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牙周组织与牙髓组织在生理解剖上是相通的,其中一个组织发生病变或感染时,都会波及另一组织[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临床较为多见,单纯的对其中一个组织进行治疗,其结果往往是不理想的。派丽奥软膏是一种四环素类广谱抗菌药,对于牙周疾病的疗效是确切的[2]。本研究将派丽奥软膏同常规根管治疗以及牙周基础治疗相结合,用以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希望为其他同行的工作提供参考。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肝素管与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足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行血气分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肝素管采集足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直接采集足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对比两组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肝素管抽取足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标本合格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冷冻复型电镜技术,对6例不同胎龄的胎儿肝脏进行了观察。发现肝细胞膜的膜内微粒,随胎龄增长由均匀变为不均匀;肝细胞的狄氏间隙面和胆小管腔面的微绒毛由少而多;缝管连接仅见于两肝细胞相邻面,未见桥粒。紧密连接仅见于几个肝细胞间的胆小管四周;肝细胞核每μm~2上的核孔数及其所占核表面积随胎龄增长而加大。核孔直径范围为67~100 nm。胞质内有丰富的细胞器,如成层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清晰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群存在的小泡小管状滑面内质网以及许多圆形线粒体等,它们与胎龄的增长无明显关系。肝血窦内皮筛板区有成群分布、大小不等的内皮孔,12、28、32、40周者,每μm~2上分别为4、12、19、25个,其所占测算区表面积依次为5、8、10、31%;内皮孔直径为81~125 nm。在胞质多的内皮细胞突上无孔,但有吞饮泡。细胞核核孔稀少。内皮外无基膜,其与贮脂细胞和星状细胞间未见连接装置。狄氏间隙随胎龄增长由小变大,其间微绒毛由少至多,造血灶于32周前普遍存在。以上各细胞膜的PF面膜内微粒均较EF面多,尤以肝细胞者最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电镜观察了两例已有视神经转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对较晚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光镜下菊形团已很少见,结构简单。但用电镜观察到丰富多采的复杂形态。我们研究肿瘤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微细变化,还探讨了细胞间的关系。并对某些组织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探讨发现就是恶性度很大的肿瘤,也可能有分化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8例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延续护理。采用电话回访、上门访视、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提高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膀胱灌注化疗病人的依从性、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粗江蓠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粗江蓠多糖(Gracilaria Gigas Harvey Polysaccharides,GHPS)对辐射损伤小鼠NK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60Coγ射线5Gy全身照射小鼠制造辐射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不同剂量(10mg/kg,20mg/kg,40mg/kg)的GHPS对辐射损伤小鼠NK细胞杀伤靶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辐射对照组小鼠接受60Coγ射线5Gy照射后,NK细胞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腹腔注射(10、20、40)mg/kg GHPS,再接受γ射线5Gy照射后,小鼠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P〈0.01),并有剂量依赖性。结论:5Gyγ射线可以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活性,而GHPS对辐射损伤小鼠的NK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在24 h内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105例,选9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NSE浓度,按SSS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出血量以入院时CT显示计。结果急性脑出血组血清NSE水平与出血部位无明显关系(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清NSE水平[少量出血(13.81±3.95)μg/L、中量出血(18.74±4.32)μg/L、大量出血(25.19±3.0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8.62±2.64)μg/L],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清NSE水平与出血量成正比(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清NSE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926,P<0.05)。结论血清NSE能够反映神经组织的损害程度,可作为老年急性脑出血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联合Wells评分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就诊的300例疑似P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阳性为确诊PE的依据,分为PE组145例和非PE组15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浆D-二聚体、BNP浓度及Wells评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并比较血浆D-二聚体、BNP对PE的诊断价值。结果 (1)PE组出现近期术后或卧床、近期骨盆或下肢骨折、一过性意识障碍、单侧下肢肿胀、咯血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其他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安排诊断性检查的依据总结中,血浆D-二聚体和BNP浓度升高、Wells评分PE高度可能(≥7分)及低氧低碳酸血症是有重要意义的参数(P0.05)。(3)PE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浓度及Well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P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OC分析结果:BNP诊断PE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浆D-二聚体,与Wells评分联合时,BNP、血浆D-二聚体预测PE的灵敏度均显著升高,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下降,而BNP诊断PE的阳性预测值与特异度均高于血浆D-二聚体,但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与血浆D-二聚体相似。结论 BNP对PE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诊断PE的特异性高于血浆D-二聚体,与Wells评分联合时,BNP诊断PE的阳性预测值高于血浆D-二聚体,但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与血浆D-二聚体相似。  相似文献   
19.
20.
将HRP分别用微电泳注入10只大鼠的背海马CA_1区起层或辐射层,观察了下述通路的标记细胞位置和轴突走向:1.内侧隔核—背海马CA_1通路,轴突经背穹隆,海马槽直抵背海马CA_1区,不经海马繖女末梢既终止于起层又穿过锥体细胞层而终止于辐射层。2.海马联合通路,抵背海马CA_1区者主要由对侧CA_4锥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组成,但终止于起层的纤维部分来自对侧CA_3区。3.海马内联系,在CA_3区透明层出现致密点状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