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酒依赖(AD)患者自主神经及感觉功能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56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体感诱发电位(SEP)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分析SSR反应波及SEP上肢N20、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和正中神经、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于酒精戒断2个月时随访AD组患者的SS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SSR异常率及反应波缺失率均显著升高(χ~2=7.860,P=0.005;χ~2=64.655,P=0.0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入组时及酒精戒断后SSR波幅均显著降低,潜伏期显著延长(均P0.01)。与入组时比较,AD组酒精戒断后波幅、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组与正常对照组SEP上肢N20电位和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及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胫神经S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患者酒依赖持续时间和日饮酒量分别与SSR潜伏期呈正相关(r=0.335,P=0.017;r=0.369,P=0.008),与SSR波幅呈负相关(r=-0.294,P=0.038;r=-0.310,P=0.028)。结论 AD患者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以C类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传导痛温觉Aδ纤维功能障碍等小纤维损害为主,深感觉传导路尚无明显影响,SSR可为AD提供周围神经早期损害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及SCL-90问卷对216名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我接纳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是0.25和0.13);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应对方式、SCL-90诸因子、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以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变量是自我接纳、幻想、退避和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结论: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易感性差异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检测海洛因CPP易感性差异大鼠伏隔核壳区(AcbSH)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2R)及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or,DAT)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海洛因精神依赖易感性差异可能机制.方法: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30为生理盐水对照组(SC),其余100只大鼠为海洛因处理组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训练,海洛因处理组根据海洛因诱导的CPP强度不同再分为高CPP组(HP)和低CPP组(LP),各占总数的30%,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高、低偏爱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末次海洛因注射后30分钟、戒断第1、3、7、14天AcbSH D2R和DAT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海洛因处理后大鼠AcbSH区D2R和DAT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而在戒断后逐渐回升;②海洛因高偏爱组大鼠在所有检测时点AcbSH区D2R下凋比低偏爱组大鼠更为明显;③海洛因高偏爱组大鼠各脑区所有检测时点DAT表达与低偏爱组大鼠均无明显差别.结论:①海洛因慢性处理后,大鼠AcbSH区D2R和DAT均出现适应性下调;②不同个体D2R敏感性或受体水平存在差异,低D2R可能与海洛因成瘾的高易感性与有关;③未发现不同易感性的大鼠DAT蛋白水平存在差异,海洛因成瘾易感性与DAT的表达可能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易感性差异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进一步探讨新奇环境反应性与海洛因成瘾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分别进行旷场实验以了解其在新奇环境中的反应性,然后根据海洛因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强度不同分为高CPP组和低CPP组,各占总数的30%, 并分析其与新奇环境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海洛因处理前后实验大鼠CP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CPP组旷场实验跨格总数及运动总距离均明显高于低CPP组(P<0.01);CPP的差值与旷场实验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小剂量递增法可以有效地建立海洛因CPP易感性差异模型.大鼠在新奇环境中的反应性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形成海洛因依赖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d吗啡注射(10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连续6.5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9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3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2例,对照组91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3 mg·d-1,睡前服;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胶囊7.5~15.0 mg·d-1,睡前服;两组疗程均为15 d,治疗前及治疗第8,15天后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SDRS评分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显效率83.7%,对照组显效率81.3%,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失眠症患者服用右佐匹克隆后睡眠状况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职晓燕  王传升  张瑞岭  郝伟 《重庆医学》2013,42(10):1134-1135
目的考察青少年自我效能、适应不良和网络成瘾(IA)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和适应不良问卷对568名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适应不良与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r=-0.174,P<0.05),自我效能与IA呈显著负相关(r=-0.192,P<0.01)。自我效能影响适应不良,进而影响IA。结论自我效能在适应不良和IA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给予冠心病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坦度螺酮20~60 mg·d-1,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并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完全依从率分别为68.97%,37.93%(P<0.01),治疗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坦度螺酮,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