《医学争鸣》2001,22(23):2161-2161
0 引言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能抑制多种上皮性肿瘤细胞的生长,被认为是重要的负调控生长因子[1].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其在脑胶质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人脑转移癌和胶质瘤Ki67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 Ki6 7在颅内转移癌和胶质瘤中表达及数量变化 .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人脑 5 0例胶质瘤 (JPA- L GA 15例、AA 15例、GBM 2 0例 )、14例转移癌、2 0例脑膜瘤 (良性 17例、恶性 3例 )中 Ki6 7阳性指数的变化 .正常脑组织标本 3例作为阴性对照 .结果 在颅内肿瘤中 ,JPA- L GA的 Ki6 7L I为 0 .5 1± 0 .49,AA为 4.37± 2 .44 ,GBM为 6 .6 9± 1.79,转移癌为 14.3± 6 .10 ,恶性脑膜瘤为10 .2 1± 6 .2 7,良性脑膜瘤为 0 .5 8± 1.79. JPA- L GA,AA,GBM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胶质瘤 - 级与良性脑膜瘤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892 ) .结论  Ki6 7表达与脑转移癌和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可用以辅助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 ,还可作为评估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一项参考指标 .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转染野生型P53(wt-P53)和突变型P53(mtP53)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裸鼠致瘤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质脂体介导法,分别将wt-P53和mt-P53基因导入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体内外检测转导细胞的生长状况和裸鼠致瘤性.结果:转染mt-P53基因的细胞株,G418筛选细胞集落数、软琼脂平皿细胞集落数以及裸鼠瘤组织重量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而转染Wt-P53 基因的细胞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导入wt-P53基因的细胞株,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细胞株和导入.mt-P53基因的细胞株,即导入mt-P53基因的细胞株瘤细胞生长速度最快,而导入Wt-P53基因的细胞株瘤细胞生长速度最慢.结论:Wt-P53基因能有效地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生长;mt-P53基因则可以明显地促进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技术处理颅眶肿瘤(COTs)的疗效。方法对56例颅眶肿瘤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诊断,采用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技术,应用微创方法及不同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全组病例中,肿瘤位于颅前凹49例,颅中凹7例,均累及眶腔的眶上嵴、眶顶或侧壁。其中38例(67.9%)有头痛、头晕等颅内压增高表现,53例(94.6%)出现视器症状。3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术前颈外供瘤血管栓塞术。结果44例肿瘤(78.6%)获手术全切除,12例(21.4%)为次全切除。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死亡。对47例经信访或门诊随访6个月至9年(平均3.6年),38例(80.9%)恢复满意,余9例(19.1%)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COTs多以视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在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辅助下,以微创技术处理本病,可明显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5.
背景与目的:多数学者认为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的垂体腺瘤不适合内镜下切除.但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可以克服其在内镜下手术的缺陷。本文着重探讨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切除伴有甲介、鞍前型蝶蜜的垂体腺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进行内镜下单鼻孔手术21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4例.高泌乳素腺瘤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7例,无功能性腺瘤4例。蝶窦冠状CT及蝶窦X线平片提示蝶窦形态,甲介型9例。鞍前型12例。术前行头部CT、MRI扫描,术中神经导航定位,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症状(视力受损、尿崩症)均在术后消失,血液、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17例)复查MRI均提示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颅内出血、视力、视野障碍、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手术.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能确保术中定位准确,术野大且直观。有利于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36.
重型颅脑损伤3160例临床救治经验总结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有效的治疗手段与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回顾性研究了316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发现,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伤和坠落伤;损伤类型多为硬膜下血肿,其次为硬膜外和多发性血肿;临床征象主要是意识障碍、锥体束征和瞳孔改变;治愈好转率达73.6%,病死率19.4%.作者认为早期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手术、术中注意保护脑组织和术后加强监护是使该类病人获得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分析总结颅脑创伤非即刻性急症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3年2月至2004年11月施行的40例颅脑创伤非即刻性急症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病情恶化多由于颅内血肿扩大或发生迟发性血肿引起,平均恶化时间为伤后21h,伤后早期一过性意识障碍者均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原有持续意识障碍者则呈进行性加重。40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及12个月的随访,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ADL分级评定标准:Ⅰ级32例,Ⅱ级5例,Ⅴ级1例,死亡2例。结论此类患者救治成活率高,术后功能恢复佳,更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8.
分析总结颅脑创伤急症手术的临床特点。认为多因素分析法在颅脑创伤急症手术的前瞻性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9.
P16与P53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与P5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胶质瘤手术标本及2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P16与P53蛋白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该类肿瘤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P16蛋白的表达率逐渐降低,Ⅰ~Ⅳ级阳性率分别为75.0%、64.7%、42.8%和33.3%,低度恶性组(Ⅰ~Ⅱ级)与高度恶性组(Ⅲ~Ⅳ级)间有显著差异(P<0.05)。P53蛋白表达率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有上升趋势。结论:P16及P53基因表达在胶质瘤恶性演变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显微外科治疗原则与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为大型垂体腺瘤探索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总结183例大型垂体腺瘤的诊断、手术和治疗结果。肿瘤向鞍上扩展直径>10mm。在手术显微镜下经蝶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32例(72.1%)肿瘤获全切除;40例(21.9%)达次全切除;余11例(6.0%)系哑铃型或纤维性腺瘤,行部分切除。术后无死亡。对158例进行平均3.8年随访观察,其中115例(72.8%)恢复良好,43例(27.2%)肿瘤有复发,需行再次手术,或采用药物、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结论:对非纤维性或哑铃状大型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