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102.
目的 观察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腕、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2组患者四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痉挛程度,并采用康复机器手自带的表面肌电系统评估2组患者四指、拇指和全指伸肌、屈肌的肌力。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腕、手以及总F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的腕、手以及总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四指屈肌MAS评分为(0.47±0.13)分,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四指、拇指、全指屈伸肌的平均肌电幅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四指、拇指、全指屈伸肌的平均肌电幅值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联合常规康复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患手的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和肌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63例)及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减重步行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减重步行训练。2组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分(BI)评定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ADL水平;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每月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A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减重步行训练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2,3个月时,发现减重步行训练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不仅有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ADL能力恢复,而且还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尽早对其实施减重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104.
康复治疗实践教学基地是康复治疗专业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康复治疗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我系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基地的师资培养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单纯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的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组37例,除常规物理治疗外,还予以手法按摩面部肌肉以及相应的穴位.治疗前后均以House—Brackmann法以及时间一强度曲线进行功能障碍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90%以上,其中轻度及中度功能障碍者的疗效最佳。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的(P〈0.01)。结论在常规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规范、合理地应用手法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康复疗效及缩短病程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出现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高压氧治疗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出现中耳气压伤的35例患者进行背景因素分析,观察指标[1]:①患者年龄、性别;②由于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的病因;③不能配合完成调压动作的因素;④单纯操舱不当;⑤气压伤发生的时间及阶段。结果引起中耳气压伤的病因有: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调压动作不当、操舱不当三类。中耳气压伤发生于加压阶段的33例,减压阶段的2例。结论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调压动作不当、操舱不当可致中耳气压伤,控制上述因素,做好入舱前、舱内、出舱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可预防中耳气压伤。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吞咽训练对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入选脑梗死偏瘫合并吞咽障碍患者84例,根据其是否进行个体化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分为吞咽训练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摄食-吞咽功能评估、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结果 (1)两组患者摄食-吞咽功能评估、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吞咽训练组摄食-吞咽功能、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脑梗死偏瘫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规范康复、治疗介入对肢体残疾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组本院本科158例肢体残疾患者中进行肢体残疾的评定,分为用早期规范康复,治疗介入组(11例)及对照组未规范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残疾等级、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积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来评定结果。结果:两组康复治疗前后肢体残疾等级及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定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规范康复治疗介入组的康复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规范康复治疗可改善肢体残疾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第1阶段:50例吞咽障碍患者均接受导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第2阶段:对第1阶段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仍旧沿用第1阶段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改用门德尔松手法及shaker训练法进行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满2周。结果:第1阶段治疗后,50例患者中有19例进食功能完全无改善,分为观察组10例及对照组9例进行第2阶段治疗。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功能等级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术对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但对存在喉部向上和向前的动作不足的患者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结合相应的手法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正负压交替疗法治疗糖尿病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