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总结锁骨钩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5月~2013年6月对54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分别行锁骨钩钢板(A组,35例)和锁骨钩钢板加带线锚钉内固定(B组,19例)治疗。A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3.4±7.2)岁。B组男性1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1±6.8)岁。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并发症、Karlsson评分等。结果两组间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随访末次X线复查肩锁关节位置良好,锚钉位置正常。B组手术时间[(56±9)min]长于A组[(45±13)min](P0.05);并发症及优良率优于A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符合肩关节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行PKP手术治疗的13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术期指标,以术后2d的VAS评分改...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25例行标准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9例行Gamma钉或Richard钉内固定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例1个月后死亡,余随访7~34个月;除1例有轻度髋内翻外,余患者均疗效满意。患髋功能按Harris评分法: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2%(23/25)。内固定组:随访10~34个月,X线摄片提示全部骨性愈合,优4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3.9%(46/49)。Gamma钉组有1例术后第6个月时发生1枚螺钉穿破股骨头而引起行走痛,重新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术后功能良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均行之有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地行走,缩短卧床时间,对高龄伴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尤为适合,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小切口切开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3足有移位的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Ⅳ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中空钉内固定,Ⅲ型和Ⅳ型骨折均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术后均石膏托外固定4~6周.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5~29(14.7±3.2)个月.按AOFAS标准评价功能:优37足,良13足,可3足,优良率94.3%.未发生切口皮缘坏死.结论 有移位的跟骨Ⅱ、Ⅲ型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但Ⅳ型骨折疗效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55例,平均年龄70.12岁;骨性关节炎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随机分成A、B两组(n=50),A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0 ml氨甲环酸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B组以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作参照;两组术后12 h均开始每日皮下注射4100 U低分子肝素钙至出院。分别监测两组术后的总失血量、总输血量及输血例数,两组术前及术后第7天的D-二聚体及凝血酶原时间,并监测术后是否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A、B两组术后总失血量分别为(540±148)ml、(1102±2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输血量分别为(531±166)ml、(1033±2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输血例数分别为12例、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第7天D-二聚体分别为(0.71±0.49)mg/L、(1.41±0.52)mg/L,与术前的(0.34±0.11)mg/L、(0.35±0.09)mg/L相比明显升高,且B组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2.11±1.29)s、(12.32±1.21)s,与术前的(12.41±1.32)s、(12.49±1.23)s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监测均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小剂量氨甲环酸的应用可减少TKA术后出血量,减少临床用血,且与抗凝治疗不相矛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与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Ⅱ型胶原支架通过管帽结构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各界面耦合情况。方法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PLGA-Ⅱ型胶原支架的底层,支架表层戴管帽。将该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并于股骨髁处造模。分别于缺损处植入戴管帽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A组)、PLGA-Ⅱ型胶原支架(B组)、不植入任何材料(C组)。于第4周和第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缺损处均有软骨生成;C组缺损明显,只有纤维组织生长。A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犬牙交错,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B、C组。软骨组织学评分A组优于B、C组(P0.05)。结论 BMSCs诱导分化成的软骨细胞与PLGA-Ⅱ型胶原支架经过管帽结构构建成的软骨PLGA-Ⅱ型胶原支架复合体可有效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新生软骨、骨与宿主软骨、骨及新生软骨与软骨下骨各界面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用硫酸钙作椎体成形术材料结合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A组12例,使用经伤椎椎弓根注射植入医用硫酸钙MIIG115作椎体成形术结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B组18例,单纯使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两组间的术前、术后即刻SI无显著差异,取出内固定2个月后SI有显著差异;两组间术后即刻及取出内固定后2个月终板高度丢失也有显著差异。结论MIIG115作为植骨材料进行椎体成形术,术后很少发生SI和椎体终板高度复位的丢失,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醇-胶原创伤敷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可行性.聚乙烯醇(PVA)与I型胶原以3:1比例混合,以聚乙二醇为制孔剂,风干成为膜状,并对其进行抗张强度、孔径与孔隙率、吸水率检测及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PVA-胶原膜的抗张强度为8.10±0.28 MPa;平均孔径为100~150 μm,孔隙率90%左右;吸水率为185.42%±6.93%;3T3细胞在PVA-胶原膜上生长形态正常,增殖迅速.因此,PVA-胶原膜具有较理想的力学强度、孔径与孔隙率以及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进一步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体内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12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男8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45.2岁;骨折碎块4-8块,平均6块。均采用分层复合固定及综合治疗。结果:经4个月-2年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膝关节功能按王亦璁对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进行评定,优良率达91.7%。结论:对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分层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 (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支架材料。方法 :聚乙烯醇 (polyvinylalcohol,PVA)与胶原共聚后 ,深低温冷冻干燥成形、制孔。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ACL细胞 ,种植到该支架上 ,立体培养。结果 :支架的表面和孔内均有细胞生长 ,状态良好。结论 :聚乙烯醇 /胶原共聚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 ,适合体外培养ACL细胞 ,通过进一步改善力学性能 ,有可能成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的理想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