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对64例原发性肺癌、3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32名健康人外周血癌胚抗原、总唾液酸、脂质结合唾液酸检测的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总唾液酸以及脂质结合唾液酸含量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人。三项指标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4.68%、87.60%、70.13%;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5.31%、85.94%、95.31%。联合检测总唾液酸与癌胚抗原能提高对肺癌诊断的第三性及特异性。提示检测癌胚抗原等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用溶菌板分析法测定了老年人长期下呼吸道感染者肺泡灌洗液(BALF)中溶菌酶(Lym)的水平,发现长期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人BALF中的Lym明显低于非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人(P<0.05);同时显示老年非下呼吸道感染者明显低于中青年对照组(P<0.025),中青年下呼吸道感染者明显高于非下呼吸道感染的同龄人(P<0.01)。说明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长期肺部感染时更加重了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这可能是老年人易感染、不易治愈和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测定长期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BALF中的Lym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免疫状况,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3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检测了血清铁、铜、锌、镍、钴、锰、铬、钼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31例健康人血健康人血清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肺心病者血清微量元素均有显著变化。血清铁、钼、钴、铬显著升高,锌、镍、锰、钼以及锌/铜比值均显著下降,肺心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改变与肺部感染,缺氧、心功能不全致胃肠道瘀血以及利尿剂的使用有关,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能引起抗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在肺 相似文献
25.
26.
本实验采用原予吸收光谱法测定7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微量元素锌(Zn)、铜(Cu)的含量和铜/锌的比值,结果表明:正常人血清Zn为17.248±1.9888umol/L,Cu为15.2088±2.6425umol/L,血清Cu/Zn比值为0.90±0.25,肺结核患者血清Zn为15.4557±1.5583umol/L,Cu为19.18±3.7221umol/L,血清Cu/Zn比值为1.24±0.204。其中肺结核患者血清Zn含量低于正常人(P<0.01),血清Cu、Cu/Zn比值均高于正常人(P<0.001)。以Cu/Zn比值1.5为界线值,肺结核组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敏感性为21%,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71%,阴性预测值为44%。上述结果表明,检测血清微量元素对于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胸肺型并殖吸虫病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文献复习我院 7例及国内 32 8例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报道 ,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结果 :临床上发热 (6 5 .33% )、盗汗 (36 .2 4% )、咳嗽 (87.11% )、咳铁锈色痰或咯血 (31.6 5 % )胸痛或呼吸困难 (5 2 .10 % )、肺部干湿罗音 (2 5 .0 0 % )为主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多增高 (94.12% ) ,胸片炎性浸润性阴影 (41.5 7% ) ,囊样或结节状影 (14.98% ) ,条索状阴影 (2 0 .5 9% ) ,胸膜肥厚 (6 0 .0 0 % ) ,胸腔积液 (19.6 1% )。误诊率达 39.48% ,其中 5 0 .0 0 %误诊为结核病。结论 :胸肺型并殖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 ,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28.
概述肺部疾病种类繁多,多数疾病可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 X 线胸片等得出诊断,但有一部分病人虽然经过各种检查,包括活体组织检查,试验性治疗,甚至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仍不能确诊,因此这些病人的治疗,预后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自从1968年池田茂人发明的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问世以后,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 相似文献
29.
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住院号131316。既往有哮喘性支气管炎2年。此次因受凉咳嗽、气喘5天,胸闷、吞咽困难1天,于1985年10月入院。入院前1天,突然剧咳一阵后,即感胸闷、气促,不能平卧,逐渐出现颈、面、胸部肿胀,有紧缩感。体检:神清,气急,强迫体位,唇指发绀,颈、 相似文献
30.
我们对30例结核性胸水和29例恶性胸水患者同时测定了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核特异性IgG抗体含量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对其中15例恶性胸水和15例结核性胸水的脱落细胞用癌胚抗原的多克隆抗体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认为其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