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00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73篇
  5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61.
体位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探讨RICU机械通气患者半坐卧位护理(45°)是否减少误吸。方法 对2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取水平仰卧位或半坐卧位,间隔2d交换2种体位做自我对照实验,用Tc-99m硫胶体标记患者胃内容物,5h内每隔30min测定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的放射计数,并对患者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标本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患者在仰卧位和半坐卧位护理时,支气管内分泌物5h的总放射计数均数分别是4169±1957cpm和972±211cpm(P<0.05);仰卧位30min和300min的放射计数分别是301±153cpm和2601±1904cpm(P<0.05);半坐卧位30min和300min的放射计数分别是110±44cpm和217±61cpm(P<0.05)。患者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同种细菌检出率,半坐卧位为35%,仰卧位达70%。结论 RICU患者持续水平仰卧位护理是胃内容物返流后误吸入气道的潜在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62.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 ,它不仅能减轻护士劳动量及对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而且在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 ,快速大量输血、输液 ,长期的静脉高营养中有重要的作用。 1998年至 2 0 0 1年我们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 ,抢救治疗危重患者 96例 ,除 1例穿刺失败外 ,余者  相似文献   
963.
凝血常规试验(PT、APTT、Fib)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室内质控更显重要。目前市售的各种凝血的室内质控品大多价格昂贵,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在日常工作中长期使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采用自制混合冰冻血浆用于常规凝血的室内质控工作,以便于提高凝血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合并T2DM的高血压患者122例,入院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2例,A组)和常规治疗组(60例,B组)。在常规降压、降糖、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分别于入院后及6月时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hs-CRP[(8.8±1.6)比治疗后(6.2±1.3)]mg/L、IMT[(1.24±0.13)比治疗后(0.98±0.19)]mm、颈动脉斑块积分[(6.23±0.57)比治疗后(5.07±0.42)]mm,斑块检出率(82.3%比治疗后:69.5%)显著下降,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下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指标改善程度成正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合并T2DM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96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进食后上腹不适3个月"入院。既往26年前因胃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毕二式吻合),术后病理为:胃溃疡伴急慢性炎症活动。查体:上腹正中20cm切口瘢痕,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无明显贫血,大便潜血阴性。胃镜:残胃小弯及吻合口可见大小3.5cm×3cm溃疡,  相似文献   
966.
目的分析TBX2基因3'UTR变异位点与汉族人群散发型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易感性是否关联,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山东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诊断的非综合征型汉族CHD为CHD组,以同期医院和社区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选择CHD组和对照组各24例行TBX2 3'UTR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在CHD组和对照组分别行SNa Pshot基因分型和关联分析;通过细胞转染及荧光素酶检测对阳性位点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CHD组纳入768例,年龄(6.1±4.8)岁,男383例(49.9%);对照组纳入660例,年龄(6.5±3.2)岁,男354例(53.6%)。124例CHD和24例对照行TBX2基因3'UTR区测序发现3个已知的SNPs位点:rs59382073、rs1058004和rs729782,未检出新发SNPs位点。2样本采集中期CHD和对照组各288例样本的关联分析显示,rs59382073的基因型在CH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余2个SNPs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后续样本未行该2个SNPs检测。3全样本关联分析显示,TBX2 3'UTR rs59382073位点与散发型CHD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GT/TT基因型较GG基因型可导致CHD的患病风险增加2.13倍(OR=2.13,95%CI:1.51~2.99,P=1.44×1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与GG基因型相比,GT/TT基因型增加2.75倍圆椎动脉干畸形(OR=2.75,95%CI:1.57~4.81,P=3.99×10-4)、3.18倍法洛四联症(OR=3.18,95%CI:1.53~6.61,P=1.90×10-3)和1.70倍室间隔缺损(OR=1.70,95%CI:1.17~2.46,P=5.14×10-3)的患病风险。4细胞水平的功能研究提示,与G等位基因相比,转染T等位基因可分别导致HEK293 T及H9C2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29.2%和33.6%。结论 TBX2 3'UTR rs59382073位点可显著增加汉族人群散发型CHD的患病风险;其不同等位基因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为潜在的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96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综合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系统抽样方法,最终确定4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档案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试验组,2组人数相等。对照组严格按医嘱要求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不接受其他任何干预。试验组在按要求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2组干预前血压水平、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发现,试验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为指导,不仅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68.
背景:肠内营养(EN)能促进肠黏膜愈合,对克罗恩病(CD)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但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应用和疗效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EN对具有营养风险的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具有营养风险的中重度UC患者,并分为EN组和无EN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结果:治疗前,EN组与无EN组Mayo评分、BMI、HGB、ALB和TP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EN组Mayo评分显著降低(P 0. 05),ALB、TP显著升高(P 0. 05);无EN组Mayo评分、BMI均显著降低(P 0. 05)。治疗后,EN组BMI、ALB、TP均显著高于无EN组(P 0. 05)。结论:EN能有效改善UC患者的营养状况,对病情的改善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揭示移植后早期(4 w)供体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PC)以及各类分化成熟血细胞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利用小鼠同种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分别移植供体(B6-Ly5.1)5×10~6全骨髓单个核细胞(wBMMNC)和富集的3×10~5c-Kit~+HSPC到致死剂量照射的同品系受体小鼠(B6-Ly 5.2),然后动态监测移植后早期(4 w内)受体内供体来源细胞的造血重建和谱系分化情况。结果:wBMMNC移植后1 w(5-7 d)供体来源细胞开始出现增殖,在移植后2-3 w达到增殖高峰;c-Kit~+HSPC移植后第1-2 w供体细胞即出现增殖高峰并一直维持到移植后4 w。wBMMNC移植后1 w,骨髓中供体来源细胞主要向髓系细胞分化,伴随有少量B细胞生成,而几乎没有T细胞的生成;在移植后2-4 w,供体来源细胞几乎全部分化为髓系细胞。c-Kit~+HSPC移植后1-3w供体来源细胞几乎全部分化为髓系细胞,移植后4 w时出现B细胞的重建。移植后1-2 w,c-Kit~+细胞移植组供体来源LKS~-和LKS~+细胞的绝对数显著高于wBMMNC移植组(P0.001)。双光子显微镜观察受体小鼠颅骨发现,cKit~+细胞移植后4-5 d,10~5及10~6细胞移植组即可观察到簇状分布的供体来源细胞的增殖。结论:c-Kit~+细胞移植后供体来源HSPC(LKS~-和LKS~+)重建动力学速率显著快于wBMMNC移植组,c-Kit~+细胞移植后1-3 w主要向髓系细胞分化,4 w才开始出现部分淋系分化。c-Kit~+细胞移植后1 w之内供体来源HSPC迫于造血压力迅速增殖分化,从而维持机体对于应激造血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比较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在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进行假手术处理 (A组 ,对照组 )、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心力衰竭模型 (B组 ,心力衰竭组 )、心力衰竭后服普萘洛尔 4mg·kg-1·d-1(C组 ,普萘洛尔组 )、心力衰竭后服卡维地洛 6mg·kg-1·d-1(D组 ,卡维地洛组 )。C、D组药物干预 12周。各组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细胞凋亡率、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等。结果 :各项指标比较 ,A、B组各项指标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B、C、D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心肌细胞凋亡率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