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利用碱烧伤诱导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CRNV)的发生,探讨定量分析CRNV和观察CRNV通透性的方法。方法取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0):采用浸润l mol/L NaOH的滤纸片接触角膜5 s,诱导碱烧伤CRNV;对照组(n=6):不进行任何处理。于碱烧伤后第4、7、10、14天测量CRNV面积;第3、7、10、16、28天取眼球做切片的HE染色行组织学检查;第10天使用CD31抗体标记CRNV并计数,行荧光血管造影观察CRNV的通透性;每日观察角膜溃疡和前房积血等情况。结果实验性碱烧伤CRNV存在生长和消退的过程。无菌性角膜溃疡和前房积血较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7%和10.0%。眼球切片的HE染色可观察到不同时间角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碱烧伤后第10天,CD31抗体免疫组化标记并记数CRNV,荧光血管造影可观察到显著的CRNV渗漏。结论CD31抗体免疫组化标记、记数CRNV及联合CRNV面积测量,是CRNV定量分析较为客观的方法;荧光造影是观察和记录CRNV通透性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构建针对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研究Stat3基因沉默对人食管鳞癌EC-1细胞侵袭转移及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pSUPER-EG-FP-Stat3siRNA表达载体,转染EC-1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Stat3的表达;Boyden-chamber体外侵袭实验检测siRNA对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MTT法检测siRNA对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pSUPER-EGFP-Stat3s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RT-PCR,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RNA能有效地降解EC-1细胞中Stat3基因的mRNA,下调Stat3蛋白的表达;转染siRNA后,与对照组相比,EC-1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针对Stat3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可有效沉默Stat3基因在食管鳞癌EC-1细胞中的表达,抑制EC-1细胞的侵袭转移及增殖能力,可为食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电针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HSP70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HSP70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HSP70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海马区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44.
唐熙  宋苏云  王丰湖 《吉林医学》2010,31(22):3659-3661
目的:研究胎儿体表畸形的实时三维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胎儿体表畸形的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引产后或产后观察结果比较分析,计算两者符合率。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6.1%(35/4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7%(44/46)。胎儿体表畸形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颅骨发育异常、颜面部畸形、前腹壁缺陷和四肢异常最常见。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检查中较单独使用二维超声可以提高畸形检出效果,并可取得直观的图片及动态视频图像,在胎儿体表畸形的产前诊断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张锐  宋苏云  陈刚  张雪珍  肖芳  王丰 《吉林医学》2011,32(22):4551-4554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联合Tei指数评价不同左室构型的慢性肾脏病(CKD4~5期)患者左心收缩、舒张功能改变。方法:对76例慢性肾脏病及20例志愿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超声和Tei指数评价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不同左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n=23)、向心性重构(n=11)、离心性肥厚(n=12)及向心性肥厚(n=30)四组,比较各组之间改变。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ISVd、LVPWd及LVMI均高于对照组,Em/Am及E/Em和Tei指数较对照组均增高,Sm明显减低(P<0.05)。慢性肾脏病向心性肥厚组Em/Am和Tei指数明显高于其余三组。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均减低,其中以左室向心性肥厚患者左心功能减低最明显,需引起临床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Eca109细胞系中S100A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C9706、Eca109中S100A4蛋白及MMP-2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EC9706和Eca109细胞中S100A4与MMP-2的mRNA表达.结果:EC9706、Eca109细胞系中均存在S100A4与MMP-2蛋白及mRNA的表达,S100A4蛋白及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浆中,Eca109细胞系中偶见胞核着色.Eca109细胞系中S100A4与MMP-2蛋白和S100A4 mRNA的表达量高于EC9706(P<0.05).结论:在EC9706、Eca109细胞系中均有S100A4、MMP-2的表达,提示S100A4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iNOS、p53在头颈部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p5 3蛋白在头颈部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5 0例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头颈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10例喉乳头状瘤、2例甲状腺腺瘤、7例正常头颈部粘膜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的表达。采用SABC法测定组织中 p5 3的表达。 结果 头颈部癌组织iNOSmRNA阳性表达率为 82 .0 0 % ,较对照组癌旁组织 (2 0 .0 0 % )、良性肿瘤组 (41.6 7% )、正常人组 (0 / 7)明显增高 (P <0 .0 0 0 1,P <0 .0 0 5 ,P <0 .0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组 (2 1/ 2 2 )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71.4 3% ) (P <0 .0 5 ) ;喉癌组、其他头颈肿瘤组阳性率分别为 85 .0 0 %、70 .0 0 %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iNOSmRNA阳性表达与T分级呈正相关 (T1~T2 为 70 .83% ,T3 ~T4为 92 .31% ,P <0 .0 5 ) ;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G16 6 .7% ,G2 91.6 7% ,G3 90 .0 0 % ,P <0 .0 5 ) ;与生存率呈负相关 (P <0 .0 5 )。p5 3的阳性率为 5 5 .0 0 % ,且与iNOS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头颈部癌组织中存在iNOS ,iNOSmRNA表达与 p5 3表达呈正相关。它可能通过合成一氧化氮 (NO)在分子水平参与了头颈部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S100A4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0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MMP-2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EC-1和TE-1中S100A4基因的表达并采用Boyden小室检测EC-1和TE-1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10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52.0%)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26.0%)(P<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食管鳞癌细胞EC-1中S100A4mRNA(0.894±0.021)、蛋白(0.897+0.053)表达及体外侵袭力(91.00+17.44)明显高于TE-1细胞(S100A4 mRNA:0.812±0.040,蛋白:0.645±0.089,体外侵袭力:61.80±11.10)(P<0.01).结论 S100A4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以及高侵袭性食管鳞癌细胞EC-1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并探讨翻修手术策略。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脊柱内固定翻修手术的4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平均随访3年(1~81个月)。翻修原因可分为:(1)内置物相关副损伤,3例;(2)内置物断裂、移位,21例;(3)内置物位置欠佳,3例;(4)内置物丧失作用,1例;(5)内置物残留,1例;(6)内置物邻近节段退变,2例;(7)内置物影响感染控制,12例;(8)血肿致神经压迫,1例。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翻修策略,对内置物进行了更换或拆除。所有内固定翻修患者采用X线平片、三维CT、MRI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改良JOA评分法进行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Stucki评分法进行评价,脊柱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病例采用ASIA损伤分级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翻修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首次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后出现血肿压迫脊髓,翻修手术行血肿清除,术后再次出现血肿压迫,造成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再次翻修取出内固定物及清除血肿后,患者神经症状恢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翻修术前JOA评分为17.38分,术后为17.46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根据Stucki评分90%的患者对翻修手术满意,90%的患者翻修术后疼痛缓解并对行走功能恢复满意,80%的患者对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满意;脊柱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翻修手术后ASIA损伤分级无变化。所有患者翻修后保留或更换的内固定物位置良好,骨融合率100%,感染得到控制。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翻修原因较多,选择合理的翻修手术仍可取得较满意结果。应掌握脊柱内固定应用原理,规范操作以避免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医一附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种术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伤椎中线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凸角(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的29.4%(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能改善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