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回顾1982年8月~2002年8月使用液氮(-196℃)储存的异体皮救治997例次特重烧伤患者的疗效。共用异体皮243万。cm~2,历年治愈率为83.02%~93.42%。在成功抢救Ⅲ度烧伤面积≥90%的患者中,异体皮覆盖和微粒皮移植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2.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具有群体性、社区性、职业性等特点。作为校园文化在整个大文化系统中,其特点表现的极为突出,它有时明显偏离正常轨道,有时可预示着未来的文化趋势和社会潮流。这一点是由校园文化的主体——青年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校园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系统中的冲突与融合的现象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33.
慢性创面,中医称之为“疮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慢性创面修复是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能影响创面的正常愈合。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中药外用能在创面愈合的各个时期起到正向的作用,但相关作用机制多复杂不甚明了,致使慢性创面的患者在临床中不能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现对中药外治法治疗慢性创面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高氧液对严重烫伤休克期羊淋巴循环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雌性羊随机分为2组,A高氧液组(10只)和B对照组(10只),2组均造成30%TBSAⅢ度烧伤,分别输入高氧液和平衡盐液,经股前淋巴管插管收集淋巴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伤后6、24、48h淋巴液TNF-α、IL-6、IL-8水平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烧伤休克期A组各时相点淋巴液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B组。A组SaO2明显高于B组。结论:高氧液对严重烧伤休克期羊淋巴循环有改善作用,降低淋巴液中TNF-α、IL-6、IL-8的水平。  相似文献   
35.
紫杉醇(paclitaxel)是从紫杉(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开发出的一类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其分子式为C47H51014N,分子质量853.9,具有高度亲脂性,不溶于水,血浆蛋白结合率89%-98%,终末半衰期平均值为5.3~17.4h,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清除仅5%。紫杉醇具有高度的抗肿瘤活性,临床已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本文就其在恶性黑素瘤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Ⅲ度创面不同时期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和形态学变化.方法 切取40例烧伤患者伤后1、2、3、4周Ⅲ度创面肉芽组织,同时取其中10例患者的供皮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单克隆抗神经丝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存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观察不同时期肉芽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变化. 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伤后1周创面神经纤维稀疏短小,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14±0.08)%,低于正常对照[(0.62±0.12)%,P<0.05];伤后2周神经纤维稍增多,单根走行,无分支,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40±0.09)%,仍低于正常对照(P<0.05);伤后3周神经纤维明显增多,常交错呈网状,有较多分支,神经纤维阳性而积百分比为(0.73±0.16)%;伤后4周神经纤维数量较伤后3周无明显改变,多根聚集,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66±0.13)%,接近于正常对照.LSCM下,伤后1~2周创而神经纤维极为短小;伤后3周肉芽组织中的神经纤维形态不规则,有部分肿胀和扭曲、变细,局部出现断裂和空洞;伤后4周神经纤维形态与伤后3周相似,分支减少;正常皮肤中的神经纤维内部结构连续完整,无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烧伤创面中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与肉芽组织形成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创伤愈合过程中神经再生的动态变化。[方法]采取伤区组织及瘢痕组织标本,改良三色法染色观察胶原;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以神经丝蛋白作为标记物,免疫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下观察神经纤维的二、三维结构。[结果]伤后胶原比例逐渐增大,到增生期胶原容积分数达到最高,成熟期趋于正常。伤后神经持续再生,瘢痕增生期神经纤维容积分数达到最高,到成熟期神经纤维容积分数则低于正常。三维重建发现增生期神经纤维存在扭曲变形,崩解断裂现象,成熟期则趋于正常。[结论]烧(创)伤愈合过程中神经纤维经历数目逐渐增多,形态出现扭曲粗大,然后经历崩解断裂、数目减少、形态规则的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38.
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5例患儿在2004年7月8~26日期间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心外科ICU15d内陆续出现5例患儿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其中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布局不合理、部分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和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过长,可能是引起5例患儿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独眼畸形1例     
独眼畸形是二个眼眶合并为单一的中央腔的先天性缺损,临床上颇为少见,特报告如下: 潘××,女,36岁。妊娠足月生一女婴,哭叫两声后死亡。家族中无畸形记载。胎儿身长41cm,体重2.3kg,四肢无畸形。面部有一嘴,二耳,无鼻。独眼位于正中,有小上下眼睑遮盖,眼睑有睫  相似文献   
40.
1 病例报告男 ,42岁。因反复血压升高伴头痛、失眠 6 a,加重 1wk于1999- 0 7- 0 7入院。查体 :BP2 2 / 14k Pa,体温、脉搏、呼吸正常 ,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眼底检查示眼动脉普遍狭窄。入院诊断 :高血压病 期 ,治疗给予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10 mg,2次 / d,能量合剂静脉滴注 ,晚间口服镇静剂。治疗后第 5天出现体位性眩晕 ,表现为体位改变时如从坐位变为卧位 ,或从坐位到站立时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旋转 ,以致不敢睁眼 ,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体位固定后症状逐渐消失 ,无其它伴随症状 ,发作时测血压无明显下降 ,考虑为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