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总体生存情况,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将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期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有完整资料的胃癌病人245例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中青年对照组(年龄<60岁),其中老年组108例,中青年对照组137例,并对二者的临床特点、病灶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8例老年胃癌患者男性比例高于女性(χ2=5.56,,P=0.018),临床症状以腹胀,腹痛多见;病变部位以胃窦为主,胃底贲门癌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6.50,P= 0.011);病理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高中分化腺癌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14.17,P=0.000);临床分期以III期,IV期占多数;老年组总体中位生存期27个月,总体生存率低于中青年组(χ2=9.35,,P=0.002),两组中均行根治性切除术者的总体生存率相比老年组低于中青年组(χ2=3.98,P=0.046),但老年组中行根治性切除术者与未行根治性切除术者生存率相比前者高于后者(χ2=8.24,P=0.004),老年组根治性切除术后总体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0%,41%。 结论 老年人胃癌以男性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进展相对缓慢,病变部位中胃底贲门癌比例相对较高,病理组织学分化相对较好,总体生存率低,尽早行根治性切除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在研试剂盒对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性能并筛查重庆地区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方法 以Biomerica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作为标准对照,采用ELISA方法及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分别应用在研试剂盒和标准对照试剂盒对28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进行平行检测,并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重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中不耐受食物主要是鸡蛋,其次是虾;28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检测中,标准对照试剂盒阳性率为92.50%(259/280),在研试剂盒阳性率为93.57%(262/28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 4,P>0.05).在研试剂盒10个检测项目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在92.0%~96.9%,98.2%~99.7%之间,准确度达到97.7%~99.4%;10个检测项目的Kappa值均大于0.75,说明两种检测试剂盒检测性能一致性良好.结论 重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食物不耐受情况不完全一致,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地区的过敏原筛查范围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研试剂盒和标准对照试剂盒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一致性良好,该在研试剂盒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心肌桥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选择性冠脉造影术。结果6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共检出心肌桥16例,发生率为19.87%,其中伴有高血压者9例。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程度18%~77%,平均为(40±15)%,冠状动脉肌桥长度9—34mm,平均(16±8)mm。其中13例患者心肌桥位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其中2例患者、3根血管心肌桥位于右侧冠状动脉;有1例患者心肌桥位于冠状动脉回旋支。冠状动脉收缩期管腔压缩程度:NobleI级的患者有13例,Ⅱ级的患者4例,Ⅲ级的患者有1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8例患者同时伴有冠心病。其中有3例患者壁冠状动脉近段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固定性狭窄致血管完全闭塞。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心肌桥现象并非罕见,发生比率为19.8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冠状动脉邻近心肌桥的近段部分。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和肝肾亏虚证,进行腰椎CT扫描,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瘀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以后侧型为主,寒湿型和湿热型以中央型和后侧型为主,肝肾亏虚型以后侧型为主;椎间盘突出数量、椎间盘变性程度和腰椎椎体、附件变化以肝肾亏虚型患者最重,寒湿型、湿热型次之,血瘀型患者最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借助CT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5.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众多研究已发现心力衰竭与许多神经体液因子异常有关,但其具体发生的分子机制较复杂,目前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涉及各种离子通道、信号转导及能量产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66.
陈少杰  于钟  王凌云  黄开红 《新医学》2012,43(8):528-530
1病历摘要患者女,72岁,因反复腹痛、消瘦1年余收入我院。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腹痛,以脐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可忍受,腹痛多于进食后30 min开始,3~4 h后可自行缓解,排便后稍缓解,与体位无明显关系,无发热、腹泻、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某单位男性中高级干部两年的健康体检结果,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机构预防医疗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收集某单位男性中高级干部2015年度和2018年度的体检资料,对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年体检结果异常的比例分别为96.93%和95.75%,2018年度口腔、涎腺和上下颌疾病,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屈光和调节的疾患检出率低于2015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总检出率分别为20.29%,6.44%,5.33%,4.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年龄正相关。结论定期组织全面的健康体检,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根据疾病的不同发病率和个体的不同基础疾病,持续做好个体化精准保健工作,可有效的促进中高级干部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自拟柴芩丹黄汤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予自拟柴芩丹黄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III(III型前胶原)、IV-C(IV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HA(透明质酸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 L)、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柴芩丹黄汤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在利用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对50例诊断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利用LipiFlow进行治疗过程中心理、生活、安全和用药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4-6周,显效10例(20%),有效32例(64%),无效8例(16%);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轻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观感觉和不适症状.结论 在利用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过程中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基于整合模式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将北京市德胜社区全科门诊的签约慢性病患者按健康档案号排序后,每隔5例抽取1例,总共抽取834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按健康档案单双号随便分为两组,干预组423例,对照组411例。干预组采用整合模式进行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一般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两组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生活方式的测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1年的整合模式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慢性病知识如诊断依据(84.9%)、危险因素(88.0%)、正确服药方法(95.2%)、预防慢性病的生活方式(89.6%)、定期体检(96.9%)等方面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56.3%、53.6%、59.5%、55.8%、62.7%,x^2=81.270、118.394、155.166、119.672、150.173,P〈0.05);干预组在慢性病的防治态度如对所患慢性病的重视程度(80.8%)、对家庭医生式服务(78.2%)及护士健康管理(81.8%)的认可程度、对改变危险因素的态度(77.5%)等方面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59.0%、54.3%、52.8%、56.5%,3c。46.573、52.429、78.435、40.744,P〈O.05);干预组在行为生活方式改善率方面,如饮食(76.7%)、运动(72.2%)、心理状态(90.6%)及遵医行为中的正确服药(99.3%)、监测血压(86.1%)、监测血糖(4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9%、30.6%、58.0%、73.1%、57.5%、28.9%,x^2=174.142、142.147、115.318、119.783、83.164、15.341,P〈O.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84.2%)、血糖控制率(74.8%),均高于对照组(74.3%、60.0%,x^2=11.598、20.576,P〈O.05)。结论基于整合模式的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综合干预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