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进步。靶向药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发展,但肺动脉高压的远期预后仍不容乐观。因此,寻找能监测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患者对治疗反应的可靠指标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致力于寻找非侵入性的、能客观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本文针对研究发现的部分标记物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在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氧化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模型上,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氧化损伤后心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建立氧化损伤心肌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H2O2损伤组(一定浓度的H2O2损伤心肌细胞)、丹参多酚酸盐组(予以丹参多酚酸盐处理损伤后心肌细胞)和抑制剂组(丹参多酚酸盐处理的同时加入TGF-β抑制剂);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TGF-β受体(TGF-βR)及Smad2/3表达情况。结果 H2O2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细胞活力差异不显著;丹参多酚酸盐0.05 g/L组和0.1g/L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丹参多酚酸盐0.5 g/L组和抑制剂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H2O2损伤组细胞TGF-βR1和Smad2/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 g/L和0.1 g/L丹参多酚酸盐组TGF-βR1和Smad2/3含量明显低于H2O2损伤组。抑制剂组TGF-βR1和Smad2/3含量明显低于0.05 g/L和0.1 g/L丹参多酚酸盐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抗氧化损伤的机制与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为进一步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抗氧化损伤防治心肌细胞重构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心力衰竭的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祛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持续低浓度氧疗,治疗组予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和48h的血气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24h、48h后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24h、48h后HR也有所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1例病情加重,予紧急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结论对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使用BiPAP,能改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降低心率。  相似文献   
54.
血培养的阳性率与血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浓度相关。生长缓慢的苛养菌、血中细菌数少以及用过抗菌药物治疗均会影响阳性率。血培养假阳性的根本原因就是血培养的污染。中心静脉导管和血管植入物的普遍应用使血培养的污染更为常态,因此临床医生面对阳性血培养报告必须综合考虑患者临床表现,对真阳性和假阳性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55.
急性脑梗死(AIS)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公认AIS患者发病早期(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方法:按统一的材料、方法和判断标准[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9年版]对急诊ICU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的117株金葡菌行耐药性监测,并对下呼吸道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株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85.5%,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为14.5%;随着年龄的增加,MRSA感染者增多;MRSA对喹诺酮、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达福普汀-奎奴普丁的敏感率仍保持100%;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VISA)和耐药株(VRSA);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Ⅱ)评分、高龄(>70岁)、住院天数>20 d、清蛋白水平、慢性肺病、机械通气、意识障碍、长期住护理院是下呼吸道感染MRSA的危险因素,清蛋白、高龄和住护理院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SA的耐药性高,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并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许多研究证实ICS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加重性COPD的发生率[1-2]。但ICS在COPD治疗中的地位仍有争议,一些研究指出使用ICS使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3]。  相似文献   
58.
浅低温联合硫酸镁治疗对全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浅低温联合硫酸镁治疗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钙结合蛋白表达的关 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浅低温组(8只),硫酸镁组(8只),浅低温联合硫酸镁组(8只),对照组(6只)。 采用窒息+艾司洛尔(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的心肺骤停模型使大鼠出现全脑缺血。7d后大鼠处死、取脑、切片,免疫组 化分析钙结合蛋白D28k(CB)的活性表达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组间数据比较使用t检验和非参数 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浅低温联合硫酸镁组神经元中钙结合蛋白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好于其 它2个单独治疗组(P<0.05),电镜下观察其海马区神经组织损伤程度也较轻。结论:浅低温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以减轻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好于浅低温或硫酸镁单独治疗,机制可能与促进钙结合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血清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C)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VSD患儿作为VSD组,以及同期收治的38例VSD合并PH患儿作为VSD合并PH组.根据肺动脉压将VSD合...  相似文献   
60.
脑卒中是我国疾病的第二大死因,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患病人数(600~700)万,死亡约150万,为第1致残性疾病,其中急性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60%~80%。急性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