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 PICC 专科护士风险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成立工作坊培训小组,选取8个风险管理相关的主题项目,对2013年新准入的36名 PICC 专科护士按照工作坊模式进行为期8个月培训,问卷调查36名 PICC 专科护士对工作坊的满意度,并对 PICC 专业护士活动前后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价。结果①培训对象对工作坊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较高;②通过工作坊模式培训后,调查36名 PICC 专科护士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带教能力、沟通能力、学习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7个维度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工作坊培训模式运用于 PICC 专科护士对风险管理培训,能提高PICC 专科护士的风险管理能力及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2.
腓总神经压迫性损伤病人的护理(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麻下长时间的同一手术卧位及下肢约束所致腓总神经损伤属压迫性的损伤,其护理至今尚未有报道.我院2000年3月连续发生两例腓总神经损伤,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随访1年,均已痊愈.现把我们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PICC专业护士分层培训对医院PICC输液治疗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将我院PICC专业护士根据核心能力不同分为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3个层级,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将分层培训前后一年专业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PICC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PICC专业护士分层培训前后一年专业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ICC置管的成功率由88.1%%上升至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09,P=0.000);B超下PICC置管率由41.5%上升至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1,P=0.000);导管异位率、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PICC专业护士分层次培训,能提高PICC输液治疗护理质量,发掘PICC专业护士的潜能,对PICC护理人才培养和使用都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索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3-8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病区成立QCC小组,按照QCC理论进行主题选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要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等共10个步骤逐项进行活动。结果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由QCC活动实施前的61.90%上升至实施后的95.65%(P0.05);造口相关并发症由实施前的45.24%下降至实施后的28.26%(P0.05);通过QCC活动,圈员在QCC的步骤运用、团队精神、专业能力、沟通协调、信心提升和责任荣誉等6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QCC活动能够提高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的准确率,有效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5.
随着静脉治疗的广泛应用,血管通路装置(vas-cular access device,VAD)导致的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皮肤损伤等并发症愈发凸显[1-3].如何密切观察并防控VAD并发症是静疗专科护士关注的重点内容.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是输液治疗领域的全球权...  相似文献   
86.
我科于2008年11月20日收治了1例因带管回家导致PICC导管断裂进入右心室及肺动脉1 d患者.曾有研究[1]报道经血管介入DSA手术取出断裂的PICC导管,但此导管断端在肘关节上方5 cm,末端在右心房,而本例断裂的PICC导管48 cm全部进入右心室及肺动脉,实属罕见,其危害性大,如不及时抢救及恰当的处理会造成患者肺梗死而致猝死.虽有研究[2-4]报道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时有发生,但对导管断裂这样严重的并发症很少报道,为了给护理人员及患者以警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也为医务人员DSA下取出断裂导管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调查某次长远航期间医院船人员晕船反应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参与某次长远航的186名医院船人员为研究对象,在长远航结束前采用自制问卷统计其晕船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询问随船气象员,统计各个航段平均的浪高及风速,以观察晕船反应的发生与浪高及风速的关系。结果 94名(50.53%)人员发生晕船反应。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居住位置、类别及是否吸烟及坚持体育锻炼的医院船人员,在是否发生晕船反应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晕船反应发生与海浪风速无明显关系,与海浪波高呈线性相关。大部分人员服用或外用药物以缓解症状。结论晕船反应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人体对风浪可以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任务人员应加强体育锻炼,以进行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行为表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帮助护理人员改进健康宣教方法,提高留置PICC患者的自我维护及异常处置能力。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留置PICC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PICC知识掌握现状及行为表现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标准化知识总分为(74.872±12.100)分,标准化行为总分为(53.170±4.266)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是否罹患肿瘤的患者,其知识总得分、行为总得分、日常维护知识得分、日常维护行为得分、异常处置知识得分及异常处置行为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职业的患者,其知识总得分、行为总得分、异常处置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置管时间的患者,其异常处置行为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82.52%的患者觉得PICC的定期维护影响正常生活;有65.05%的患者觉得到医院进行PICC维护不方便;49.51%的调查对象有关PICC的相关知识获取来源单一,仅为医护人员口头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采用多样化方法,在不同时段对留置PICC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系统、全面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89.
90.
2012年3月7日讯:日前,上海、福建、湖南三省市分别召开中医药工作会议,部署2012年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