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分析评价乳腺癌入院患者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治疗效果和住院费用。方法采用历史同期对照方法,将175例临床路径组患者与16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医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基本相同;路径组平均住院日比常规组少4.44天;次均住院费用有所下降,药品费用下降明显。结论乳腺癌临床路径在有效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对缩短住院日、规范诊疗行为、降低住院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评价癫痫病种临床路径实施的住院费用、医疗质量和效率。方法采用历史同期对照,对364例路径实施前和345例路径实施后的一般性癫痫和难治性癫痫入院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般性癫痫的次均住院费用减少了872.49元,平均住院日减少2天;难治性癫痫的平均住院日减少1天,病情好转率显著提高。结论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癫痫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地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且实施临床路径后好转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3.
医院感染对重症监护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对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对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的1 597例ICU住院患者费用进行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ICU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人民币111 116.47元和40 383.06元(Z=-15.477,P=0.000)。按发生医院感染部位分层计算平均住院费用(中位数)的范围为56 052.87~218 709.77元(χ2=245.872,P=0.000);按原发病分层计算平均住院费用(中位数)的范围为31 978.79~51 125.10元(χ2=63.871,P=0.000)。建立多元回归模型,R2=0.538,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住院费用增加49 812.76元。结论发生医院感染会增加ICU患者的住院费用。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4.
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安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综合医院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调动医务人员主动上报药物不良事件并持续改进,是医院安全文化面临的挑战.方法 通过采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的管理方法,制定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标准,分析我院2005年~2009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结果 5年来,我院上报各种药物不良反应2 850例次,平均每年570例次,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其中严重药物不良反应43例次,发生率为0.49‰,占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51%.我院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量和质量上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用药安全文化.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主动上报的自觉性.针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各个环节的持续循环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药物不良反应漏报及其改进措施将是今后医院做好此项工作的重点.
Abstract:
Objective Patient safety is key to quality of care in hospital management, for which drug safety is critical. General hospitals are challenged with how to monitor drug adverse reaction (ADR), and motivate their staff to report ADRs in building a hospital safety culture. Methods The PDCA cycl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 was called into play, to set the ADR criteria and analyze data of inpatients' ADRs from 2005 to 2009, which was followed by measures proposed for AD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sults A total of 2850 ADR cases were reported in the past 5 years, averaging 570 cases per year. The ADR incidence rate was 3. 28%, of which 43 were severe ADR cases, or 0. 49% of the total cases, accounting for 1. 51% of all the ADR cases. Year to year,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DR reporting have been improving in the hospital, witnessing an initial culture of drug safety. In 2008, the hospital was awarded as an advanced ADR center in Beijing. Conclusion The PDCA cycle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ADR management, as it can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the medical staff for proactive ADR reporting. Sustained circular management against ADRs can minimize risks and maximize patient safety.Under-reporting and the corrective measures shall be watched over by the hospital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5.
目的通过对1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同源性鉴定,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分布及传播。方法收集医院1个月内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采用rep-PCR法对其同源性进行鉴定,根据检出病例是否为院内获得,分析其在医院的分布及传播。结果共收集19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其中10株为医院感染,2株为定植病例,7株为院外获得感染。19株菌均非同源。结论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非同源菌株,医院控制措施有力,未引起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广泛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26.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洁净度情况,规范医务人员清洁方法,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对ICU环境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应用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检测,计算出合格率,运用鱼骨图分析结果,找出缺陷的主要因素。结果 干预前共采样140件,99件不合格,合格率仅为29.3%。其中移动护理站、电脑键盘和鼠标的合格率最低。不合格的99件中,50件应用医用消毒巾立即进行擦拭消毒后检测,合格率为96%;49件应用75% 酒精纱布擦拭,合格率为79.6%,两组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进行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检测洁净度较差,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需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规范擦拭方法,使用清洁消毒一步法的消毒湿巾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7.
气管、支气管异物25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我科从 1988年 1月~ 1997年 12月共收治 5 5 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 ,其中误诊 2 5 2例 ,现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2 5 2例误诊中男 15 9例 ,女 93例。年龄 5个月~ 14a。 2a以内 181例 ,占 72 %。农村儿童 176例 ,占 70%。误诊时间 3d~ 2a ,3~ 10d 143例 ,11~ 2 0d 5 4例 ,2 1~30d 2 2例 ,30d以上 33例。二、方法 经查体或X线片检查后 ,除 2例年长儿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外 ,余患儿在局麻或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取出异物或直接喉镜下取出异物。结  果误诊疾病种类 :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炎 2 0 6例 (82 % ) ,其他…  相似文献   
128.
研究在胶原海绵上间充质干细胞(M SC s)向软骨细胞的定向诱导,以及其对M SC s细胞增殖力、细胞周期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胶原海绵作为M SC s支架、修复软骨缺损奠定基础。取大鼠股骨骨髓,经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分离M SC s,用加有转化生长因子1β10 ng/m l、地塞米松1-0 7m o l/L、转铁蛋白3 m g/m l、胰岛素2 m g/m l的诱导因子培养基分别在胶原海绵、培养板中进行诱导,14 d后免疫组化检测II型胶原分泌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 TT)法比较两者之间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细胞周期。14 d后,胶原海绵上及培养板中均诱导出表达II型胶原的软骨细胞,M TT法检测胶原海绵诱导组,和培养板诱导组细胞增殖值分别为0.9213±0.0312和0.5875±0.0258,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FCM检测胶原海绵各组S期 G2/M期百分率,发现其与培养板中同期细胞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均未发现异倍体。结果表明在胶原海绵上,M SC s能定向诱导为软骨细胞,细胞增值能力更强,M SC s细胞DNA合成、细胞分裂增加,无异倍体产生,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工程学支架。  相似文献   
129.
机械通气在SARS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机械通气在SARS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对重症SARS病人经一般面罩、鼻导管吸氧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者,改用机械通气。根据情况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或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造口后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结果220名SARS病人重症者131例,进行机械通气者32例,占全组病人的14.55%,占重症病人的24.43%。仅用无创机械通气者24例,占机械通气病例的75%,占重症病例的18.32%。有创机械通气者8例,占机械通气病例的25%,占重症病例的6.11%。其中气管插管6例,占机械通气病例的18.75%,占重症病例的4.58%;气管切开造口3例(其中1例先行气管插管,后又行气管造口),占机械通气病例的9.38%,占重症病例的2.29%。机械通气者中死亡16例,占全组病例的7.27%,占重症病例的12.21%,占机械通气病例的50%。气管插管6例中,死亡5例,占83.33%;改善、痊愈者仅1例,占16.67%。气管造口3例,均死亡。重症病人未进行机械通气者99例,占重症病例的75.57%,其中死亡3例,占3.03%;改善、痊愈者96例,占96.97%。机械通气者中,并发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者共7例,占机械通气者的21.88%。提示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SARS病人治疗中有积极意义;但有创机械通气应慎用。气管切开造口术对其治疗无特殊积极意义,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宜严格掌握,插管应在麻醉下实施。  相似文献   
130.
王力红  樊晋川 《华西医学》1992,7(1):110-111
咽瘘是喉及喉咽部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它不仅延长病员的住院时间,还影响病员进食,且较大的咽瘘很难自行愈合,常需手术修补。本文是通过对喉及喉咽部术后创伤区域淀粉酶浓度的一系列测量,使之在术后第二、三天就能较早的预测可能发生的咽瘘。本文对术式、术前效疗、年龄等与咽瘘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