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分析肝脏多发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特征,评价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36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及随访证实的肝脏多发血管瘤,全部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找。注射造影剂后20—25秒行动脉期扫描,50—60秒行门脉期扫描,5—10分钟行延迟扫描。分析其各期的CT表现。结果:动脉期病灶大多呈实质性增强或边缘结节状强化,密度类于主动脉或肝动脉;静脉期病灶呈一致性高密度或向心性充盈;延迟期大多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增强。结论:三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充分反映肝脏多发血管瘤的供血情况,是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黄疸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具有完整性1临床资料的黄疸患者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138例黄疸中,肝硬化26例,肝癌31例,梗阻性病变76例,正常5例。结论:CT对引起黄疸病因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1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微粒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0例,年龄45~75岁,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所有患者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给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肠溶阿司匹林0.1 g qd,阿托伐他汀组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辛伐他汀组每晚加服辛伐他汀片20 mg,总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内皮细胞微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IMT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IMT、内皮细胞微粒及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降低IMT、内皮细胞微粒及LDLC的作用强于辛伐他汀(P0.05),两组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内皮细胞微粒及LDLC的变化值与IMT的变化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内皮细胞微粒及LDLC水平,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除与降脂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抑制内皮细胞微粒释放有关。阿托伐他汀不仅在降低LDLC上优于辛伐他汀,而且在降低内皮细胞微粒上同样优于辛伐他汀,由此推测阿托伐他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强于辛伐他汀可能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114.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C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5年,我们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C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动态CT增强扫描时肝实质一过性强化(THAE)征象,探讨其产生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96例原发性肝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全部病例先做上腹部常规螺旋CT平扫;注射造影剂后20~25s行动脉期扫描,60~65s行门静脉期扫描,部分病例行5~10min延迟扫描。结果21例(10.7%)共发现28处肝动脉期THAE,其中25处(89.3%)平扫时未显示密度异常,3处(10.7%)呈稍低密度灶。所有21例THAE在动脉期均呈均匀高密度影,门脉期均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其形状多为楔形或扇形。结论肝实质一过性灌注异常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它反映了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T2DM住院患者164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内皮细胞微粒(EMP)水平及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收集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R 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超声测定IMT值分两组,T2DM伴颈动脉硬化(CAS)组(120例),T2DM无CAS组(44例)。与T2DM无CAS组比较,T2DM伴CAS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P<0.01),EMP、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R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P、LDLC、BMI是CAS独立危险因素(EMP OR=1.382,P=0.023;LDLC OR=5.992,P=0.050;BMI OR=1.837,P=0.01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EMP、LDLC、BMI与IMT增厚有关,为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评估其大血管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osteoporosis,POP)是否与认知功能减退存在相关性.方法: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北京市17个社区招募符合要求的60岁以上居民578例,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受试者的腰椎、左髋和右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定,使...  相似文献   
118.
骨性胸廓损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骨性胸郭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胸部外伤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准直宽度3~5mm,螺距1~1.5,重建间隔2~3mm,利用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观察骨性胸廓损伤的程度。结果:42例中共有79处骨折,轴位图像显示77处,MPR图像显示79处,SSD显示71处骨折。MPR图像上可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SSD图像立体结构显示良好,病变整体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从不同位置和角度得以观察。结论:MPR和SSD图像在空间关系的显示上有明显优势,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9.
120.
轻度外伤及劳损后出现胸锁关节部位肿胀和疼痛,是Friedrich在1924年首先报道。他认为锁骨胸骨端硬化或吸收的X线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征与缺血性坏死类似,此病被命名为“Friedrich’s”病。Brower等人随后也发现了类似本病的锁骨中内段硬化,称为“锁骨致密性骨炎”,此名在以后的报道中经常使用。这两种病均罕见,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有关。临床检查时所有病人有胸销关节或锁骨中段疼痛。9例有同侧肩部的放射性病,早期出现购锁骨末端的触痛和肿胀。14例中10例在关节部位有机械性损伤。所有病人的X线片有锁骨中内段的硬化性改变,并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