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动态监测在氨甲喋呤(MTX)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TX治疗异位妊娠32例。结果治疗成功组β-HCG及孕酮与治疗失败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治疗后孕酮比β-HCG更早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治疗前β-HCG及孕酮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治疗后的β-HCG及孕酮动态监测对判断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87例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7例院内细菌感染早产儿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后,痊愈61例,显效18例,进步6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0.80%;其中6例治疗进步患儿经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痊愈,2例治疗无效患儿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发生不良反应2例(2.29%),其中1例出现少许皮疹,1例出现尿蛋白轻微增高,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安全有效,对难治性、院内重症感染可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ADVIA—2120血液分析仪的复检标准及应用。方法根据仪器报警信息、"41条复检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复检标准。结果符合复检标准的标本占35.10%,其中真阳性占23.30%,假阳性占11.8%,真阴性占62.65%,假阴性占2.25%.结论血液分析仪复检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在各级临床实验室的临床检验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和厚朴酚的药理作用及其抗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冬娥  陆羡 《医学综述》2009,15(11):1725-1727
和厚扑酚是中药厚朴中分离的带有烯丙基的连苯二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血小板凝集、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抗焦虑、抗癫痫、肌肉松弛、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胃肠功能紊乱及抗肿瘤作用等。因和厚朴酚毒性较低,其抗肿瘤作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它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转移、抗肿瘤血管形成、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及抗肿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孕妇高凝状态Pre-DIC/DIC相关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lauss法、凝固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孕妇与健康非孕育龄妇女的Fib、Ⅶ、Ⅷ、Ⅹ、AT—Ⅲ和D—D水平并结合DIC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孕妇组(n=40)Fib为(4.41±0.72)g/L;Ⅶ(160.30±29.17)%;Ⅷ(143.87±50.30)%;Ⅹ(120.17±18.47)%;AT—Ⅲ(81.28±10.86)%;D—D为(1.56±0.98)mg/L。对照组(n=20):Fib为(3.05±0.60)g/L;Ⅶ(97.80±11.93)%;Ⅷ(112.00±25.69)%;Ⅹ(93.20±9.31)%;AT—Ⅲ(105.00±7.84)%;D—D为(0.23±0.08)mg/L。孕妇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6例产前孕妇Pre—DIC相关指标检测结果,4例PT在正常参考范围内(11.5~14.5s),2例分别为10.8、16.9s;6例APTT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28.0~43.5s);4例Fib分别为5.16、5.13、5.10、5.70g/L,2例分别为3.95、2.86g/L;D-D均〉5.00mg/L。10例DIC产妇PT均延长,平均33.98s(15~120s);APTY平均78.19S(31.6—180S),其中4例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分别为40.0、41.0、33.9、31.6s;Fib均〈1.48g/L;D—D平均18.39mg/L(6.24~49.6mg/L)。结论Fib与D—D为孕妇高凝状态Pre-DIC/DIC检测的敏感、实用指标;PT、APTT仅能作DIC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6.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试验的质控物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我们收取实验后剩余的健康孕妇混合血浆制备血凝质控物,经对应用观察,认为是实验室自制室内质控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从2002年1月~2008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及清远市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在15%以下,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呋喃妥因耐药严重,耐药率在90%以上,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在20%~80%之间。结论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对提高感染治愈率及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8.
浅谈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加强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检验结果异常偏离值较大的9个典型病例的复核、分析、处理,说明做好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提供临床正确诊断,防止严重的医疗后果,提高自身的质控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指导临床诊断、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提高治愈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3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血培养结果阳性患儿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251例患儿血培养标本阳性,其中早产儿、入住重症监护室、晚发型败血症、男性占比较高;血培养分离出2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16.33%,革兰阳性菌207株占82.47%,真菌3株占1.2%,总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74株占29.48%、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11.16%、沃氏葡萄球菌21株占8.37%;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71.98%,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1.95%,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在不同起病时间、胎龄的分布有差异,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根据耐药情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