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1998年9月-2006年10月,收治SSEH患者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0-69岁。神经功能障碍按ASIA分级:A级7例,B级2例,C级4例,D级9例,E级1例。发病至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时间:〈12h12例,12-24h2例,24-48h3例,〉48h6例。均经MRI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诊。17例采用手术治疗,6例采用以甲基强的松龙(80-100mg/d)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回顾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放射学诊断、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分析以上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3例随访3个月,恶化1例,无进展8例,改善9例,痊愈5例。性别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进展越快,血肿所覆盖的脊髓节段越多,患者的预后越差(P〈0.05);神经损害越轻,预后越好(P〈0.01)。手术治疗17例中,预后评分为1分1例,2分5例,3分6例,4分5例;手术前时间与预后的相关系数为0.056(P〉0.05)。非手术治疗6例中,预后评分2分及3分各3例。结论SSEH是一种罕见疾病,其预后受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病程进展时间、脊髓是否合并水肿及硬膜外血肿体积等因素影响。此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且宜早期进行,防止脊髓功能进一步恶化。非手术治疗只适用于脊髓功能在早期恢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hyperbaric oxygen (HBO) treatment on the neuronal apoptosis at an earlier stage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ytochrome C (Cyt C), Bcl-2 ( B-cell lymphoma-2 family) and Bax ( 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in rat brain tissue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Methods: Forty adult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e. , Group A (the rats with untreated TBI) and Group B (rats with HBO treatment after TBI). Sections of brain tissues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then detected at 3,6, 12,24, 72 hours after TBI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electronmicroscope, respectively. Results: HBO treatment coul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Bcl-2 within 72 hours, reduce the release of Cyt C from mitochondria, attenuate the formation of dimeric Bax and alleviate the mitochondrial edema within 24 hours after TBI. Conclusions: HBO treatment can alleviate neuronal apoptosis after TBI by reducing the release of Cyt C and the dimers of Bax and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Bcl-2.  相似文献   
13.
焦庆芳  李松  刘展  游潮  王春婷 《重庆医学》2011,40(35):3594-3596,3641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sⅢ(PRDXⅢ)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无关序列转染组和干扰组。利用脂质体将PRDXⅢ干扰片段转染胶质瘤细胞株U251,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RDXⅢ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FCM)、DNA ladder、PI染色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凋亡状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转染后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转染后干扰组PRDXⅢ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6.0%和63.9%。DNA ladder显示干扰组出现明显梯形电泳条带。PI染色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浓染色,部分细胞核裂解为碎块。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无关序列转染组和干扰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6±0.64)%、(2.68±0.74)%、(3.54±0.62)%和(35.90±4.85)%,干扰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干扰组U251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4.40%。结论 PRDXⅢ靶向干扰能够显著抑制U251细胞株增殖,增加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处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疗经过及疗效,总结经验.结果 31例患者术后28例治愈,2例显效,1例有效,术后随访完成随访21例,随访时间6-36月,无疼痛复发.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RDXⅢ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DXⅢ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表达水平,利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及脑组织相互间PRDXⅢ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与细胞凋亡指数间的关系。结果:PRDXⅢ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0 (20.00%)、10/33(30.30%)、26/32(81.25%),高级别胶质瘤PRDXⅢ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胶质瘤。随病理级别增高,PRDXⅢ蛋白表达强度也明显增加(r=0.576,p=0.00)。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织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4.51±3.27)%、(17.68±2.27)%、(8.78±3.02)%,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增高,凋亡指数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5,P=0.00)。在正常脑组织和 胶质瘤中,PRDXⅢ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指数为(10.29±4.87)%,PRDXⅢ蛋白表达阴性组为(19.07±4.64)%,PRDXⅢ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PRDXⅢ阴性组(t=7.99,P=0.00)。结论 PRDXⅢ在胶质瘤中高度表达,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高级别级胶质瘤中PRDXⅢ表达的强度明显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说明PRDXⅢ可能与胶质瘤的生长和恶性表型有关。在PRDXⅢ表达阳性的胶质瘤中,细胞的凋亡指数低于PRDXⅢ表达阴性者。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过氧化物酶Ⅲ(PRDXⅢ)在胶质瘤的表达与凋亡,利用RT-PCR法测定PRDXⅢmRNA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PRDXⅢ的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PRDXⅢmRNA表达也逐渐增强,Ⅲ、Ⅳ级胶质瘤PRDXⅢ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和Ⅱ级胶质瘤.认为PRDXⅢ可能与肿瘤的生长和恶性表型有关,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使其生长加快.  相似文献   
17.
余斌  焦庆芳  张喆  李松 《现代保健》2012,(14):123-124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预后。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行MVD治疗的54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结果:12例(22.2%)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面瘫,其中3例为迟发性面瘫,5例(9.3%)出现轻度听力下降,2例(3.7%)出现耳鸣,1例(1.9%)颅内感染,3例(5.6%)出现皮下积液,1例(1.9%)复视,本组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病例,随访1-3年,面瘫及听力下降者全部恢复,1例复视于术后2周自愈,1例仍有耳鸣并出现进展性听力下降。结论:面瘫、耳鸣、听力下降及皮下积液是MVD主要症状,面瘫、耳呜、听力下降及皮下积液多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耳聋为远期并发症,术中注意操作技巧,术后给予适当的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150/1000000,脑出血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17.1%~39.4%[1],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人生活方式迅速西方化,包括脂肪的过度摄入、吸烟、饮酒、缺少体育锻炼等,而且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年龄做为脑出血的高危因素,脑出血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我院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分别采用脑室镜辅助手术(21例)、常规开颅手术(24例),2种手术的手术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鼠脑外伤后P-selectin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脑外伤后P-selecti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等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Feeney大鼠脑损伤动物模型,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A(标准对照组),B(轻伤组)、C组(重伤组),每组20只。分别于脑外伤后6h、24h、3d、7d随机各取标本5只,测量脑水肿程度以及P-selectin在脑组织的表达变化以及免疫阳性染色血管,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外伤后6h P-selectin的表达及粒细胞在脑组织的浸润显著升高(P〈0.05),于伤后24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结论 脑外伤后P-selectin的表达及粒细胞在脑组织的浸润显著升高,其时程和空间分布与脑外伤后继发性损伤相吻合。提示P-selectin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我科采取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44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包括动脉瘤颈夹闭或载瘤动脉塑形35例,动脉瘤孤立术4例,动脉瘤腔填塞术2例,动脉瘤孤立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1例,动脉瘤包裹术2例。其中,2例基底动脉瘤采取闭合式深低温停循环夹闭动脉瘤颈。结果术后早期恢复按GlasgowOutcomeScale(GOS)预后评分Ⅴ级28例,Ⅳ级6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4例。随访8月~5年,2例Ⅱ级病人均在术后1月及3月死于肺部感染,4例Ⅲ级病人中,2例死亡,1例恢复至Ⅱ级,1例无变化,余病人均恢复良好。故总有效率(Ⅴ级 Ⅳ级)79.5%(35/44),死亡率18%(8/44)。结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当今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对不同部位的动脉瘤应采取不同的术式,术中行脑电监护及术后行“3H”(即Hypervolemia高血容量、Hemodilution高稀释度、Hypertension控制性提高血压)治疗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对深低温停循环处理巨大动脉瘤值得深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