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族链球菌(Group AStreptococcus, GAS)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尤其对于儿童。在全球范围内, GAS感染是导致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但GAS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我国尚未知, 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 本专家共识在儿童GAS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涵盖了呼吸病学、感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心脏病学、肾脏病学、重症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相关方面, 旨在改善中国儿童GAS疾病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2.
A族链球菌(GAS)在传统临床实践中又常称为化脓性链球菌, 为β-溶血性链球菌。它是链球菌属中最重要的致病菌。GAS感染及其后遗症对儿童和青年健康影响最大, 一直是困扰公共健康和国民经济的严重问题。本文目的是提倡早期、快速、准确诊断GAS感染, 以便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达到最佳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03.
2010年CHINET克雷伯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CHINET所属14所医院临床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并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 032株和产酸克雷伯菌429株,其中<18岁患者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细菌占19.4%(1 058/5 461)。62.4%分离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9%、8.9%和10.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4.8%和16.7%。所有14所医院均分离出对1种以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08株,产酸克雷伯菌31株。22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产酸克雷伯菌为泛耐药株,主要集中于2所医院(共188株)。结论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良好的敏感性。按CLSI 2010年版标准,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分别为10%和7.2%,且耐药株主要集中于2所医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此类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播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在中国儿童中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状况。方法对2006—2008年中国11家儿童医院分离的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采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试剂盒进行血清型分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7个看家基因并测序,根据7个基因型的组合确定序列分型(ST)。结果 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常见的血清型为19F(19.9%),14(19.3%),19A(18.1%),6B(9.4%)和23F(6.4%),其中有5株(2.0%)用丹麦抗血清无法确定血清型。共检出65种ST,12个克隆群,有1株因未扩增出aroe位点的等位基因无法分型。其中ST320最常见,占17.5%,其次为ST271(13.5%)、ST876(10.5%)。常见的ST同源复合群是CC320(33.9%)和CC876(13.3%)。发现20种新的ST型,已被MLST数据库录入,并有3个新的等位基因序列。结论分离自中国儿童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主要为ST320、ST271和ST876等3种,流行的克隆群为CC271、CC876。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迁延性慢性咳嗽儿童及青少年中百日咳与非百日咳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将上海、重庆、昆明及银川地区持续咳嗽2周以上、年龄≥6岁的患者分为百日咳组及非百日咳组,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特征及并发症.百日咳实验室检测采用培养、多重PCR及百日咳鲍特菌特异毒素IgG(PTTgG)检测(ELiSA).结果 有1001例患者入组,113例百日咳检查阳性,888例排除百日咳,患病率达11.3%.40.7%百日咳患者表现间歇性阵发性咳嗽,无咳嗽后吼声、呕吐、紫绀及呼吸暂停病例,18.6%合并肺炎.非百日咳患者间歇性阵发性咳嗽比例(29.7%)明显低于百日咳患者(P<0.01).结论 阵发性咳嗽仍是大龄儿童及青少年百日咳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后出现的典型并发症已少见,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百日咳可能导致漏诊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06.
载脂蛋白E(ApoE)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脂蛋白,除调节脂质代谢,在体外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近来研究发现ApoE还参与核因子-κB(NF-κB)和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等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过对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从ApoE对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面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选择上海地区4家哨点医院检测7 204份腹泻标本确认的712例DEC感染病例,阳性率为9.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感染351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292例;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感染32例;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EHEC)感染6例;DEC混合感染31例。EPEC感染以1~5岁儿童最多见,菌型均为aEPEC;ETEC流行峰值在8月,阳性率>20%,感染病例2012年聚集于1~28日龄和2013年的20~60岁人群(P< 0.05),菌型以耐热肠毒素(ST)型最多(59.6%),其次为不耐热肠毒素(LT)型(27.8%)和ST/LT型(12.6%);2013年儿童感染EIEC病例明显增加(P< 0.01);未监测到EHEC O157 : H7,但确认2例EHEC O26 : H11(eae-hlyA-stx1a)儿童病例;调查确认2012年上海地区15例新生儿ETEC聚集性感染病例与四川省自贡市新生儿病例属于同一克隆(STh-CS21-CFA/I-ClyA-EatA-ST2332- SHNL0005)。结论 上海地区DEC型谱特征已发生改变,ETEC对新生儿院内感染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构成潜在暴发风险,需加强实验室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108.
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注射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临床试验 ,阿奇霉素治疗 5 0例 ,静滴 10mg·kg-1·d-1,疗程 4 .72± 0 .16d ;红霉素治疗 4 8例静滴 2 0~ 30mg·kg-1·d-1,2次 /d ,疗程 6 .88± 0 .2 0d。结果 :阿奇霉素临床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 94 % ,不良反应率 8% ,对照组 17%。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5所医院2011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15所医院2011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889株,按统一方案及材料、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CLSI2011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监测的188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占93.3%;门诊患者分离株占6.7%。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分离株占62.9%,小于18周岁患者的分离株占8.2%。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是陔菌的主要分离源,占82.6%;分离自血液、胸腹水、关节腔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菌株占4.2%。该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6%、10.0%和1.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9.0%。血液及无菌体液分离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为37.1%,高于其他标本分离株,与伤口及尿液标本比较,P值〈0.0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及其痰液等呼吸道标本中,且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多见。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固有耐药,但对CL sI推荐的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亦有抗菌活性。应以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5所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15所医院2012年收集的临床非重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株,按统一方案及材料、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12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全年共收集215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中住院患者分离2103株,占97.5%;门诊患者分离53株,占2.5%。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分离1410株,占65.4%,小于18岁的患者分离115株,占5.3%。分离自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标本1770株,占82.1%;分离自血液、胸腹水、关节腔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81株,占3.8%。该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5%和3.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4.4%。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于住院患者及其痰液等呼吸道标本,且多见于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该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固有耐药,但对CLSI推荐的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亦有较好抗菌活性。临床应以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