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肢体功能丧失,甚至因肺栓塞而死亡。提高认识,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尽早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在整个病程中护理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小剂量盐酸普萘洛尔口服治疗不同月龄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452例,分为0~6个月组(n=266)、7~12个月组(n=128)、13~18个月组(n=58),分别给予盐酸普萘洛尔1 mg/(kg·d)口服。服药3个月后复查,观察血管瘤颜色、大小、质地、表皮温度及超声下血流信号变化,对比不同月龄组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 0~6个月组患儿瘤体可见明显萎缩,颜色消退、皮温降低,超声下血流信号减少,服药24 h后即可见效;7~12个月组患儿亦可见上述变化,但血管瘤消退出现时间及速度较0~6个月组患儿明显延缓; 13~18个月组患儿血管瘤上述变化不明显,部分瘤体面积较大、生长期长的血管瘤亦可见一定程度上消退。结论 小剂量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6个月以内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血管瘤效果明显;7~12个月患儿用药后可取得一定效果;1周岁以上小儿效果欠佳,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33.
34.
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引领、人才培养相结合,开展"院长咖啡书记茶"活动,认真分析学生群体特点,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学生在轻松闲适的氛围中与书记、院长面对面交流,聆听专家见解,分享人生话题,自省医学生责任;致力于打造"精品化"讲堂,在思想的碰撞中促进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35.
张景凤,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科研、临床28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在中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多有建树,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将张师自拟中药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方法 将72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参考指南给与基础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中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改善评分(NIHSS)及自理能力改善评分(ADL)评分、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D-二聚体(D-D)、血清肌红蛋白(Myo)与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苔白腻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37.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侵袭、转移的一个必要条件为肿瘤细胞侵犯并穿过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所组成的屏障。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是一种天冬氨酸溶酶体蛋白水解酶,活化的CathepsinD催化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以利于肿瘤细胞移动并穿过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产地党参中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评估党参中8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健康风险,并研究无机元素与党参产地的相关性.方法 20组(共47批)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计算其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并对所有无机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联合经脾静脉冠肾静脉分流术的患者采取紧贴门静脉结扎脾静脉的方法,58例未行脾静脉结扎的贲...  相似文献   
40.
王亚飞  虞晓琴  李妹芳 《全科护理》2023,(14):1973-1977
目的:调查九江市公立医院临床护士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韧性量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对九江市18所公立医院3 5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心理韧性得分为(82.18±16.24)分,职业获益感得分为(114.47±19.03)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正向职业感、亲友认同、团队归属感、自身的成长是影响临床护士心理韧性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多种方式联合干预,多角度制定相关政策及措施,从而提高临床护士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