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1].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可并发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我院是吕梁地区收治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定点医院,2009年11月20日-2010年1月11日陆续收治7例重症与危重症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洛赛克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洛赛克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洛赛克40 m g,每日2次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150 m g,每日2次静脉注射,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取上述措施。结果:治疗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3例,出血率5.0%,对照组12例,出血率20%,两组比较P<0.05。结论:洛赛克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死的首要原因,及时正确判断与处理呼吸衰竭是AOPP抢救成功的关键,1998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7 例,其中呼吸衰竭30 例,现将观察与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胃肠道反应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轻者表现为食欲下降,胃部不适,恶心未呕,中度表现为恶心呕吐,重度表现为难治性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调,使病人拒绝有效化疗。因此,在运用止吐药物预防同时,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使病人掌握如何合理安排饮食,减轻胃肠道反应从而顺利渡过化疗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全身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采用PICC置管是保证化疗用药最安全的给药途径。但在置管后,往往会有少数患者出现置管侧肢体皮肤红肿、发硬甚至疼痛。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拔管,影响化疗用药,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近两年,我科采用三黄汤加味湿热敷治疗PICC置管肢体肿胀、疼痛,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指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MPE75%为肺癌和乳腺癌引起,25%为其它恶性肿瘤[1]。我科于2008年4月-2010年4月为7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化疗药物,针对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收到了近期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黏膜病变,目前多采用保留灌肠治疗。保留灌肠可以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刺激及对消化酶的破坏,在肠壁、肠系膜、门静脉系统能维持较高浓度水平且血药浓度恒定,既达到局部治疗浓度,又避免全身毒副反应[1]。因此,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对疾病的治愈起重要的作用。药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直接影响着保留灌肠的疗效,为了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加药物在肠道内的有效吸收面积,将改良保留灌肠法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并进行了观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癌症首次化疗患者压力源与应对方式,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66名癌症首次化疗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结果:癌症首次化疗患者压力总水平为中等至高等,压力来自与疾病,化疗,经济,环境,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关的压力源;应对方式以理智面对,寻求他人帮助为最多,其次是依赖自我能力,积极乐观,部分使用发泄情感,保守应对,使用最少的应对方式是任其疾病发展的态度和听天由命。结论:癌症首次化疗患者存在多种压力源并应用多种应对方式,护士应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其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