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D59抗原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59抗原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及成熟粒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20例正常人和22例确诊为不同类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或外周血中红细胞及成熟粒细胞表面CD59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和红细胞中的CD59^ 细胞均占95%以上,9例AML患者中有7例粒细胞表面CD59表达量低于正常值(42.4%~78.9%),2例双表型AL及3例ALL伴髓系抗原CD13阳性的患者中有3例CD59表达量降低(87.0%~92.0%),3例CLL、3例单纯ALL以及2例淋巴瘤患者的粒细胞CD59均正常。此外,所有患者红细胞表面CD59的表达均正常。结论 粒细胞表面CD59的表达异常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明显相关,研究结果可能为MDS及AML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等提示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2.
53.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临床上为不可治愈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通常进展迅速,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措施,初始治疗的传统方案多为米托蒽醌和强的松(MP)或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VAD)方案,此类方案多具有相当高的临床疗效,但大部分有效的患者终会再复发,亦有小部分患者疗效差成为难治性患者。如仍采用传统方案进行挽救性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欠佳。有研究显示:无论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4.
<正> 近年来,国外已有应用顺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成功报道。上海瑞金医院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RA)治疗APL23例,21例获完全缓解(CR)。我科最近应用该院提供的RA治疗3例APL,亦获得显著疗效,现介绍于后。病史摘要例1 孙×,男,7龄。因面色苍白,乏力逐渐加重2月,于1986年6月住我院儿科,经骨髓细胞形态与组化染色确诊为APL,但未能接受治疗。患者于入院前一月,再因乏力加重伴齿龈出血不止,左侧上下肢活动  相似文献   
55.
1病例介绍例1,男,14岁。、规则发热伴腹泻、粘液便2个月,1994年12川26;1入院。体温3入9(,小度贫血貌,左颌下及腹股沟处。。J触及数个约V人小淋巴结,胸骨压痛(-),皮肤出!帆点(-),肝助1‘3cm,牌肋下1.5cm,右小腿有1.5cmXI.5cm包块,质韧、无压痛。外周血Hb89g/I,,WBC54.lxIOg/I,,))i粒细胞O.010,早幼粒细胞O.020,中幼粒细胞O.09O,BPC69XI矿几。什髓增’1{极度活跃,粒:红一1():1,原粒细胞0.OSO.’11幼粒细胞0.IOO,中幼粒细胞0.215,粒系胞浆内颗粒明村减少,核人移,红系增生减低…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方法:对17例经ATRA治疗取得完全缓解(CR)的APL患者,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以后,采用血细胞短期培养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RT-PCR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13^ CD45dim细胞和CD33^ CD45^dim智细胞,监测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以及CD13^ CD45^dim、细胞和CD13^ CD45^dim细胞变化情况。结果:随访15个月-70个月(中位数36个月)。白血病复发3例,复发率17.65%,总生存率(OS)94.12%,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和FCM检测MRD转阴率分别为23.53%、29.41%和23.53%。结论:APL CR后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可以较好地减少或消除APL患者体内的残存白血病细胞,减少白血病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APL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7.
VP-16偶联血小板治疗难治型 ITP 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子清  潘理明 《中国输血杂志》1991,4(3):115-116,114
本文应用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SPISA)为难治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筛选不配合的供血者血小板,用该血小板载体与 VP-16(足叶乙甙)偶联,并输给5例难治型 ITP 病人。5例治疗均有效,其中4例完全缓解,显示了临床上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8.
对40例血栓症进行了AT-Ⅲ,PC与PS的测定,发现12例有抗凝因子的缺乏(5例为PC,3例为PS,4例为AT-Ⅲ)。其中青年组27例中,抗凝因子缺乏为PC,3例为PS,3例为AT-Ⅲ。其中1例PC缺乏被鉴定为遗传性PC缺乏Ⅱ型。本文显示青年组抗凝因子缺乏的发病率在血栓症中,较中老年组为高。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观察 1 脱氨基 8 D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治疗轻中型血友病A患者临床止血效果。方法 血友病A患者 17例 ,重型 3例 ,轻、中型 14例。DDAVP 0 3~ 0 4μg·kg-1,缓慢静脉注射 ,并于注射前及注射后 6 0min、12 0min测定因子Ⅷ∶C活性。结果 ① 3例重型患者无明显疗效 ;14例轻中、型患者使用DDAVP后 ,出血症状均明显减轻 ,关节肌肉血肿处疼痛肿胀减轻、消失。②DDAVP治疗前血浆因子Ⅷ∶C活性平均 5 1%± 4 5 % ,治疗后 6 0、12 0min分别升达 30 8%± 30 2 %、2 5 3 %± 31 5 %。③副作用 :使用DDAVP后 2例出现心慌、恶心 ,1例有面色潮红及球结膜充血。结论 轻、中型血友病A患者使用DDAVP后血浆因子Ⅷ∶C活性均达到有效止血浓度 ,临床出血症状也得到很好控制 ,提示DDAVP在轻、中型血友病A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建议对轻、中型血友病A患者及早使用DDAV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