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61篇 |
免费 | 201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篇 |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206篇 |
口腔科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827篇 |
内科学 | 456篇 |
皮肤病学 | 61篇 |
神经病学 | 108篇 |
特种医学 | 20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300篇 |
综合类 | 1545篇 |
预防医学 | 592篇 |
眼科学 | 40篇 |
药学 | 603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760篇 |
肿瘤学 | 1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238篇 |
2013年 | 225篇 |
2012年 | 253篇 |
2011年 | 240篇 |
2010年 | 273篇 |
2009年 | 278篇 |
2008年 | 281篇 |
2007年 | 295篇 |
2006年 | 252篇 |
2005年 | 218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81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186篇 |
1999年 | 170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41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26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21篇 |
1958年 | 11篇 |
1957年 | 7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体前方不同位置目标点拾取运动时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体前方不同位置目标点的拾取运动时间特性,探讨拾取运动的起始点和目标点位置对拾取时间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进行人体上肢拾取运动实验,记录拾取时间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人体上肢从平面板上不同起始点拾取前方不同位置目标点的运动时间特性.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起始点和目标点的位置改变对拾取时间有极大影响.结论 右利手者拾取前方不同位置目标点时,目标点相对于起始点的方位不同,或起始点(目标圆)位置有变,都会造成拾取时间的显著差异.起始点在目标板上行方向的位置变化对拾取时间影响较大,在列方向的位置变化对拾取时间影响较小.对右利手者,当拾取距离一定时,从起始点向右上方45°目标点的拾取时间最短;起始点位于人体右侧时,该起始点所在目标圆总的拾取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62.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63.
侧后方入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与重建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侧后方入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与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8月~2006年9月对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胸腰椎侧后方入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获得10~26个月的随访,26例椎体近解剖复位,6例复位良好。无感染、无胸膜粘连和断钉等并发症,全部椎体间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除5例A级及4例E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改善。结论侧后方入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内固定具有减压直接彻底、重建脊柱序列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可用于治疗椎管占位明显或陈旧性的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3例(14足)。术中侧位透视观察Bhler和Gissane角,Broden位观察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结果1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5.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3.2(2.8±0.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9足,良4足,中1足。未发生皮缘坏死、伤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技术,适用于骨折粉碎程度较轻,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Ⅱ型。具有术后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5.
塞来昔布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2005年住院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西乐葆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西乐葆给药时间:一般于手术前8~12 h,即患者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手术后6 h患者可进食后再次给药,手术后3~5 d按手术大小及患者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给药剂量:西乐葆首次服用400 mg,大手术可加大剂量。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西乐葆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痛泵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比及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镇痛泵。[结论]西乐葆对手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骨科围手术期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6.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67.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临床难题,若处理不妥常导致撕脱皮肤坏死、创面感染及深部组织裸露,严重影响手的修复及功能恢复。我院自1997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静脉吻合及切口减张的方法对21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进行修复,患者手部功能与外观均得到良好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8.
KiSS-1和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KiSS-1及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贲门癌、20例正常贲门组织中KiSS-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KiSS-1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均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KiSS-1与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22,P〈0.05)。结论KiSS-1与E钙黏蛋白可能在抑制贲门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拱桥弹性钢板椎弓根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椎弓根系统固定器的性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拱桥式弹性钢板椎弓根固定器(archbridgetypeelasticpediclefixationsystem,ABPF)进行生物力学实验与临床应用分析。结果:ABPF在应变、应力、位移、强度、刚度方面性能良好。应用ABPF治疗胸腰椎骨折57例,53例平均随访26个月,术前椎体前高度平均54郾36%,术后2周98郾5%,术后26个月97%。未发生弯钉、断钉。结论:ABPF利用拱形钢板和钉板角能对脊柱骨折产生过伸折顶复位与纵向撑开复位。术后对脊柱骨折产生持续向前的推力与弹性固定,可防止后凸畸形复发和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Herbert螺钉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s骨折)的疗效。方法1994年4月至2006年4月,应用Herbert螺钉经Gibson入路治疗此类患者共11例。据Pipkin’s分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3例。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年。采用Epstein评分方法,优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2.7%。结论Herbert螺钉提供牢固的内固定,对关节软骨损伤小,是Pipkin’s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