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超声鉴别诊断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对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2例经临床证实的子宫不完全纵隔和46例宫腔粘连带的超声声像图,比较孕期两种病变的声像图差异.结果 超声能识别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两种病变发生部位、基底部厚径以及病变对胎位、胎盘及胎儿的影响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 超声对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并能很好地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产科选择生产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对产前超声诊断肢体畸形的63 例胎儿及2009 年3月-2012 年3 月于我院分娩和引产5 467 例胎儿的肢体情况进行系统追踪随访。结果 产前超声检测出肢体畸形63 例,下肢畸形29 例,其中胎儿足内翻畸形13 例、裂足1 例、脚缺失2 例、股骨弯曲10 例、下肢完全缺如1 例、腓骨缺如1 例、六趾畸形1 例。上肢畸形13 例,其中手缺失2 例、手畸形5 例、桡骨缺如4 例、前臂短小弯曲2 例。致死性骨或软骨发育不全8 例,四肢短小11 例,肢体屈曲症1 例,六指六趾畸形1 例。15 例胎儿行染色体检查,2 例为21- 三体,2 例为18- 三体。2009 年3 月-2012 年3 月产前超声漏诊16 例指趾畸形。结论 肢体畸形为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其种类繁多。应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能够提高肢体畸形检出率,减少漏诊率。系统的追踪随访有利于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3.
正性、负性超声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中联合应用正性(SonoVue)及负性(NaCl)超声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 对95例不孕患者进行HyCoSy,依次注入NaCl及SonoVue造影剂,分别依据NaCl、SonoVue及SonoVue+NaCl造影剂所获图像观察宫腔有无异常及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将检查结果与宫腔镜、腹腔镜结果对照。结果 SonoVue+NaCl既可清楚显示宫腔病变,又可明确诊断输卵管通畅性,优于单独使用SonoVue或NaCl造影剂。结论 SonoVue和NaCl联合应用于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提高对宫腔及输卵管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早期宫颈癌肿块内血管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宫颈癌肿瘤体积与血管参数(VI、FI、VFI)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早期宫颈癌(Ia~IIa期)的患者(宫颈癌组)及1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组)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宫颈或肿块内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3项血管参数,同时观察宫颈癌组患者肿瘤体积与血管参数的相关性,并与2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宫颈的3项血管参数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宫颈癌组[VI(5.44±4.02)%、FI(41.61±3.51)及VFI(2.31±1.65)]3项血管参数平均测值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VI(1.84±0.62)%、FI(39.17±4.12)、VFI(1.34±0.55)]和对照组[VI(0.77±0.11)%、FI(38.49±3.55)及VFI(0.47±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2项血管参数测值VI、VFI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肿瘤体积越大,宫颈肿瘤内FI测值也升高,宫颈肿瘤体积与FI测值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23(P=0.007)。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是定量检测早期宫颈癌肿块内血流的新方法,可为早期宫颈癌患者超声检查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3D-CEUS) 在附件区包块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38 例附件区肿块先后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2D-CEUS)和3D-CEUS 检查。重建3D-CEUS 图像后,根据清晰度将图像质量评为高质量、一般、低质量,分析其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结果 38 例附件区包块的3D-CEUS 图像中高质量者30 例(78.9%),质量一般者6 例(15.8%),低质量者2 例(5.3%) ;与2D-CEUS 相比,36 例(94.7%) 能增加诊断信息。结论 3D-CEUS 图像能清晰显示多数附件区包块的血管特征,可作为2DCEUS的有益补充,用于附件区包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选择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合计1 161例急性胃炎患者。分析显示:针灸治疗急性胃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6.42,(95%CI=4.38,9.41)],P<0.00001;显效率优于对照组[OR=1.93,(95%CI=1.50,2.49)],P<0.00001;临床治愈率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OR=12.27,(95%CI=6.52,24.84)],P<0.00001;治疗后复发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OR=0.44,(95%CI=0.18,1.05)],P=0.06。结论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胃炎和其他疗法比较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总有效率、显效率、临床治愈率方面,但在治疗后复发率方面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87.
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在经腹彩色超声引导下通过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对14例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术后症状性盆腔淋巴囊肿共15个囊腔进行超声介入治疗。结果:14例病例15个囊腔均成功地完成了液体抽吸及无水酒精凝固治疗。12例13个囊腔通过一次超声介入治疗囊腔完全闭合。1例多房合并感染者,在抽吸囊液、囊内注入混合性抗生素治疗1周后,行超声介入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3个月后复查囊腔完全闭合;另1例治疗后囊腔明显缩小,未经处置,4个月后囊肿自然消失。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无直接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介入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倍美力与安宫黄体酮连续联合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绝经 1~ 4年的健康妇女 81名 ,年龄 43~ 59岁 ,随机入组 :I:倍美力 0 .62 5mg/ d、安宫黄体酮 2 mg/ d;II:倍美力 0 .3 mg/ d与安宫黄体酮 2 mg/ d(以上 2组均每日补充元素钙 60 0 mg) ;III:单纯补钙组。治疗时间为 2年 ,期间观察阴道出血、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并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 :( 1 )治疗期间阴道无出血、少量出血、中等以上出血发生率 I组分别为 7%、1 9%、74% ,II组分别为 46%、3 6%、1 8,III组为85%、8%、8% ,差异显著 ( P<0 .0 0 1 ) ;3组出血月数分别为 7.5、1 .6及 0 .6月 ( P<0 .0 0 1 )。( 2 )各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 ( 3 )治疗 1年子宫内膜活检 ,I组增生、分泌、静止或萎缩内膜各 2例 ,2年后活检各为 1例 ,增生病例均为治疗前内膜厚度 >5mm、内膜活检为单纯增生者 ,无新的内膜增生病例发生 ;II及 III组内膜无增生。各组无复杂增生及不典型增生 ;阴道流血、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病理之间无明确关系。结论 :倍美力 0 .62 5或 0 .3 mg/ d与安宫黄体酮 2 mg/ d连续联合治疗 2年对子宫内膜无明显致增生作用 ;倍美力 0 .62 5mg/ d与安宫黄体酮 2 mg/ d配伍不能完全逆转已增生  相似文献   
89.
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155例妇科囊性病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妇科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 :妇科囊性病变患者15 5例 ,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结果 :15 3例治疗成功 ,抽出液量为 2 4~ 2 14 5ml(仅 1例未抽出液体 ) ,2例巧克力囊肿治疗不成功。治疗后复查见囊性病变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 ( 1例巧克力囊肿除外 )。卵巢癌术后包裹性积液中查出癌细胞。治疗副作用包括虚脱 3例、感染 1例。结论 :妇科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适应症广 ,有效、安全 ,也较经济。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有蒂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超声鉴别诊断要点,以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方法 对1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有蒂子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内膜癌及内膜增生进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病灶大小、形态、位置、回声、边界、结节表面及基底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子宫内膜轮廓的完整性及结节血供情况。结果 全部病灶为不同程度高回声,其中粘膜下肌瘤40例,内膜息肉54例,内膜癌及内膜增生各23例。粘膜下肌瘤的声像图特征为:圆形,有包膜,周边多有无回声区,内部回声均匀,蒂部子宫内膜中断,结节表面被膜与子宫内膜相延续。子宫内膜息肉常呈舌形或椭圆型,无被膜,蒂部子宫内膜连续,结节内常见有小无回声区。内膜癌形态多不规则。良性增生内膜轮廓完 整,能观察到居中的宫腔线。结论 子宫腔内病变的组织形态学基础构成了超声图像上的特征,可作为相互间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