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活血住痛散联合可吸收钉治疗老年性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活血住痛散,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松动、软组织感染、畸形愈合、骨髓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住痛散配合可吸收钉治疗老年性踝关节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51岁.腰部疼痛伴右小腿麻木、无力6年.在当地就诊并诊断为椎间盘突出,其治疗不详,近2月自感症状加重,行走约为200 m后右小腿无力,休息后可缓解,在当地行腰椎间盘CT扫描示:L3、4,L4、5椎管狭窄.遂来本院就诊,专科体检:L2椎体,L3、4,L4、5椎间隙压痛,叩击痛阳性,双下肢肌力、感觉均正常,右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3.
肺部蠊缨滴虫感染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现.方法 17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术后1~4个月内出现发热,但多不伴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症状,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杏确诊为肺部蠊缨滴虫感染.回顾分析肺部感染期间17例X线胸片和16例胸部CT像,总结该病的常见影像表现.结果 X线表现:17例患者中有16例出现累及双侧的肺部阴影,其中9例旱散在分布于双肺的点片状及条索状阴影,7例出现大片云絮状阴影,1例仅见双肺纹理增粗、紊乱;CT表现:所有16例有CT资料的患者,病灶均出现于双侧、累及2叶以上;15例出现磨玻璃样改变,11例出现片状实变影,14例出现条索样病灶,8例出现结节影.11例同时出现磨玻璃样改变、片状实变影和条索状病灶.10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具有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诱发因素的患者,临床上出现发热而不伴咳嗽、咯痰等症状,胸部CT显示局限件分布于双肺、多叶的磨玻璃样阴影和散在分布于肺野内的片状实变影以及条索状影相伴出现,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考虑到蠊缨滴虫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从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3方面对智慧医疗领域研究情况进行共现网络分析,阐述研究现状和热点,提出我国智慧医疗研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政府应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制定相关规范,推进医疗信息共享,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做好医疗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音乐作为一种十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教育人的方式并不是强制性的灌输,也并非重复的说教,而是通过情感的共鸣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使其在音乐的氛围中获得心灵的升华,卸下精神压力,消除负面心理情绪.当下的高职大学生因为学习、生活的压力,心理素质暴露出多种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古希腊教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音乐的节奏以强烈的力量来渗透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当,就能浸润心灵,使心灵得到美化”.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确实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6 0例行1HMRS检查的不同组织类型来源颅脑肿瘤患者 ,术后均经病理明确诊断 ,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 乙酰天冬氨酸 (NAA)、肌酐 (Cr)、胆碱 (Cho)、乳酸 脂质 (Lac Lip)峰值 ,计算肿瘤NAA/Cr、Cho/Cr、NAA/Cho以及肿瘤NAA/正常NAA、肿瘤Cho/正常Cho、肿瘤Cr/正常Cr的比率。 结果 :颅脑肿瘤Cr下降 ,Cho升高 ,但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Cr、Cho变化无显著差异。脑肿瘤NAA下降明显 ,其中不同组织类型中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听神经瘤和转移瘤 (P <0 .0 5 )。胶质瘤的NAA/Cr明显低于转移瘤和听神经瘤 ,P值分别为 0 .0 14、0 .0 2 7。各肿瘤的Cho/Cr无显著差异。 结论 :1HMRS是研究肿瘤代谢的有效方法 ,肿瘤NAA/正常NAA、NAA/Cr有助于颅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颅内囊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患者,行常规MR、DWI及增强MR检查,其中脑脓肿19例,原发性脑胶质瘤20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4例,脑转移瘤10例,蛛网膜囊肿7例,表皮样囊肿16例。回顾性分析颅内囊性病变的DWI信号特征,定量测定囊性变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DWI上19例脑脓肿呈高信号;34例脑肿瘤患者中,除3例脑胶质瘤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1例脑转移瘤呈高信号外,其余29例均呈低信号。各种病变ADC值分别为:脑脓肿(0.62±0.15)×10^-3 mm^2/s、脑胶质瘤(2.39±0.78)×10^-3 mm^2/s、脑血管母细胞瘤(2.68±0.40)×10^-3 mm^2/s、脑转移瘤(2.79±0.79)×10^-3 mm^2/s。脑脓肿与脑胶质瘤、脑血管母细胞瘤、脑转移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胶质瘤与脑血管母细胞瘤、脑转移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DWI呈低信号;16例表皮样囊肿DWI呈明显高信号。颅内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ADC值分别为(2.96±0.36)×10^-3 mm^2/s和(0.94±0.13)×10^-3 mm^2/s,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WI及ADC值对鉴别脑脓肿和囊性或坏死性脑肿瘤具有重要的价值,DWI表现为低信号的颅内囊性病变可除外脑脓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根据对比剂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观察患者MSCT图像,对比两组血管强化情况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剂量中肺主动脉及其分支强化后CT值均符合评价标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强化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CT值分别为(256.19±51.34)HU、(268.33±49.86)HU,高于低剂量组[(105.11±43.12)HU、(126.12±31.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图像质量总优良率为87.17%(34/39),低剂量组76.92%(3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对PE检查可行性高,图像质量较佳,可有效区分肺动静脉影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双源CT全时相间隔重建并Inspace软件中的四维(4D)模式,评价双源CT对冠状动脉的多时相成像能力,并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CTA)的质量随时相变化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方法 对50例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并作10%~100%(间隔10%)全时相重建,然后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利用Inspace软件中的4D模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各个时相的冠状动脉3支主要分支血管的成像质量进行评级(评分).结果 冠状动脉3支主要血管所有10个时相的平均成像质量评分分别为:右冠状动脉(RCA)1.71分,左前降支(LAD)2.57分,左回旋支(LCX)2.03分(最低为1分,最高为3分).在开始于心脏R-R问期的30%、40%和70%的重组时相窗上,冠状动脉的3支主要分支血管的成像质量平均评分均达到2.0以上.有41例(82%)3支主要血管在收缩期(10%~40%)和舒张期(50%~100%)内同时能找到1个或1个以上的时相其成像质量达到1级(3分).25例(50%)其前降支每一时相的成像质量均达到2级(2分)以上,其中5例(10%)每一时相的成像质量均达到1级.结论 双源CT初步具备了对冠状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成像的能力,其成像质量存在2个高峰期,1个是收缩中晚期(30%~40%),1个是舒张中期(70%左右);但要达到全时相高质量成像还需进一步提高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本研究比较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和超声(US)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筛查的价值,并比较MS—CTA不同重建技术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可靠性。方法:对31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同时作MS-CTA和US检查,并对其中的4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MS-CTA重建方式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三种技术,分别在轴位、MPR、MIP和VR图像上测量颈动脉的狭窄程度。颈总动脉颈膨大和颈内动脉段起始段的狭窄率分别按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研究(ECS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标准计算,然后将其分为五个等级:无狭窄、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和完全闭塞。结果:31例患者共62条颈动脉,其中23条在MS-CTA和US上同时发现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两种方法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一致性为81%。对颈动脉各段狭窄程度进行分级时,MS-CTA不同重建技术图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DSA比较,MS—CTA确诊3条颈内动脉闭塞。而其中1条US未能发现。结论:US、MS—CTA等非侵入性检查可较好地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并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方面具有互补作用。结合原始轴位图像并综合采用多种重建方式,MS—CTA可较好地用于评价颈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