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在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及其周围结构定位的准确性和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StealthStation和VectorVision神经导航系统 ,以显微手术切除 65例脑肿瘤 ,分析导航定位的准确性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 .结果  65个脑肿瘤 ,在满足神经导航注册准确性和术中导航持续准确性的前提下 ,全切除 63个 (97.0 %)、次全切除 2个 (3 .0 %)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5 6例 (86.2 %) ,无明显变化 9例 (13 .8%) ,无病情恶化及死亡 .结论 使用神经导航系统 ,在术前可制定详细的脑肿瘤手术计划 ,术中可辅助术者追踪瘤体…  相似文献   
122.
王占祥  章翔 《肿瘤》1998,18(6):436-438
将细胞因子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导入细胞,使其在宿主体内或肿瘤局部持续产生、分泌一定量的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称细胞因子基因治疗。该方法克服了过继性免疫治疗需连续、大剂量应用细胞因子而产生机体难以耐受的毒副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抗瘤效果。一、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23.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以及救治方法和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共458例,男性317例,女性141例。年龄1个月~15岁。车祸伤185例,坠落伤159例,二合计占75.1%。闭合性颅脑损伤35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01例。合并颅内血肿162例(35.4%);并发颅骨骨折221例,其中凹陷骨折82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生命体征变化253例(55.2%);癫痫发作107例(23.4%)。367例施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凹陷骨折复位术等手术治疗,另外91例保守治疗。恢复良好337例(73.6%);中残27例(5.9%);重残12例(2.6%);植物生存7例(1.5%);死亡75例(16.4%)。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原发性脑损伤表现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颅骨凹陷骨折和颅缝分离多见;囟门闭合前后临床特征不同;对冲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低;癫痫发生率高;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124.
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显微外科治疗原则与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为大型垂体腺瘤探索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总结183例大型垂体腺瘤的诊断、手术和治疗结果。肿瘤向鞍上扩展直径>10mm。在手术显微镜下经蝶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32例(72.1%)肿瘤获全切除;40例(21.9%)达次全切除;余11例(6.0%)系哑铃型或纤维性腺瘤,行部分切除。术后无死亡。对158例进行平均3.8年随访观察,其中115例(72.8%)恢复良好,43例(27.2%)肿瘤有复发,需行再次手术,或采用药物、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结论:对非纤维性或哑铃状大型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5.
P16与P53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与P5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胶质瘤手术标本及2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P16与P53蛋白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该类肿瘤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P16蛋白的表达率逐渐降低,Ⅰ~Ⅳ级阳性率分别为75.0%、64.7%、42.8%和33.3%,低度恶性组(Ⅰ~Ⅱ级)与高度恶性组(Ⅲ~Ⅳ级)间有显著差异(P<0.05)。P53蛋白表达率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有上升趋势。结论:P16及P53基因表达在胶质瘤恶性演变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构成及其特征.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37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统计性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0%,脑积水分流术感染率为14.8%,居首位;前3位感染好发部位为肺部、颅内及切口,分别占40.5%、27.0%、21.1%,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以肺部、颅内及切口为最主要部位,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得耐药菌株有日益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27.
背景与目的:多数学者认为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的垂体腺瘤不适合内镜下切除.但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可以克服其在内镜下手术的缺陷。本文着重探讨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切除伴有甲介、鞍前型蝶蜜的垂体腺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进行内镜下单鼻孔手术21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4例.高泌乳素腺瘤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7例,无功能性腺瘤4例。蝶窦冠状CT及蝶窦X线平片提示蝶窦形态,甲介型9例。鞍前型12例。术前行头部CT、MRI扫描,术中神经导航定位,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症状(视力受损、尿崩症)均在术后消失,血液、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17例)复查MRI均提示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颅内出血、视力、视野障碍、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手术.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能确保术中定位准确,术野大且直观。有利于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28.
重型颅脑损伤瞳孔散大预示病人脑疝形成 ,病情重 ,预后差。我们自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对 3 0例此类病人行颅内血肿清除 ,去大骨瓣减压 ,加天幕裂孔切开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 ,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12~ 65岁 ,平均 3 8.5岁。受伤原因 :车祸伤 18例 ,坠落伤 8例 ,打击伤 4例。就诊时单瞳孔散大 (瞳孔直径≥ 6mm为瞳孔散大标准 ) 2 3例 ,双瞳孔散大 7例 ,瞳孔散大至就诊具体时间不详。受伤至就诊时间 0 .5~ 8h。术前GCS评分 3~ 5分11例 ,6~ 8分 19例。全部病人就诊后均行头颅CT检查 :…  相似文献   
129.
背景与目的:多数学者认为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的垂体腺瘤不适合内镜下切除,但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可以克服其在内镜下手术的缺陷。本文着重探讨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切除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的垂体腺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进行内镜下单鼻孔手术21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4例,高泌乳素腺瘤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7例,无功能性腺瘤4例。蝶窦冠状CT及蝶窦X线平片提示蝶窦形态,甲介型9例,鞍前型12例。术前行头部CT、MRI扫描,术中神经导航定位,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症状(视力受损、尿崩症)均在术后消失,血液、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17例)复查MRI均提示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颅内出血、视力、视野障碍、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手术,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能确保术中定位准确,术野大且直观。有利于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30.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行脑脊液置换,探讨脑脊液置换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作用。方法:3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拔脑引流管6—12h后,病人去枕侧卧位,躯干背面与床面垂直,头部向胸前俯屈,下肢向腹部屈曲,穿刺点选用L3-4或L4~5椎间隙,常规消毒、铺巾,用1%普鲁卡因2ml局部浸润麻醉,成人用“12”针,儿童用“9”针,穿刺成功后,测量初压,放出脑脊液5~10ml后,用注射器抽5ml生理盐水注入鞘内,用针芯堵住穿刺针,约5—10min,拔出针芯放出脑脊液后,重复上述操作,整个过程重复3次,最后1次加入地塞米松5mg,置换呈负量交换,术后置换3~4次。结果:术后甘露醇平均用量1500—2000ml,2—3d头痛明显缓解。脑血管痉挛2例(5.56%),交通性脑积水4例(11.11%)。GOS评估:中残2例(5.56%),良好34例(94.4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行脑脊液置换可减少脱水剂用量,预防或治疗脑血管痉挛,预防并降低交通性脑积水,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