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运动反馈训练。治疗前后采用E—LINK评估系统评定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并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屈肘肌群及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反馈系统提供的寓教于乐的康复方法能提高训练的趣味性、积极性,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实验教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广州医学院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对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开放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其目的 在于提高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神经性吞咽障碍不同浓度钡液吞咽造影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入选新发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100%钡液吞咽造影检查组、45%钡液吞咽造影检查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前两组分别采用相应浓度钡液调配的食物进行造影检查。结果 100%钡液吞咽造影检查组与45%钡液吞咽造影检查组两组造影结果均能显示患者口腔期及咽期的滞留、返流、误吸、隐匿性误吸及清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45%钡液及100%钡液吞咽造影检查均能安全有效地反映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指导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初步验证语言行为评估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方法由同一名检测人员采用语言行为评估量表对20例言语障碍患者进行重复评估,间隔时间为2周,分析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对235例言语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分析该量表的结构效度。 结果①语言行为评估量表2次重复测量的相关系数r=0.723,P=0.05;同一次测量各条目间一致性检验,Cronbach α=0.819;②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语言行为评估量表存在3个因子:接受性言语、交流性言语、描述性言语,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3.067%。 结论语言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言语障碍患者言语能力的评估,为言语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96例,抽签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针灸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针灸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三四周进行Fugl-Meyer积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定。结果:经三四周治疗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73.63&;#177;20.33)分,CNS为(15.32&;#177;12.79)分,较治疗前(33.32&;#177;12.06),(32.24&;#177;12.45)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48.23&;#177;16.22),(23.56&;#177;15.36)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57,-2.87,P&;lt;0.001)。康复组Fugl-Meyer上、下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lt;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康复治疗高层次人才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总结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经验,并参考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学特色,结合大陆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教育现状,在培养体系、师资及基地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提出个人建议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8.
黄怡  潘翠环  叶正茂  胡翔 《中国康复》2014,29(3):170-172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Pusher综合征患者6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odex平衡功能分析训练仪进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2组FAC、FMA、BI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9.
40例颈椎病患使骨刺灵酊剂外拱搽患外一周,总有效率为97.5%。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首次发病的60例单侧偏瘫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下肢功能(肌力、肌张力、运动模式、负重情况等)实际情况,接受不同姿势站立架站立训练,对照组按常规姿势站立架站立训练,治疗前后4周随访,观察患者的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运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4周后,其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肌张力、Fugl-Meyer平衡量表和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训练4周后,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肌张力和步行能力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