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耳穴疗法治疗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建库以来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耳穴治疗便秘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3.0软件对高频耳穴、耳穴组合、耳穴常用科室进行频数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相关耳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R 4.0.3软件进行耳穴集合可视化分析及耳穴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2篇文献,包含61个耳穴,其中累计应用频次较高的耳穴为大肠(95.56%)、直肠(75.63%)、脾(66.90%)、三焦(60.67%)、肺(53.56%);耳穴治疗便秘患者的科室以肛肠科、脑病科、骨伤科多见;耳穴配伍以大肠和三焦最为常见;常见的耳穴组合为大肠、直肠、交感。结论耳穴疗法治疗便秘以中医辨证原则为指导,取穴以大肠为基础,并根据不同基础疾病灵活配伍随症选穴。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耳穴疗法治疗便秘的选穴、配伍规律具有可行性,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胶原蛋白海绵组。胶原蛋白海绵组患者进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在拔牙窝内填入胶原蛋白海绵,常规组患者则只进行常规拔牙处置,比较2组患者拔牙后的相关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胶原蛋白海绵组患者拔牙后30 min内拔牙窝出血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拔牙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拔牙后干槽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胶原蛋白海绵,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干槽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使用的影像学方法主要包括红外线扫描、超声、钼靶X线摄影、CT、MRI和核医学检查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亚楠  李敏一 《中草药》2019,50(3):541-545
目的研究海南红树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通过多种柱色谱、重结晶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并结合现代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红树植物角果木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3-(5-羟基-2,3,4-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1)、3-(3-羟基-2,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2)、松柏醛(3)、2,3-二甲氧基-5-(1-丙烯基)苯酚(4)、丁香酸甲酯(5)、丁香醛(6)、银松素甲醚(7)、棕榈酸(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命名为角果木苯丙素C,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16.
染色体畸变试验作为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前常规开展的毒理学试验项目,是检测化学物质对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影响的基本方法。确立标准化试验方法并积累一定的背景数据,是试验系统和数据真实可靠性的有力保障,可为科研人员和审评专家的数据分析提供有力依据。首先就影响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简要综述,继而通过回顾国内外2012-2017年期间发表的47篇有关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的研究来讨论如何规范化试验条件,并以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2002-2017年汇总的背景数据为例阐释建立历史背景数据的要点。总之,严格参考OECD指导原则开展规范化的染色体畸变试验并通过长期积累建立一套对照受试物的背景数据是临床前遗传毒性研究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更好地对药物等受试物的潜在致染色体损伤作用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Ames波动试验和GADD45a-GFP GreenScreen两种快速筛选方法,对有毒中药芫花和了哥王的主要单体成分大黄素和芫花素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 (1)Ames波动试验:在非代谢活化(-S9)和代谢活化(+S9)条件下使用鼠伤寒沙门菌TA100开展基于96孔液态培养法的细菌回复性突变试验,大黄素和芫花素(终质量浓度范围均为0.1~10 μg/mL)与菌液充分混合后在37℃下培养72 h。(2)GADD45a GreenScreen高通量筛选试验:在非代谢活化(-S9)和代谢活化条件下(+S9)将表达GADD45a基因的TK细胞(GenM-T01和GenM-C01)与大黄素(0.13~32.0 μg/mL)和芫花素(0.07~16.0 μg/mL)分别作用48 h(-S9)和3 h(+S9),之后通过酶标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荧光强度。结果 有无代谢活化条件下,10 μg/mL大黄素均可诱导TA100的回复性突变率显著性升高(P<0.05、P<0.001);代谢活化条件下,10 μg/mL芫花素可诱导TA100的回复性突变率显著性升高(P<0.001),16.0 μg/mL芫花素诱导TK6细胞表达的GADD45a-EGFP荧光强度也超过了遗传毒性阈值(1.3倍)。结论 当前研究提示大黄素和芫花素为可疑遗传毒性,需要开展深入研究明确其遗传毒性及机制。Ames波动试验和GADD45a GreenScreen是良好的高通量筛选备选试验,可极大优化浩繁的药物的毒性筛选工作,尤其适宜诸如中药等成分和配伍复杂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等19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诊断包括肾肿瘤78例,膀胱癌2例,肾上腺肿瘤2例,肾囊肿1例,前列腺癌1例,汗腺癌淋巴结转移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盆腔转移瘤1例。其中,32例接受标准腹腔镜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LPN)27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54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RAPN)51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例,盆腔转移肿瘤切除术1例。两种术式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其中RAPN 23例,LPN 18例。男26例,女15例;中位年龄53.5(24~76)岁;中位R.E.N.A.L评分7.8(4~11)分。专业工程师根据86例术前增强CT检查图像和诊断报告重建全息影像。术前,全息影像可帮助术者对供应肿瘤或手术切除部位的动静脉血管、淋巴结和神经的立体空间结构及相互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协助术前手术规划。在术中将全息影像与腹腔镜监视器中的术野图像进行实时追踪和融合,实现术中导航。结果本组8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通过人工调整全息影像,可提示重要血管如肾动脉和肾静脉在体内的投影位置,帮助术者定位血管、淋巴结和其他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便于精准分离。本研究采用标准腹腔镜手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共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41例中位手术时间140(50~225)min,其中RAPN为140(50~215)min,LPN为160(80~225)min;中位热缺血时间23(14~60)min,其中RAPN为21(17~40)min,LPN为25(14~60)min;中位出血量80(5~1200)ml,其中RAPN为150(30~1200)ml,LPN为50(5~1200)ml。术中无周围重要脏器损伤。2例LPN患者出现ClavienⅡ级并发症,1例出血1200 ml给予输血,另一例血肿未予处理,自行吸收。此2例分别为前、后肾门肿瘤,R.E.N.A.L评分均为11分。结论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可协助术者在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对重要的解剖结构进行定位、识别,在减少术中组织和器官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将2012年4-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纳米碳组患者术中采用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在肿瘤周围浆膜下注射纳米碳后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常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检获情况,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纳米碳组检出淋巴结(31.7±7.6)枚/例,多于对照组(19.8±6.1)枚/例(P<0.05);纳米碳组微小淋巴结(小于5 mm)检出率为61.0%(386/633),高于对照组43.3%(171/395)(P<0.01);纳米碳组淋巴结检出时间(23.5±4.8) min,短于对照组(32.6±5.5) min(P<0.05);纳米碳组淋巴结黑染率为61.9%(392/633),黑染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3.0%(90/392),高于未黑染淋巴结的6.2%(15/241)和对照组的15.7%(62/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有纳米碳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胃癌根治术中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可提高淋巴结检出率,尤其是微小淋巴结的检出。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急症,患者常常突然间发病,而且急症发展速度很快,会对人身体器官造成伤害,严重者还会触及到生命[1]。因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精细化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男89例,女3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