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联合应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和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法),综合评价5家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抗-HIV、抗-HCV和HBsAg EIA检测质量。探讨联合应用TOPSIS和秩和比方法对评价血站实验室过程能力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计算5家血站实验室抗-HIV、抗-HCV和HBsAg EIA 3个检测项目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以此作为指标,使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和2者的模糊加权联合法对5家血站实验室的EIA检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原始数据来自于5家血站实验室按照常规检测方法,使用2种抗-HIV、抗-HCV和HBsAg EIA检测试剂盒分别对同1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结果通过TOPSIS法、秩和比法和2者的模糊加权联合法综合评价,5家实验室抗-HIV、抗-HCV和HBsAg EIA 3项检测质量的综合排名为EA、CBD。结论 TOPSIS法和秩和比法的联合应用可以为血站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综合量化结果,客观评价不同血站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血站实验室综合能力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淼  潘彤  王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6):2375-2377+2382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系统的初筛及鉴别/拆分阳性率,探讨不同系统间实验过程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为血站制订血液筛查策略,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核酸单检模式和核酸混检模式分别对512 267、172 254份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两种不同模式初筛阳性率和鉴别/拆分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模式的差异及不同年度间阳性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核酸单检模式检测的512 267份标本中,单检初筛阳性率为0.17%,鉴别阳性率为36.45%;2019年初筛阳性率最高,为0.19%,2021年最低,为0.14%;不同年度间鉴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混检模式检测的172 254份标本(约23 700 pool)中,混检阳性率为0.58%,拆分阳性率为40.15%;2018年初筛阳性率最高,为0.84%,大于2020年初筛阳性率的两倍;不同年度间拆分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拆分阳性率最高为68.00%,2021年最低,为31.58%。核酸混检模式初筛阳性率大于核酸单检模式初筛阳性率的3倍,而二者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京津冀血站核酸实验室混检模式拆分阳性率进行比对分析,为实现京津冀地区血站实验室间的同质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4家核酸混样检测的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能力指标——有效拆分阳性率的比对,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实验室及试剂之间的差别,整理数据并综合分析。结果京津冀不同血站实验室间NAT检测阳性检出率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拆分阳性率最高为76.92%,最低为30.09%;不同实验室间拆分阳性率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相同试剂的不同实验室之间拆分阳性率比较:R1、R2、R3试剂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京津冀血站实验室NAT拆分阳性率平均值为48.94%,参与调查研究的14家实验室,7家拆分阳性率在总均值线以上,7家拆分阳性率其下,低于总平均值的实验室使用的均为国产试剂。结论区域内混样检测试剂以应用国产试剂为主;应对相同试剂对不同实验室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率出现的较大差异进行分析。可通过建立完整的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体系和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不间断对京津冀血站实验室质量指标进行监控,进一步实施京津冀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室间质评HBV核酸检测项目的结果分析,探讨影响核酸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浩源和诺华2种核酸检测平台对2014年3月CITIC 15份室间质评标本混检和单检。针对初次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E进行再次试验。结果诺华TMA法和浩源PCR法2种方法检测结果与室间质评反馈标准符合率100%,其中标本E初次检测结果:诺华检测为非反应性,浩源检测为HBV反应性。再次检测后,2种方法检测均为HBV反应性,与反馈标准一致。结论影响核酸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标本自身浓度及不同试剂灵敏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分析采用液相芯片法研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检测试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HIV-1阳性和阴性的标本;用HIV-1的gp120、gp41、p24抗原分别包被不同编号的免疫磁珠,与生物素化二抗、亲和素化荧光染料PE组成液相芯片检测系统,对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55份标本经Western Blot法确认阳性样本检测符合率为100%;76份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检和复检阴性的标本检测HIV-1gp120、HIV-1gp41、HIV-1p24抗原均为阴性;86份经ELISA法检测初检和复检为阳性而Western Blot法确认为阴性的样本,其HIV-1gp120、HIV-1gp41、HIV-1p24单片段检测均为阴性。液相芯片法检测HIV-1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采用液相芯片技术组成的HIV-1抗体检测系统,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ELISA法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检测原理相同的2套核酸筛查系统的检测结果,分析2套系统的无效情况,为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统计本实验室2016年10月—2017年9月2套核酸筛查系统的联检阳性率,可鉴别率,同时比较分析2套系统的无效检测率和无效列表率,并对引起无效结果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TIGRIS和PANTHER 2套核酸筛查系统联检阳性率分别为0.56%,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鉴别率分别为66.44%,70.29%,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无效检测率分别为0.327%,0.649%,PANTHER的无效检测率显著高于TIGRI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效列表率分别为2.46%,2.67%,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两套系统引起无效检测的首要错误信息均为磁清洗台故障。结论 TIGRIS和PANTHER两套系统的可鉴别率无差异,联检试验实验阳性率差异很可能是所检测标本不同造成的; PANTHER的无效检测率更高,设备故障相对频繁;标本质量问题是引起2套筛查设备无效检测的常见原因,日常维护保养对于2套筛查系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EB病毒(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主要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主要传播途径为口对口密切接触和飞沫、唾沫传染,但经器官移植和输血传播感染EBV的报道近年来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给血液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在我国安徽省、山西省以及国外日本、美国、卡塔尔等地已经对部分献血人群和健康人群做了EBV抽样调查研究。本文综述了EBV基础知识、血液检测方法、国内外献血人群EBV抽样调查研究情况、去白血液制品中EBV残存情况的相关报道、结合EBV致病情况,建议采取系列预防经输血传播EBV疾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ECKMAN PK7300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血站实验室用于血型筛查时出现结果可疑的原因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天津市血液中心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ABO及Rh血型经微板法鉴定后的无偿献血者的标本14417例,再由PK7300进行检测,统计分析ABO及Rh血型结果判读的正确率、错误率以及对可疑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ABO血型结果一次性判读正确率为99.01%,失败率0.99%(其中正反定型不符0.48%),无错误判读;Rh(D)血型正确判读率100%。结论 BECKMAN PK7300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血型检测的自动化、标准化,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反应图像可长期保存,保证结果的可溯性,节约成本,适用于血站实验室血型批量化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9.
潘彤 《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41-142
利尿药是直接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既能治疗心、肾、肝疾病引起的水肿、腹水,也对高血压、尿崩症等非水肿性疾病有疗效。高效能利尿药包括呋塞米(呋喃苯胺酸)、依他尼酸、布美他尼(丁苯氧酸)。现对利尿药物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及高效能利尿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每种药物都有独特的理化性质,若配伍不当,即会产生物理性或化学性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临床医师和药师必须熟悉并充分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避免合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