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1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52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57篇
内科学   269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983篇
预防医学   332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418篇
  5篇
中国医学   471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81.
目的:探讨产前细致宣教在分娩镇痛产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48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前给予细致宣教护理,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和平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细致宣教有助于降低分娩镇痛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882.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58例成人无感染性胫骨缺损。依据胫骨缺损的长度、部位、是否合并畸形以及相应的Ilizarov骨搬移手段分为5个类型。Ⅰ型:1 cm<中下/上段骨缺损≤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胫骨单节段截骨,向缺损端搬移。Ⅱ型:6 cm<中下/上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双节段截骨同步向缺损端骨搬移。Ⅲ型:6 cm<中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胫骨上、下双节段截骨,向心性骨搬移。Ⅳ型:6 cm<上、下两段缺损≤10 cm,中段残留活骨≥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将胫骨中间残留的一段活骨2处截骨,成为3块骨,中间骨块固定作为两块骨搬移再生的"母骨"支点,上下两段骨块反向分离牵拉,一期修复上下2区骨缺损。Ⅴ型:胫骨缺损>10 cm,合并骨干>7°成角畸形。采用腓骨上下两处截骨,先纵向牵拉使胫骨缺损间隙加大、成角畸形矫正,再横向牵拉将腓骨中间段搬移至胫骨缺损处,使其腓骨胫骨化。观察5个临床分型组骨缺损修复骨愈合、畸形矫正、有无肢体短缩等并发症、汇合端愈合情况等。拆除外固定后随访,采用改良Paley骨不连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04个月,平均(32.0±21.4)个月。所有患者均实现骨缺损修复并最终骨性愈合,骨愈合指数35~60d/cm,平均(49.0±6.4)d/cm。1例Ⅳ型,4例Ⅴ型患者术后肢体短缩>2.5 cm(2.7~3.5 cm)。末次随访无>7°局部畸形病例。未发生1例深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因汇合端骨愈合迟缓,二次手术取自体髂骨植骨。带外固定架时间5~28个月。治疗效果:优41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4.5%(52/55)。结论:成人胫骨缺损新分型既有利于病情评估亦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制定的个体化骨搬移重建方法,可一期手术修复骨缺损、矫正畸形、延长肢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83.
大鼠硬膜外间隙应用辣椒素镇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正常大鼠硬膜外间隙注射辣椒素的镇痛效果,并探讨利多卡因消除辣椒素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将正常大鼠71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硬膜外间隙置管注射(0.1%、0.2%、0.4%)辣椒素、0.2%辣椒素+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溶媒(简称NC0.1组、NC0.2组、NC0.4组、LC0.2组和NT组),实验采用热辐射仪测定大鼠的热痛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痛阈恢复情况.另取硬膜外间隙置管大鼠60只,平均分为NC0.1组、NC0.2组和LC0.2组,并用正常大鼠20只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硬膜外间隙注药后30 min和第5天观察脊髓背角CGRP-LI的分布变化,并计算其阳性面积.结果随着辣椒素浓度的增大,其镇痛强度和作用时间逐渐延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利多卡因可完全消除辣椒素引起的呼吸麻痹和神经刺激性疼痛,对痛觉超敏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硬膜外间隙注射辣椒素后30 min和第5天,NC0.1组脊髓背角的CGRP-LI的分布和呈色无明显改变;NC0.2组的CGRP-LI呈色浅,阳性面积下降(P﹤0.05);LC0.2 组于30 min时CGRP-LI的分布与正常并无明显差别,但第5天时的阳性面积明显下降;第5天时NC0.2组和LC0.2组背角CRGP阳性面积间无显著差别.结论大鼠硬膜外间隙注射辣椒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强度、维持时间和副作用的发生率与辣椒素浓度密切相关,利多卡因能减少或消除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884.
患者,男性,63岁,因确诊糖尿病12年,双足远端皮肤烧伤后破溃发黑20 d,于2008年8月以"糖尿病足"收入我科,入院时体温36.0℃,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 Hg,血糖27.6 mmol/L,双足烧伤总面积约4%,左足内侧约2%表皮缺损,皮下组织颜色发黑,肌肉组织外露,渗出较少;右足外侧约2%表皮缺损,创基暗红,渗出较多.双足远端2/3颜色发黑,感觉迟钝.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885.
小儿手部烧伤的早期功能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手部烧伤由于皮肤、骨骼生长发育的特点,畸形产生早且严重,较成人致残率高。因此,治疗上要强调早期功能锻炼,预防继发性功能丧失,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对近1年来收治的76例小儿手部烧伤患者实施医护结合的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疾病,其外周血表现为一系、两系或三系减少,骨髓以病态造血为特征,具有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性。目前MDS的诊断还是以形态学为基础,结合临床及染色体的检查及随访来确诊。但是形态学的检查具有主观性,且细胞形态的改变有时会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干扰诊断,而MDS患者也不会100%出现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887.
当前医院临床输血存在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方法分析当前医院临床输血存在的主要缺陷,以期为临床输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帮助。结论当前临床输血各环节存在安全隐患,输血治疗安全有效仍任重而道远。对策加强学习,严格管理,加强监控,规范临床用血,引入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888.
慢性乙型肝炎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乏力、纳差、尿黄30天于2003年6月30日入院。入院前30天无明显诱因发热,37.8℃~40℃,呈弛张热型,不规则伴寒战,体温可自行消退,热退后全身大汗淋漓,同时有轻度咳嗽,咳白色粘液样痰。感乏力、纳差,尿色黄。无服用特殊药物及与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查体:急性热病容,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可见肝掌,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功下1.5cm,质中等,无压痛。脾肋下3.0cm,质中  相似文献   
889.
目的:结合3D 打印树脂模型评价2种椅旁扫描系统的扫描精度。方法:仿照上颌牙弓形态及大小制作一金属底座主模型,底座上设计4个柱形金属预备体,分别模拟上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预备体,右侧尖牙和第一磨牙分别以 A、B 表示,左侧分别以 C、D 表示。分别利用 Cerec 蓝光照相系统和 Cerec 真彩摄像系统扫描主模型各10次,每次扫描生成一个数字化模型。用3D 打印机打印出树脂模型(n =10),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分别测量主模型和树脂模型相应柱形金属预备体间的距离 AB、AC、BD 以及 A 的直径 d。采用 SPSS 13.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蓝光组 AB、AC、BD 的距离,真彩组 AC、BD的距离分别与主模型差异有显著性(P <0.05);蓝光组与真彩组各距离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2组的 d 值与主模型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对单个预备体的扫描,Cerec 蓝光照相系统精度高于 Cerec 真彩摄像系统;当扫描区域扩大,Cerec真彩摄像系统精度高于 Cerec 蓝光照相系统。  相似文献   
890.
血浆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测定其血浆Fib和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1支、2支和3支病变组,观察其Fib及TC、TG、LDL-C、HDL-C的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血浆Fib水平与血脂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Fib及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Fib、TC和LDL-C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P<0.05)。Fib、TC和LDL-C冠状动脉狭窄分数相关(r=0.666、0.378和0.429P<0.001)。Fib和LDL-C相关(r=0.534P<0.01)。结论血浆Fib水平的升高及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并且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血浆Fib水平和LDL-C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