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2008-2011年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依据NCCLS最新折点进行评价。结果共检出革兰阳性球菌3 319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13株,占革兰阳性球菌的27.5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47株,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70.86%。CNS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高达99.1%,对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次之,对利福平、夫西地酸、万古霉素等耐药率均较低。结论CNS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提高,应及时监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加强控制感染工作,阻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62.
p53、bcl—2过度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bkc-2基因过度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p53、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膀胱癌p5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58.1%,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4.9%;p53基因表达阳性者膀胱癌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而bcl-2基因表达阳性者膀胱癌复发率与阴性者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p53、bcl-2基因均呈过度表达者复发间期短,预后差.结论膀胱癌的复发与p53基因过度表达有密切关系,而与bcl-2基因则缺乏肯定的联系,两者结合检测对判断膀胱癌复发及预后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64.
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1月~2007年12月.对39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常规制作后腹腔操作空间,按顺序分别打开肾筋膜外间隙、腰肌前间隙和肾筋膜前间隙,有序地在这3个相对无血管区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为肾筋膜外间隙及腰肌前间隙,即肾筋膜后层与侧锥筋膜之间及腰方肌、腰大肌与肾周脂肪之间的无血管区.在该层面可以首先处理肾血管及充分游离肾脏背侧,上至膈肌,下至髂窝;第二分离层面为肾筋膜前间隙,即肾筋膜前层与融合筋膜之间的无血管区.在该层面分离可以充分游离肾脏腹侧面,上至膈肌,下至髂窝.结果 全部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0±3)min,平均出血量(30±15)mL.术后6 h恢复饮食,12h下床活动.3例(7.6%)出现肩周痛.术后随访2~30个月,1例于术后13个月出现肝脏转移,大量腹水而死亡,其余患者正常.结论 掌握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的解剖层次.可以使手术视野清楚,术中出血少,手术疗效确切,为肾癌根治术提供了更加安全微创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5.
p16基因和p21基因表达异常与膀胱癌预后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基因和p21基因表达异常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bladder carcinoma”或“bladder neoplasm”、“prognosis”、“p16”/“p21”和“膀胱癌”、“预后”等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有关p16基因和p21基因表达异常与膀胱癌预后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Dersimonian-Laird模型对这些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纳入Meta分析的19篇文献累计病例1584例,阳性率40.4%;其中p16基因表达异常12篇,累计病例975例,阳性率37.4%;p21基因异常表达7篇,累计病例609例,阳性率45.4%.p16基因表达异常、p21基因表达异常、p16基因和p21基因表达异常与膀胱癌预后的合并RH值分别为3.70(95%CI 3.42~3.99)、3.01(95%CI 2.81~3.21)和3.18(95%CI 3.01~3.35).结论p16基因和p21基因表达异常是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标记物,有助于膀胱癌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内皮抑素(Endostatin,ES)(简称rAAV-ES)基因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T24细胞悬液接种于BALB/C裸鼠右侧肩胛区皮下,取已成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rAAV-多克隆位点(MCS)组、rAAV-ES组,每组5只,分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rAAV-MCS及rAAV-ES,4周后处死荷瘤裸鼠,取出移植瘤,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采集裸鼠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ES浓度.结果 (1)瘤内注射rAAV-ES 9 d后,肿瘤生长明显抑制,治疗4周后:各组肿瘤体积分别是:rAAV-ES组(0.75±0.08)cm~3、rAAV-MCS组(1.27±0.13)cm~3和对照组(1.24±0.17)cm~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移植瘤MVD分别:rAAV-ES组(18.72±2.53)个/HP、rAAV-MCS组(52.38±6.46)个/HP和对照组(49.94±7.17)HP;rAAV-E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rAAV-MCS组(P<0.05).结论 rAAV-ES能抑制膀胱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